持续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这一教育模式必须改变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0-02-06
手机版

  教育思想网

  一起分享教育的点滴!

  关注

  要让乡村孩子看到读书的希望,需要改变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职业学校的质量,让更多乡村学生能掌握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技能。——不论是留在乡村,还是走出乡村,都觉得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富有价值。

  

  据教育部消息,截至11月20日,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台账建立之初的29万减少至2.3万,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0.6万,为2020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控辍保学,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这是我国近年来狠抓的一项的工作,也是教育部确定的“啃硬骨头”任务之一。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指出,受办学条件、地理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岛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失学辍学现象,初中学生辍学、流动和留守儿童失学辍学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显降低辍学率。

  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看,我国贫困地区的控辍保学已经取得阶段性治理成效,这得益于加大对辍学学生的劝返力度,如教育部所提到的“组织开展暑期开学劝返复学专项行动,针对学生辍学原因,因地、因家、因人施策,采取精准化帮扶措施,综合运用感情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方式搞劝返,切实做好劝返复学工作”,而要实现辍学率的持续下降,让劝返的学生不再辍学,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要把当前的控辍保学工作常态化,密切跟踪学生的学籍变动情况,避免学生因流动而出现辍学。

  学生转出(流出),却没有转入(到流入地)学校求学,但却被认为在求学,这是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辍学的一方面原因,这需要实行台帐制度,跟踪每一位学生的流出、流入情况,以此确保每一个适龄孩子都要接受义务教育。

  需要意识到,由于劝返辍学生难度大,以及大部分选择辍学的学生的成绩都比较差,部分农村学校对控辍保学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需要把专项治理期间采取的措施固定下来,据报道,教育部表示,将继续健全行政督促复学、部门联控联保等长效工作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让劝返的学生,能安心留在校园,则需要让他们喜欢上学,明白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贫困地区学生辍学,有不少是因为觉得“读书无用”,在我国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近年来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产生“读书无用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质量差,家庭觉得再怎么读,也读不过城市孩子,自己也没有条件送孩子去城里学校读书,于是选择让孩子辍学;有的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里被边缘化,甚至由于“拖班级后腿”被教师“嫌弃”,也就不愿意上学;还有的则是看不到读书的希望,认为今后也考不上好高中,进不了好大学,因此干脆不读初中,或者在初一、初二就辍学,选择外出打工。

  对于因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教育理念而出现的辍学,可以通过改善办学条件,纠正教师对所谓“差生”的态度,来让学生“喜欢”上学,而对于“看不到读书希望”的学生,不但劝返难,劝返后留住也难——他们的道理很简单,读完书还是外出打工,为何不早点外出打工?

  

  ▲ 小学开学典礼上,学生们向国旗敬礼。

  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乡村教育模式和内容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一样,都采取升学教育模式,围绕升学而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升学教育模式,在乡村,就存在教育乡村孩子把离开乡村作为读书追求的问题,于是,教育就变为“升学有用,读书无用”,能升学才读书,不能升学就不读书;再者,乡村的基础教育,与乡村发展也脱节,不是培养建设、发展乡村的建设者,而是把人才通过教育送到外面去,在以前精英教育时代,是通过培养大学生,在城里工作寄钱回家脱贫,而进入教育普及化时代,这样的教育逻辑就难行得通。

上一篇: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已在23省份铺开
下一篇:2020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