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国家灾害治理与风险保障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部副主任陆玉华呼吁政府部门将纳入国家灾害和应急管理体系,同时,给予公司在灾害治理中的工作支持。

  近年来,我国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同时,保险在灾害治理特别是在重大灾害经济损失补偿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数据显示,今年7月底以来,全国范围内就为灾情赔付预赔付金额已超过70亿元,整体赔付预赔付比例近70%。

  尽管如此,我们也看到,由于洪涝、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现象的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国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过去10年,我国因自然灾害尤其是各类天气相关灾害事件和地质灾害事件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3500亿元。

  虽然保险在灾害治理中的渗透度越来越深,就目前来言,保险所承载的巨灾风险的损失补偿功能仍然非常有限。

  基于此,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建立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未雨绸缪”的预警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和提升灾害的防御应对能力,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实际上,我国相关部门已经为此做出努力并迈出了坚实一步。今年1月份,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风险减量服务是财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意见》还要求财险业不断扩展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形式、增加服务供给、延伸服务链条等,以此提升风险减量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

  随着《意见》的发布,各地陆续开始狠抓落实风险减量服务。目前,包括湖南、福建、黑龙江等地相继发文,强化辖区保险业风险减量服务,为进一步扩大风险减量服务覆盖面奠定了基础。

  日前,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保险业协会贯彻落实《意见》的实施方案。该方案不仅聚焦推动标准制定、夯实行业基础、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交流、做好宣传引导等方面,还鼓励各财产险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快、更优、更全的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科技应用等。这也被行业一致认为是《意见》落地后的又一重磅风向标。

  同时,提升灾害防御应对能力也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支持。因此,在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同时,还需要社会各方的携手以及持续不断的共同努力。

  比如,将保险纳入国家灾害和应急管理体系,改变传统的政府包揽灾害管理与救助模式,并给予保险公司在灾害治理中的工作支持;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建立包含台风、洪水、泥石流等灾害在内的多灾因巨灾保险体系;推动保险业深入参与灾前预防、资金筹集、灾后补偿、恢复重建的各个链条,共同推动巨灾保险高质量发展。

  此外,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保险尤其是大灾保险的认知,也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只有人人“学保险,懂保险”,才能“用保险”,在得到优质的保险服务和保障的同时,更加科学合理地应对风险。

  唯有如此,才能为灾害风险防范和科学治理提供切实有效的决策依据和实施路径,并有效应对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发生。

上一篇:弘康人寿启动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
下一篇:智慧病理中心加速进化:华为助力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打造行业新标杆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