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一小学老师因体罚学生道歉,反被多名家长安慰,处罚结果来了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6-14
手机版

  教育向来提倡“小惩大诫”,惩罚学生不是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教训,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棍棒教育”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多年,被鼓励式教育完全取代。学生犯错误了可以讲道理,可以适度批评,但是前提是不能给学生造成心灵创伤,更不能身体上受到伤害。

  近些年有些学生过于叛逆,单纯的说教已经无济于事,家长束手无策。有教育专家呼吁“把教鞭还给老师”,适当的挫折教育不仅不会打击学生,反而会增强抗压能力。毕竟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家长也学着尽量配合老师完成教育计划,但是不能没有底线。

  

  义乌一小学老师因体罚学生道歉,反被多名家长安慰

  绝大多数家长自己都舍不得打孩子,更不忍心看到老师以教育的目的伤害学生。别说是体罚或者是殴打,就算学生自己在学校里跑跳受伤,家长都要到学校要个说法,斥责老师没有尽职尽责的看护学生。义乌一小学的家长们就很大方,学生受了委屈反而要安慰老师。

  

  事情的起因是,上周五小魏同学(化名)因为来例假身体不适而没有听从老师的安排,完成指令。老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单纯以为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而进行体罚,事后学生身体有明显受伤的痕迹,可见老师下手之重,不是简单的惩罚可以形容的。

  

  起初家长并没有想把事情闹大,可能觉得这位老师平时认真负责,也算是好老师,可能教育学生也是好心结果办了坏事。家长直接找老师讨要说法,方老师在家长群里,为自己打伤学生一事郑重道歉,作为老师不应该如此对待学生,也恳请家长不要议论此事。

  

  本来事情到此就没有下文了,结果群里冒出几位其他同学的家长,不仅没有站在受伤学生这一边,反而安慰起老师来了。各位家长齐夸老师认真负责、爱生如子,被打学生的家长彻底怒了,敢情被打的不是你们的孩子。

  

  为了博得老师的重视,这些家长毫无底线,慷他人之慨,巴结老师毫无底线,这位家长忍不住在群里发飙。随后聊天记录截图被发到网上,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处罚结果来了,涉事教师被解聘

  一开始网友们以为,又是哪位家长小题大做了。可能就是学生淘气,老师小惩大诫家长心疼了,其他家长怕认真负责的老师寒心,才加以安慰。毕竟此前经常出现老师管学生反被家长投诉的案例,导致不少老师产生了佛系心态。

  

  看到学生受伤的图片后,网友们发现自己错了,这哪里是什么体罚和打伤,这简直就是故意伤害。普通学生上课不听话,老师实在生气顶多是拍一下,或者丢个粉笔头。看上去是打,实际上并不疼。这位老师打学生的程度已经不是简单的教育学生的程度,更像是在泄愤。

  

  网友不理解,按照家长描述的情况,老师不至于生这么大的气。情绪如此不稳定、下手没轻重,违背师风师德的老师,其他家长难道不害怕,下一个被打的就是自己孩子吗?家长不同仇敌忾要求立刻辞退该教师,反而加以安慰,实在是叫人难以理解。

  

  官方对此事高度重视,目前涉事教师已经被解聘,下一步还将根据调查结果,对其进行依纪依规处理。这样的暴力行为,可能将面临刑事责任。教师去编制化在此刻体现出优势,以后这类教师再也不会受编制保护,只会被调岗处理,而是直接踢出教师队伍。

  

  现在的教育环境怎么了?家长为何如此“惧怕”老师?

  涉事教师已经付出了代价,可是这件事情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却不容小觑。为啥这些家长会不顾道德底线,明知老师做错了还在不断拍马屁?

  

  一位家长直言,现在的小学老师权力很大,家长稍微不配合就拿学生出气。最可怕的不是对学生进行体罚打骂的老师,而是直接让学生坐冷板凳,不打不骂也不理,这种冷暴力才是家长最难以发现的,等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显露出来时,家长再干涉也晚了。

  

  家长担心老师给学生穿小鞋,时时刻刻谨言慎行,比自己上学的时候都尊敬老师。老师也忌惮家长,生怕自己的小辫子被家长抓住,一经举报轻者丢掉绩效奖金,严重者就会丢了饭碗。

  

  本来老师和家长应该齐心协力共创良好教育环境,现在却在相互制衡中浪费了大量的心神,最终吃亏的还是学生。希望各级教育机构在聘用教师的时候,能够加强师风师德方面的考察和建设,不能只看学历不看品德。情绪不稳定有暴力倾向的人,能力再强也不能当老师。

  今日话题:如果你是群里的家长,你会怎么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许林:语文教学当直面假话、套话、空话
下一篇:河南: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实现全省工科传统专业的重塑升级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