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南开硕士毕业,为什么去卖保险?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大家好,我是Vincent。

  7月初一次团队新人聚餐在朋友圈刷屏了,有好几位小伙伴说:「我在高中同学/大学闺蜜的朋友圈里看到合影,而且他们不在保险行业。」

  这张出圈的合影长这样:

  今天跟大家聊聊,为什么这么多名校毕业、工作履历优秀的高材生,会选择保险行业。

  1

  为什么从光鲜的投行、四大转型?

  YXX北大研究生毕业以后就去投行(国内称为券商),之前热度很高的综艺《闪闪发光的你》,讲的就是30名名校毕业生,如何挤破头争取3个offer。

  很多人不知道,投行这份很光鲜的工作,是通过加班和熬夜熬出来的。

  YXX进入投行以后工作很努力也很忙,即使项目在郊县,自己家就在市区,自己也没时间回家,因为每天甚至周末都要加班。

  刚工作,家里人一般都会说「可别懈怠了」,但她家里人说的是「对公司不要太实在」。但没办法,所有人都在加班,要想更进一步,只能加班。

  投行是一个大平台,努力工作不仅是为了收入,更是为了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让自己的视野更大。

  但在这样的平台,优秀的人太多,一个人能够胜出的方式很可能就是通过增加付出的程度,YXX说:

  「身边单身的朋友都不敢介绍给在投行工作的人,因为他们基本不着家,尤其是男生,结婚前跟结婚后没什么差别,都一直在项目上。」

  除了个人能力、付出水平,竞争到一定程度还需要拼资源:能给公司带来业务,晋升的机会更大。

  跳出投行以后再回头去看投行的工作:太卷了。能进入行业的人,从毕业院校,到实习经历,再到个人经历,都没有瑕疵,但大家都很累,而且很高压。

  在四大工作过的小伙伴也会有类似的经历,我在四大有不止一位朋友,经常是约不到时间吃饭。

  大家说互联网行业996太辛苦了,但很多四大人是007待命,而且要经常出差。

  SXX伙伴就这样在四大工作了几年,当时怀着宝宝还需要加班,加上当时家里人生病需要照顾,休完产假以后思考自己这么辛苦到底值不值得,想清楚以后,决定放弃。

  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吗?

  如果回报的能力成长、收入提高、事业开阔,那这份努力就值得,如果是停滞不前的能量消耗,这份努力会让自己异常痛苦。

  2

  谁说不能按兴趣找工作?

  YL是北邮本科,北航的硕士,本硕读的是工科专业,毕业后进入百度,成为一名程序员。

  这样一名纯工科背景的人,很多人都以为她会「沉默寡言」,但YL并不是,她喜欢跟人聊天的工作,做过咖啡师,做过淘宝运营,还做过礼仪培训师。

  也当过国际演讲俱乐部主席,发起过女性领导力论坛,而且成为一名执业的生命教练(心理咨询相关)。生命教练对她的意义就是:能帮助别人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难题。

  虽然在百度工作的几年获得过最佳新人奖、突破贡献奖等等荣誉,在新的公司也获得了期权,但毅然决定离职,原因之一是「不希望自己每天在没有热情的工作里消耗能量」。

  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里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应该只做那些让我们感到充满激情的事情。我对什么充满热情,在什么方面就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

  另一位北大的小伙伴LYY也非常喜欢心理学,我成为心理咨询师帮到更多人,在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后,从工作了十年的事业单位裸辞,然后开始自己的职业规划。

  关注到保险,是因为保险跟心理咨询一样,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遇到的难题。

  做自己喜欢且有价值的事情,不用管这件事是什么。

  3

  专业、高薪,而且不卷

  选择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可能是因为理想主义、随大流,或者机缘巧合,那有了工作经验再去跳槽,对新工作就有要求了。

  自己喜欢肯定是第一要素,如果能满足这两个要素就太好了:工作尽可能自由,收入天花板尽可能高。

  ▍工作时间

  4月份的年会听一位年薪百万的同事说:自己一个月的工作时间是20小时。

  按照工作日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不到1小时,一天24小时中的23小时都能自己支配。

  工作时间长短是自己定的,一是看自己希望能达到的收入,二是看自己单位时间能产生的价值。

  很多人进入保险行业,是为了可以兼顾家庭和事业,自己的时间足够有价值,那愿意花多少时间都是自己的选择。

  ▍收入天花板

  一个好的保险从业者,收入不亚于顶级投行的资深投顾。

  在公司有见过27岁达到百万年薪,以及32岁达到500万年薪的同事,这个年龄拿到这样的收入,在顶尖投行也异常稀少。即使在投行,也有很多研究员的薪资长期停留在几十万,并且涨薪无望。

  最重要的是:这个行业还不卷。保险行业在很多人眼里并不算「体面」,所以即使有再大的机会,很多人也只会观望。而那些勇于深入了解的人,就有机会吃到行业的红利,收入会随着行业一起成长。

  Vincent结语

  现在很多行业,真的「太卷了」,而保险行业,不卷。

  之前写过《这是保险界的「卷王」团队》,这是从数量到质量转型的开始,提前发现机会上车的人,可以「弯道超车」,用好原来行业的经验,用两三年时间走完别人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在这个20年来复合增速达到17%的行业,可以实现:付出不变,收入翻倍。

  - End -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人社部:落实落细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下一篇: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178讲|付志宇:觚不觚?——基于税收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