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义务教育利国利民,为何明治政府的这项政策并不被民众待见?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0-12-27
手机版

当前,日本是亚洲乃至世界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2019年度GDP总值5.2万亿美元的海量使之稳居世界193个国家的第三把交椅。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着这样的雄厚经济实力,日本的教育当然也遥遥领先,截至去年,除2名美籍日裔外,共有25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成了欧美之外获奖人数最多的国家,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受到“别让黄种人太早获奖”影响而未能获奖的人,如北里柴三郎、铃木梅太郎、西岛河彦等。
由于诺贝尔奖的含金量很高,能够获此殊荣者绝非等闲之辈,这也从另一层面证明了日本的教育之先进,在亚洲还无出其右。然而谁能想到,一百多年前明治政府在推行四年小学义务教育时曾遭受巨大挫折,无疑是对当时明治领导人夸耀的“在村中无家不入学,在家中无人不读书”的愿景当头一盆冷水。
万事开头难,那么明治政府在最初颁行小学义务教育时遇到怎样的阻力?后来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取得武士革命胜利不久的明治政府出其不意地喊出“义务教育”的口号,这样的勇气实属罕见
进入18世纪以后,由于自然灾害不时发生,造成1732年的“享保大饥荒”、1786年的“天明大饥荒”、1833年的“天保大饥荒”接踵而至,百姓因此而饿死者不计其数,城市经济亦遭到重创,国家实力日薄西山,这就给了西洋人以乘虚而入的机会,到1858年日本被迫与西方国家签订多个不平等条约,从而进一步将自身推向水深火热之中。
在此背景下,日本有识之士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武士革命,他们发扬武士道精神,决心拯救国家,在牺牲7700名志士的生命之后,一个新政权诞生了,这就是明治政府。
明治政府的领导人大多为下级武士出身,他们中不少人曾考察过欧美,对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有着深刻体会,鉴于幕府时期怀才不遇,加上国家积贫积弱,他们决心向西方学习,实行全民教育,以期实现国强民富,于是小学四年义务教育制度横空出世。

会泽正志斋是幕府时期思想家,他认为百姓乃无知和不忠之人,经不起西方传教士的蛊惑,最后会背叛领主和天皇。对于这样的看法,明治领导人并不认同,在其看来,并非民众愚昧,主要在于他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今之计,就是要消除愚昧,这样日本才能走向富强。
对于亘古未有之教育变革,自然有不少人为之欢呼,就像德富芦花在其《回忆》一书中所描绘的松村要到东京学习时不可言状的激动之情:“松村下个月要出门,上东京学习去。你可以在他那笔走龙蛇、上下飞舞的字里行间感觉出他的兴奋。他的字从来是有气无力,但这次却截然不同。信上的字每行一气呵成,欢欣之情跃于纸上。”
实行义务教育,这是日本历史上闻所未闻之创举,虽然国弱民穷,但明治领导人一反幕府软弱无能的态度,以及进行愚民化教育的错误做法,实现里程碑式的教育变革。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举措,与其他改革议案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凸显了明治政府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以及“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气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西方国家之所以能成为强者,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而幕府时期日本受教育者极其有限,故而对于国家发展进步十分不利。鉴于历史和现实,明治政府审时度势,决定推行义务教育,这样的胆识和创见、勇气和魄力实在是古人难以企及,即便在今天依然有着不凡的意义。

实行义务教育令人欢欣鼓舞,然而反对和阻挠者不绝如缕,这考验着明治政府的耐心和执行力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带有强迫和免费性质,既然是免费,则师资经费从何而来?社会反响如何?
根据义务教育规定,小学经费来自地方政府补助,由地税教育费附加提供财政支援,在10%左右。而当时田赋为日本主要税收来源渠道,占政府财政收入的80%。显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没有强大的工业做支撑,教育费附加只有从农民的田赋中加征,这必然增加他们的负担,从而引起强烈不满。
据统计,明治政府从1872年颁行义务教育起至1880年,日本全国20000所小学中有近10%被群众捣毁,其中大多遭纵火毁之一炬。
不仅如此,很多家庭还不让孩子上学,以此作为对加税的反抗,这比暴力破坏学校设施更为普遍,以致于义务教育制度出台后10年过去,男女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一直徘徊在25%到50%区间,生源有着巨大的缺口。
1872年,德川幕府被推翻也就5年,明治政府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虽然十八世纪后期部分农村掀起新兴制造业,不过以技术等级而言还称不上近代工业化,只能被称为农村”原始工业化“,即多以手工作坊为主,生产效率自然比不上西方。而城市制造业受资源约束,还不如农村发达,这样明治初期的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
而农业离不开土地,农民种地必须上交不菲的土地税,明治政府为推行义务教育,又追加教育费附加,这必然激起民众的反抗,从而采取毁坏教育设施和不准孩子上学的不合作态度,这对明治政府的信心无疑是个极大的打击。然而明治政府与以往幕府不同的是,他们既已下定决心,就要善做善成,绝不半途而废,他们有的是耐心和办法。

亮出天皇招牌,号召日本民众为天皇尽忠尽责,义务教育推行难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对于为什么要额外缴纳教育费附加,孩子为什么要上学这样的问题,普通民众还疑惑不解,一直以来大家不念书也照样过日子,上学究竟好在哪里呢?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指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即要想改变人生,非上学读书不可。但这是对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而言,对于德川幕府长期实行世袭制和等级制而言,二百年来普通民众从未参加过考试选拔,他们也就对上学读书意识淡薄,对义务教育持反抗态度。
鉴于此,如何扭转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就成了新政府的当务之急。在日本,天皇是最具代表性的政治象征,天皇代表着国家,代表着主权,为天皇而缴税而上学,这样的宣传反而深入人心。
为扩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深群众为天皇而读书的思想,文部省不仅在教科书上做文章,还要求学校向写着天皇御笔的教育敕语行礼,以时时感念天皇,为天皇发奋读书。有一则教育敕语这样写道,“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亦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世厥济,此我国体之元素,实教育之本源。”

在全国所有学校,都在坛席上供着教育敕语和天皇肖像,每当举行典礼活动,学校都会要求学生一边朗诵敕语一边顶礼膜拜,渐渐地,人民开始感激政府实行的义务教育之举,自然也就表现出支持和拥护态度。
截至1905年,也就是明治政府颁行义务教育33年后,适龄儿童入学率大为提高,其中男童入学率达到了98%,距离100%仅一步之遥,女童也上升到了93%,这样全民受教育指日可待。
在日本,一旦天皇的作用被抬高、推升,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全民征兵制是如此,全民教育亦然,当政府不厌其烦地宣传上学是广大臣民效忠天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时候,人们的反抗心理渐趋消失,而代之以默然接受,甚至感激涕零,于是义务教育水到渠成。
令人赞佩的是,1907年日本又不失时机地将四年义务教育提升至六年制,全民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社会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学习型人才层出不穷,这就为国家增添了无穷力量,使得日本在短短二三十年内便取得辉煌成就,从此“换了人间”,成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强国,过去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返。

结语
现阶段,日本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无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教育的作用举足轻重,毕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即此而言,一百年前明治政府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何等前卫,从而造就了近现代日本由贫穷落后向繁荣强盛质的飞跃。
然而站在当时的角度,施行义务教育何其难也,首先推翻幕府统治后国家面临的是困难重重的局面,资金短缺,各方面都需要用钱,百废待兴,这使得义务教育必须增加附加税,这就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导致全国两千所学校遭到毁坏;
其次由于惯性思维,人们对义务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幕府时代,对是否接受教育持无所谓态度,加之额外征收地税附加税,尤使他们不满情绪高涨,从而拒绝孩子上学,搞软抵抗,致使义务教育开展十年成绩平平,适龄儿童入学率始终没有突破50%关口。
对此,明治政府并没有气馁,而是保持既有信心不变,同时努力发挥天皇的政治作用,号召广大臣民以效忠天皇为己任从而支持义务教育,另外政府也在学校大力推行教育敕语,要求广大师生在学校举办任何典礼时必须向天皇御笔和肖像行礼,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义务教育终于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他们不再对教育设施搞破坏,还乐于让孩子上学,到1905年男女儿童入学率接近百分百,1907年乘着大好形势,政府更进一步,将义务教育再增加两年,使之形成完整的小学六年制义务教育,这不仅增加了国民受教育机会,更为紧要的是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使得日本的发展锦上添花,风景这边独好。
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由教育带动国家走向全面繁荣富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如今我国也全面实行了义务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以想见,未来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也一定会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上一篇:象州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3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下一篇:呈贡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