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鲁迅退出语文教材”是个伪话题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人民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林露 实习生王玉雪)近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调整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据媒体报道,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材课文总量没变,依然是30篇,但更换了9篇课文,新教材在编排顺序上也作了相应调整。其中,争议比较大的是鲁迅的《风筝》被删除,新增加了贾平凹的《风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

  《风筝》被撤掉,被很多媒体解读为“鲁迅从人教社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完全撤退”,因而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鲁迅文章该不该退出语文教材?”网络上形成了对立的两大阵营。

  那么,鲁迅的文章真的是退出了初中教材吗?

  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办公室工作人员解释道:“怎么叫删除呢,我们初中六册教材,每一册都有鲁迅的文章,现在只是七年级上册这一篇课文调整掉了,其他都还是有的,有的一册还不止一两篇,鲁迅依然是中国作家里面入选课文最多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也表示,“‘鲁迅退出语文教材’这个话题,还有存在必要么,是个伪话题!”

  至于为什么《风筝》会被撤出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鲁迅的《风筝》确实是好文章,但是原来的老版教材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了,根据十来年教师的反馈,感觉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还是有一些困难。文章主题很好,但是学生不是很好把握,里面涉及到的背景等,超过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理解力,所以这次考虑到把风筝从这一次中撤下来。”

  “我们选文章的原则是:文字要规范、作品要经典、适合老师教、适合学生学”,该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道。

  对于网友担心的贾平凹的作品适不适合进入初中教材,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适不适合等待教学检验,不尝试怎么知道适不适合。此外,他认为,教材的调整对教师和学生不会有影响,因为教材本身不是大调整,只是微调,更换了几篇课文。“我们后期会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辅导,加强对辅导资料的编纂和学习资源的提供。”

   

上一篇: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发布 户外运动迎来发展新机遇
下一篇:乐读优课:暂时下架乐读优课APP,进行全面整改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