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132周年,沪宁皖三地媒体接续开展“山海之约·行知路”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11-07
手机版

  今年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2周年,上海新民晚报、上海宝山融媒、江苏扬子晚报、安徽黄山日报、黄山广播电视台连续第三年开展“山海之约·行知路”联合采风活动,沿着陶行知先生足迹,重温和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努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山海之约”。黄山篇:行知故里 初识行知黄山既是陶行知的出生地,也是他接受启蒙教育,走上教育救国道路的出发地。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诞生于安徽歙县西乡黄潭源村,4岁开始随父识字,6岁由歙县晹村塾师方庶咸免费代为开蒙,7岁转学到休宁县万安街吴尔宽经馆读书,11岁回黄潭源村,在父亲指导下自学并从事轻微劳动,先后在程朗斋、王藻处求教,15岁就读于崇一学堂,在卧室墙壁上书写:“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17岁从休宁县万安水南桥出发,走出徽州。记者沿着陶行知在徽州的足迹,分赴休宁万安陶行知启蒙馆、黄山市市委党校崇正学堂、歙县教师进修学校许士骐祖居地等地,重走行知路,共赴山海约。陶行知启蒙馆位于休宁县万安老街皂夹巷2号,为清代徽派建筑,原为吴尔宽经馆。馆内设有陶行知事迹展览,讲述了陶行知启蒙、求学、兴办教育的过程。在黄山市委党校校园内,保存着从屯溪区阳湖镇整体搬迁来的“崇正学堂”。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由陶行知先任校长,后又由姚文采接任校长的“私立南京安徽中学”紧急迁来屯溪,成立“徽州分校”,校本部和高中部就设在“崇正学堂”。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先生在上海逝世。为纪念挚友陶行知先生,完成陶先生普及教育计划,发挥其创造教育的精神,其亲密朋友、同事和同乡许士骐先生决定在家乡创办一所小学,这就是第一所以行知命名的歙县行知小学,现为歙县教师进修学校,这所在涓涓爱流中诞生的学校,现如今已走过七十多年风雨沧桑。南京篇:爱满天下 知行合一南京,见证了陶行知的青春岁月,更承载了他教育救国的理想和愿望。1909年陶行知考入金陵汇文书院(今金陵中学)学习,1910年宏育书院与金陵汇文书院合并,在汇文书院校址上成立了金陵大学堂,后改名金陵大学,陶行知即进入金陵大学求学,获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在金陵大学学习时的陶行知,思想日渐成熟,此时他笃信王阳明“知行合一”“知行并进”学说,将自己名字由陶文濬改为陶知行(1934年又改成陶行知)。1917年陶行知回国,入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高师旧址即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1927年陶行知投身乡村教育运动,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取名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简称“晓庄师范”(今南京晓庄学院)。之所以取名晓庄师范,是因办学场地在南京郊外的小庄,陶行知将此“小庄”改名“晓庄”,意为该校创办如日出破晓,是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晓庄一名便沿用至今,这所学校也被称为“乡村教育的发祥地”。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副教授王文岭介绍说,与上海、黄山等地一样,每逢陶行知先生诞辰日或者忌日,南京、重庆、北京等陶行知先生曾经生活和奋斗过的地方,以及许多大中小学校,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表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仍然需要从陶先生的教育遗产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王文岭说:“我认为,我们今天纪念陶行知先生,学习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最核心的就是把学生面前的成堆的书本移开,从无边的题海中上得岸来,让他们回到生活中来,在生活的行动中求得真知、求得真理。”上海篇:行知之名 山海相约陶行知与上海有着很深的渊源,而宝山更被看作他的“第二故乡”,这里不仅留有陶行知创办的“山海工学团”遗址,还留下了陶行知及其徽州旅沪友人的大量足迹。金秋十月,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熙熙攘攘,轮船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如今这个港口已是亚洲最大、全球第四的邮轮母港。1914年8月15日,23岁的陶行知正是从这个码头出海赴美留学,奠定了他此后一生事业的基础。陶行知与上海结缘更深的节点是在1932年。这年5月,陶行知起草了《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并成立乡村改造社筹备会,决定筹备创立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的工学团。1932年10月1日,上海孟家木桥儿童工学团开学,陶行知将其取名为“山海工学团”。当时,歙县人方与严作为陶行知的得力助手,担任工学团联络处主任。后来,方与严的长子方怀毅在王充村创办了歙县第一工学团。“方与严及其儿子方怀毅都是陶行知的学生,他们深受陶行知的影响,用实际行动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当时,除了方怀毅创办的歙县工学团,全国有20多个省市也因地制宜,创办了不同形式的工学团。”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原宣教处主任陈勤红介绍说。记者来到了位于上海宝山大华路龙珠苑200号山海工学团遗址。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创办的一所新型学校,是其在上海开展生活教育的重要实践。其间,他以《三代》:“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一诗,正式改名为“陶行知”,他的教育思想由此经历了一次重要飞跃。陶行知在上海开展民主活动、实践教育理想期间,得到了旅沪徽州老乡的众多支持。上海市陶行知纪念馆副馆长、陶行知曾孙陶侃说,这源于徽州人血脉当中浑然天成的亲近感,以及志同道合,都想为苦难的国家、苦难的百姓做点事情。1946年7月25日,由于长期奔波劳累,陶行知突发脑溢血,在徐汇区余庆路146弄13号房子里与世长辞。许士骐闻讯后立即赶去,并受郭沫若先生和家属委托,当场为陶行知复制了手模和面模,以供后人瞻仰,寓意“手脑并用”“知行合一”。陶行知将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光留在了上海,宝山更是作为孕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土壤,承载着厚重的行知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这里,有一条行知路和一座行知地铁车站,有大华行知公园和陶行知纪念馆,有行知小学和保留着赵家花园育才旧院的行知实验中学等。上海市宝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政府新闻办主任刘德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宝山与黄山两地之间的文化、教育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传承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纽带,加强两地陶学研究工作者的联系沟通,进一步丰富两地的学陶师陶交流研学活动,书写新时代的“山海情”,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山日报记者 程向阳 张妍黄山广电记者 叶际辉 汪娜 王迎鑫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校对 陶善工举报/反馈

上一篇:青春拥抱梦想 拼搏成就辉煌--梦小五(3)班田径趣味运动会赛场实录
下一篇:冲刺四季度︱周村:决战决胜交出全年高分答卷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