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2023年高考人数和招生计划均有增加,预计录取率接近往年
转自:澎湃新闻
2023年上海高考考试人数相比去年略有增加,在沪招生计划也略有增加,预计本专科录取总体成功概率与往年比较接近。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成绩6月23日下午2点起发布,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就媒体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今年普通高考于6月7日至9日举行,约5.4万名考生参加考试。
今年共有749所高校在沪招生,其中本科招生院校有660所,比去年新增28所。不少高校根据学科属性对院校专业分组进行了优化调整,也将密码科学与技术、精算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优势专业或新兴专业投放至上海,充分体现高校的培养特色与国家需求。
6月23日14:00起,考生可通过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东方网、“一网通办”PC端和“随申办市民云”移动端,查询语文、数学、外语(6月份)科目成绩。从6月24日起,高考成绩通知单会通过中国邮政EMS投递到考生在高考报名表上填写的上海市通讯地址。
在高考成绩开通查询的同时,还公布了本科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05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为504分,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为304分,体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为284分。考生可以结合控制分数线以及本人“3+3”高考成绩,判断自己能否参与本科各批次的志愿填报及录取。
填报本科阶段志愿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根据本人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特长、兴趣爱好,科学参考往年各专业录取位次等数据,综合考虑今年考生人数略有增加等因素,合理选择各批次具备填报资格的志愿;填报前要特别关注相关院校的《招生章程》,注意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地点和招生专业对单科成绩、外语语种、身体条件和学费等方面要求。
二是用好参考数据。
为便于考生填报志愿,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以下成绩分布表,供参考:
1.2023年考生高考成绩分布表;
2.2023年综合评价批次线上入围考生成绩分布表和各综合评价批次招生院校线上入围考生高考成绩分布表;
3.2023年艺体类[美术与设计学类、编导类、表演类、播音与主持艺术类、音乐学类(音乐学)、音乐学类(音乐表演-声乐)、音乐学类(音乐表演-器乐)、体育类]专业统考合格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分布表、专业统考成绩分布表和投档成绩分布表。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强调,不会对各区域、中学的考生高考成绩进行排名。自始至终贯彻教育部和市教委相关精神,直接向考生本人寄送成绩通知单,最大限度保护考生隐私,并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杜绝考生信息泄露,更不会向任何机构或学校提供区域和中学的排名数据。
同时保证录取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在考生完成志愿填报后,会根据各招生批次的投档规则将考生的电子档案(含报名信息、成绩信息、体检信息、专业志愿、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等)投档给高校,由高校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录取过程中,各招生单位和招生工作人员将严格遵守高校招生“30个不得”“八项基本要求”等工作纪律,按照国家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规定开展录取工作。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将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认真落实监管责任,会同教育纪检部门对招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时段进行监督,严厉查处顶风违纪案件,维护考生合法权益。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
- 枣庄市庆祝建队节暨流动少年宫15周年和科普大篷车特别活动走进
- 原创光荣!女排2米副攻从985名校毕业,照毕业照鹤立鸡群化身小巨人
- 探索“大中小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博导指导高中生学术研究
- “荆门政法先锋”系列事迹(十八)|他,是“游走的”司法所所长,也是村里的“灭火器
- 在今日凌晨进行的一场欧冠小组赛中,曼城3-1击败年轻人
- 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11月7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 国考2024岗位表发布,招录3.96万人
- 电信业务发展稳中有升,5G用户和基站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 四川宜宾:三大举措提高优待证含金量
-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曾立新率团赴澳门高校访问并参加内地与澳门产学研合作路演对接会
- 湘潭下摄司大桥建设有条不紊 2025年6月或达通车条件
- 【品质新生活】涉及玩具、教育、婴童用品领域……一波展览将在本周开展
- 托福机经是什么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决定:将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位
- 共设22站!全长约28.6公里!23号线建设迎新进展,此外……
- 京津冀密集发布多项协同举措,涉及国土规划、康养合作等
- 「东莞市技师学院专业风采」④中西式面点:匠心追梦 师生在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
- 诗画乐至,岂止农桑跫音或乡音的侠骨柔情
- 广东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问答(六)
- 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 正观漫读丨嘴刁的信阳男人
- 巴以冲突升级,油价向好“开足马力”
- 小商品城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商品贸易领域大语言模型
- 南充文旅產業煥發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