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北大学霸在美读博期间,连续射杀6人,遗言警醒世人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6-28
手机版

  俗世中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与贪念。

  因此,有因不得欲望贪念而痴狂之人,也有欲念已达大喜后的疯癫之人。

  那1991年自杀的卢刚是哪一种呢?

  1963年,一个普通的北京工人家庭里迎来了一个新生的小孩。

  这个家庭给他取名叫卢刚,他是最小的弟弟,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从小成绩优异,聪明伶俐。

  因此,他备受家人关注宠爱。

  他的天赋很早就展露了出来,也被众人所熟知,因此,刚上高中,学校也对他展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上到校长领导下到老师同学都对他有着极大的期待。

  学校给了他极大的期待与关怀,也给了他极大的一部分“特权”。

  在当时那个环境里,高中生早恋是要被严格惩罚的,学校老师都是绝对不允许高中生谈恋爱的。

  

  但在学校老师的严格管教下,以及社会的严格要求下,卢刚依旧与同班女同学公开出双入对,根本不在意这些要求。

  更夸张的是老师同学校长也都对此漠视不管。

  可惜这段恋爱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卢刚一于1981年考上北京大学之后,就与这个女孩分手了。

  分手的理由是,卢刚觉得不在一个学校,玩起来不太方便。

  但是实际上这个女孩儿同样考上了北京大学。

  卢刚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分手,随便找了一个借口。

  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首要的就是选择专业。

  与卢刚想学计算机的想法不同,那父母保持着一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的想法,因此拒绝了卢刚想要学习计算机的想法,而是让他从数理化这些专业中挑选一个。

  卢刚没有办法,最终选择了物理系。

  在正式进入大学以后,卢刚不仅对学业非常关注,他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进行了新的发展。

  在大学时,他找了新的女朋友,并且冒着当时的社会压力将自己的新女朋友带去了自己的住处过夜。

  这个举动在当时可以说是又大胆又让人震惊。

  跳过这个小插曲,再回过来看卢刚的学业。

  卢刚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有天赋的人,他意识到他所学的物理,由于当时我们国内技术的薄弱,因此如果想要深入学习,就必须去往国外留学。

  他很早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但是卢刚的家庭情况并不能承担起出国留学的费用,因此他出国的方式就只能依靠公费了。

  卢刚是有天赋的,但也是幸运的,因为在他有出国这个想法时,正赶上80年代中美短暂的蜜月期,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卢刚出国读书。

  

  很快卢刚的机会就到了。

  在卢刚北大读书期间,李政道先生于北大主持了一个中美高校交流的项目,这个项目有极为严格的考试,但是只要你通过这个考试,你就可以获得公费留美的资格。

  对于卢刚这样家境不太好,但是想要出国的同学来说,这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卢刚很快就参加了这个项目,与他过往的考试一样,这一次他也很顺利的通过了。

  北京大学的本科加上去美国留学的履历,卢刚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顶尖人才,是可以成为高中代代流传的神奇神话的优秀学长。

  这些在外人看来极为困难的事情,对于卢刚来说,却显得有些轻松。

  项目结束后不久,卢刚就来到了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更为吃惊的是,他在美国读博的学校,也是美国非常厉害的大学,是美国常青藤之一的衣阿华大学。

  而他留美读博时,才刚刚22岁。

  他的天赋让他在美国这样人才济济的高校里,也依旧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在衣阿华大学中,他专注于研究理论太空物理,是他所在高校最强悍的领域,也是所在高校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专业。

  

  但这意味着,他所学的专业难度非常之大,可是他依旧每门功课都是成绩A。

  他的导师也对他青眼相加,毕竟他的导师也是非常厉害的学术大牛,他的导师每年从NASA拿到的经费就有50多万美元,还自己主办了一本研究地球物理学的顶级学术期刊。

  就是这样一位世界顶尖级的物理学家,对自己这位来自中国的弟子也是充满了欣赏与照顾。

  于是在1986年,他把自己手里一个公费去欧洲交流进修的机会给了卢刚。

  这种做法是打破了叶阿华大学的惯例的,因为之前留学生是不会有这个机会去欧洲交流进修的。

  这也可以看出,卢刚确实是一位极聪明,极有天赋,也非常努力的人。

  去欧洲的进修时间是一个月,但是一个月结束后,卢刚并没有返回美国,而是在欧洲又穷游了一个月,在这个月里他游玩了许多地方,尽管他的旅游并不花费许多金钱,但是这部分金钱毕竟是学校的公款。

  但是在回去学校后,他的导师也感到非常的生气,并且数落了卢刚几句。

  而一直被众人所捧的卢刚也顶撞了回去,本来非常和谐的师徒,二人开始逐渐有了隔阂。

  后来在学术研究方面上,卢刚放弃了自己导师手里的擅长项目,而是选择了一个非常尖端但又非常冷门的课题,太空等离子理论。

  他的导师很认真的告诉他,这个理论是全世界非常尖端的理论,能研究这个理论的专家只有200多人。

  并且还告诉他这个课题属于受累不讨好的类型,不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繁琐复杂的计算,而且最终获得成果的概率非常之小。

  除此以外,他的导师还告诉他,如果是这个理论的话,他对他提供的帮助将会很少,因为连他的导师自己也不太擅长该领域。

  

  可是卢刚是一个喜欢征服高山的人。

  他没有听取自己导师的建议,而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个理论当中。

  但是很快困境就来了。

  在卢刚之前的学习中,他的导师会每年给他分发工资,当然这个前提是因为博士研究生作为助理研究员,跟博导一起在工作室里工作。

  所以因为他的导师并不研究与他现在研究的领域,所以他为导师工作的机会其实很少,因此获得的报酬也就很少了。

  因为这些原因,或者也是因为卢刚自身性格的原因,他与自己的同门之间相处的也不太融洽,最广为熟知的一个例子就是在和中国同学出去玩时,采用AA制式。

  卢刚说,自己一共价值4.5美元的薯片和几瓶饮料没算进去。

  他的这些话让同学们感到好笑,因为大家伙都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也并不在意,毕竟都是和同学们在一起。

  在这个事之后,卢刚抠门的名声就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间传开了。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举报/反馈

上一篇:作为产品经理,你需要具备这些能力
下一篇:专科院校都是“差生”?职业教育前景广阔,专科生也有明朗的未来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