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前儿童教育的失误,就是父母把他们当成“人”来教育了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0-01-18
手机版

在没有孩子之前,我曾经一直在幻想,如果我当了父母,我会怎么教育孩子。

我幻想了很多场景,但是有一点事肯定的,那就是我一定会平等对待孩子,鼓励她,表扬她,跟孩子讲道理,如果她说的对,我甚至都可以听她的。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我受够了父母对我的不尊重,经常的批评讽刺嘲笑我,他们习惯性的命令指挥我,而不征求我的意见。

但是当我有了孩子,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亲身经历教育了这么多年。再回过头来反思我的教育理念,我却发现,我的尊重平等的教育理念在具体实行上好像有问题。尽管我很多时候坚持尊重平等的教育方式,但是好像并没有起到好的教育效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生病了,但是不想吃药,按照我过去的尊重平等教育理念,我会耐心细致的给孩子讲道理,劝说孩子吃药。但是大多数时候,孩子并不买账,就是死活不吃。如果按照我的尊重平等教育理念,爱吃不吃,不吃是你的事。但是如果真这样做了,孩子后期病情加重了,倒霉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这些父母。甚至如果留下后遗症,我将终生后悔。显然,这时按照我的尊重平等理念就不合适。因此很多时候,当劝说不起作用后,我就会抛弃我的尊重平等理念,强制孩子,必须吃。

尊重理念有错吗?

尊重是不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上呢?在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尊重孩子,听取孩子的意见,这是否妥当呢?

尊重平等的教育理念为什么不起作用

随着我阅读教育心理学书籍的增多,对儿童生理发展的理解,我对这些问题慢慢有了一些感悟:尊重没错,但是尊重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上,你不能再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指望孩子拿主意,做决定。

而幼龄儿童无疑就是什么都不懂的阶段。这阶段的孩子与其说是人,不说是动物更加合适,因为他们依靠的是人的本能行事,而不是遵从逻辑、规则。

1、幼龄儿童具有很大的智力缺陷

根据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把人都认知发展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其中2-7岁的幼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守恒概念、思维不可逆。

①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是指孩子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不会换位思考。

皮亚杰为了验证幼龄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设计过一个经典的实验----三山实验。

试验中,皮亚杰让孩子观察一张桌子上摆放的三座模型山。而在孩子对面放一个玩具娃娃,然后要求孩子从四张图片中找出哪一张是玩具看到的样子。结果皮亚杰发现,幼龄儿童基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因此皮亚杰认为幼龄儿童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②没有守恒概念

守恒概念是指物体的形式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皮亚杰认为幼龄阶段的孩子缺乏守恒概念,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守恒实验。

在孩子面前,放两个一模一样的水杯,然后都到满水。再把这两杯水分别倒入另外两个水杯:一个又粗又矮,一个又高又细。然后问孩子现在哪个杯子里的水多或者一样多。

经过测验,他发现幼龄儿童普遍认为又高又细的杯子里的水多,因为它的水位高。而7、8岁以上的孩子则会认为它们一样多,因为水没变。因此,皮亚杰认为幼龄阶段的孩子缺乏守恒概念。

③线性思维,思维不可逆

可逆性是指运算能从一个步骤进到另一步骤并能返回到出发点。前运算阶段的孩子不具有思维可逆性。

比如,问一个孩子他是否有兄弟,他会说“有”,然后再问他的兄弟是否有兄弟,他很可能说“没有”。

再比如孩子懂得3+4=7,但是让他算3+?=7时,孩子就不会用7-3来计算。

正是幼龄阶段儿童的这些思维特点,决定了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具有很大的缺陷,缺乏基本的逻辑性。

2、幼龄儿童缺乏对规则的认知

学龄前的儿童缺乏对于道德、规则的认知。

道德、规则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果没有社会化,就不会有道德规则。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在岛上的话,你还有必要每天穿衣服、排队、讲文明等行为吗?没有必要了,因为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任何影响。所以,道德、规则是需要后天教育才能形成的。

对于幼龄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才开始接触除父母以外的群体,更多的是接触其他同样没有规则认知的小朋友,因此他们也就不能很快的形成这种道德、规则概念,他们也就不会依靠这种道德、规则认知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只有随着他们的成长,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化活动越来越频繁,他们才会逐渐形成道德、规则认知,按照道德、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幼龄儿童依靠本能

幼龄阶段的儿童既没有很好的逻辑思维,也没有建立道德、规则认知,那么指导他们行为做事的标准是什么呢?

是本能,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孩子不需要任何学习就具备的,以追求快乐为原则的本能。

我看到喜欢的东西现在就要,不给买就在地上撒泼打滚。

看到别人拿的玩具我很喜欢,我就要抢过来,我才不管是谁的。

玩游戏输了也说自己赢了,才不会管你什么规则呢,只要自己开心就行。

生病了不喝药业不打针,因为药苦,因为针疼。

观察下幼龄儿童的表现,我们会发现,他们既不会顾及别人,也不会思考行为的后果,他们只追求眼前的快乐,逃避痛苦。

这种行为准则不就跟动物一样吗?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对这阶段的孩子用尊重、平等的教育方式为何不起作用,因为尊重、平等是跟人的交流方式,而不是跟动物。

“兽性”的幼龄儿童应该如何教育

既然我们明白了这一阶段的孩子更多的处于“兽性”,那我们就应该采用适合训练“动物”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教育人。

1、必要的强制

对于幼龄儿童,父母可以尊重他们,给他们讲道理,但是不要试图用尊重、讲道理的方式来说服他们。因为孩子依靠的是本能行事,而不是逻辑、道德、规则。

对于一些孩子该做,但是他们却不想做的事,我们一开始可以尊重孩子,给孩子讲清利弊,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树立逻辑、规则观念。但是当父母一遍遍讲道理,孩子却依然不听。这时候如果父母本着尊重的理念,任由孩子自行其是,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讲道理无效后,父母就需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逼着孩子必须去做。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孩子吃药,给他讲清利弊后,如果孩子还不肯做,父母就必须采取强制措施,而不是变着法的哄着吃,由着孩子爱吃不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打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

2、妥善运用奖励、惩罚

对于“兽性”占更多的幼龄儿童来说,因为原始的动物本能会让他们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而恰恰奖励可以带来快乐,惩罚会带来痛苦,所以奖励、惩罚是教育该阶段孩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比如孩子不吃药,就告诉他吃完药,奖励颗糖;或者不吃药就要挨揍。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需要控制奖励或惩罚的力度。对于孩子来说,奖励并不一定是价值特别高的东西,有时候一片彩色的塑料片或者一颗都是非常好的奖励。有的父母觉得这种奖励的价值太小,给孩子奖励玩具、旅游等各种高价值的东西,结果放大了孩子的欲望,以至于孩子提出父母满足不了的要求,给自己制造麻烦。

总结

对于幼龄儿童来说,强制、奖励、惩罚是必要的,它们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孩子逐渐建立规则意识,这是这一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

因为我们分析了,孩子的道德规则是后天逐渐建立的,如果在这一阶段我们过度的尊重、讲道理,让孩子建立了什么都是他对,他想怎样就怎样的错误规则认知,那么孩子将很难再接受与之相违背的其他正确规则认知,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孩子难以与别人相处,社交受阻。

上一篇:幼儿教育的一点感悟
下一篇:幼儿教育几点建议,家长们不妨看看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