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工作的人和正常上班的人有什么区别?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3-27
手机版

  有一次,袁总与我谈一个项目的合作。在合作框架几近达成的情况下,我让袁总带上意向项目负责人来和见个面。

  经过简短的交流后,我让那个意向负责人回避下。我直接了当的问袁总,怎么带了个几年不做项目的人过来?袁总一脸茫然,问我怎么知道?

  我说,他眼睛大而无光,听了项目概况后,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更重要的是没有自己的见解,更没有边听边记录的习惯…袁总连忙打招呼,说是自己的表弟,已有五年多不做事了。

  长期不工作的人,已形成了我行我素的坏习惯,过于自我。由于与职场脱节,几乎丧失了斗志。作风松散,走路一步三摇,没有时间观念,喜欢围观。

  我经常与朋友说,要激发一个人的工作热情,根本就不要讲什么故事。直接让他站在北上广深上班高峰期的地铁站,以及写字楼的楼梯口,看那挤地铁的人山人海,看那赶电梯的风弛电掣,但准他会改掉身上的散漫恶习。

  长期不上班的人,或整天沉浸在过去的辉煌,或抱怨现实的不公,或迷恋在网络之中,对问题的看法往往限于表象,心理浮躁,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想干,甚至期待一夜暴富。如那些深陷直销骗局的 " 难民 "。

  而正常上班的人,深知天上掉馅饼,地上有陷阱;世上最快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所以,他们立足于岗位,学习经验,提升技能;致力于创新,优化过程,注重效率。特别是他们会把工作中的困难当成锻炼解决问题能力的良机。

  长期不上班的人,已养成自己独特的惰性。要么啃老,要么向老婆或孩子讨要生活费,这种人已经没有什么自尊了。

  先来说说不上班的坏处:

  1. 失去了经济来源,内心极度焦虑。

  2. 外界对你的看法会让你崩溃,无形的压力压得我好累。

  3. 父母的唠叨有时会让你觉得生无可恋,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靠得住。

  4. 不敢进行社交活动,因为口袋里的银子不够你用的。

  5. 朋友变少,越来越不敢说话,很胆怯。多半是由于长时间不与人交流的缘故。

  6. 内心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

  4. 有时间思考和规划人生。相比较以前看似忙碌的日子,这种空闲的时光让我更加有机会和自己的内心做对话,以前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疲惫,不只是身体疲惫,这种疲惫更来自于内心的迷惘和空虚,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但是在家待业或者说失业的这段时间,我终于有时间去思考了,这种冷静下来的思考最让我收益颇丰。" 别让身体走的太快,灵魂会跟不上 "!

  长期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精神都是溃散的,思维都是慵懒的。

  可能这么说会比较片面,拿我朋友的老婆来说,自从闲赋在家,社交圈要么就是存活于微博评论区里,要么就是那些闺蜜逛街吃火锅。

  基本上社交圈只会在闺蜜圈里,得到的信息仅仅是一些八卦新闻。

  当然,也不是说闺蜜间说说八卦有问题,但是如果对于一个寻求上进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上一篇:【安徽人事考试网】2023安徽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官网-安徽华图
下一篇:汴梁公益|爱心企业向开封市晨晖小学捐赠爱心物资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