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有为!北京一高校3名教师入选“国家级”名单,全员不到32岁!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3-22
手机版

  日前,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本届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29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不含特殊科技领域入选者)。其中,北京交通大学共有3名青年教师入选。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中国科协于2015年10月首次立项的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主要是大力扶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助力他们成为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后备军。目前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已成为科技界广泛关注和认可的青年人才培养项目,被誉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第一块踏板”、青年科技人才科研创造关键时期的“雪中送炭”工程。

  

  侯天为,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关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和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关键技术的研究,致力使我国在6G移动通信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发表多篇顶级刊物的论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

  自2018年起,侯天为在相关领域撰写论文超过三十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一篇文章发表在通信领域顶级期刊。在撰写文章的同时,他组织、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IEEE 2022 Global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和IEEE 2022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等通信专业旗舰会议中,担任技术委员会委员,并在2022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中担任联席主席。

  

  侯涛刚,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无人系统与智能感知、控制工程、交通系统感知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多个项目,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成果。

  1996年出生的侯涛刚,16岁上大学,24岁博士毕业,同年受聘为副教授。目前,他所在的课题组主要从事机器人方向的研发工作,他认为在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一些场景下人工的劳动工作,长远来看研究方向有很大的前景和空间。

  

  杨汨,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无线信道测量和建模,曾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杨汨一直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先后获得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北京交通大学“五四奖章”、北京交通大学“知行”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奖励。2021年,博士毕业后,杨汨顺利留校。已发表期刊论文7篇,申请专利4项。

  

  奋进在第三个甲子的新征程上,北京交通大学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此次学校3位青年人才入选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正是学校青年人才强劲实力的体现,也是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卓有成效的彰显。未来,期待更多心怀梦想、追求卓越的青年才俊在交大扎下根来,成就一番事业,为服务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内容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官微、北京交通大学官网、高绩官微、中国科协、中国电子学会官微

  举报/反馈

上一篇:脑瘫小伙“旁听”12年,发表4篇SCI,网友吵翻:该给他博士学位吗
下一篇:邵阳学院成考简章,报考指南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