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制度四十年变迁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中国的高考制度创立于1952年,时间在每年8月15日—8月17日。高考制度的实行,改变了中国数以万计青年的命运。当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上大学意味着成为国家干部。于是,成千上万的学子,浩浩荡荡地争过独木桥。

  然而,时代在发展,高考制度在变迁。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高考制度经历了哪些变迁呢?

  1977年8月,恢复高考,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在当年12月9日、10日两天进行。考试分为文史和理工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总分500分。全国570万年龄横跨13岁到30余岁考生,走进了阔别11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当年高考招生范围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共录取了27.297万人,高考录取率仅有4.8%。1978年夏天,又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仅为7%。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4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

  1985年,原国家教委规定,高校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量国家计划外自费生,与国家计划招生并行,即称“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上海市率先试行自主命题。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1996年,高校开始施行并轨制,取消招收自费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9年,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 “3+X”科目考试方案。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数量。

  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分省命题,上海、北京率先单独组织高考命题工作。同年,北京、上海、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举行两次高考。

  2001年,取消对高考考生在年龄和婚姻状况上“不超过25周岁”和“未婚”的限制。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现网上录取。

  200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重点院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部分省份自主招生。高考时间提前1个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日和8日。

  2004年,教育部扩大分省自主命题范围,天津、广东、重庆、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辽宁等9个省市开始分省命题探索。

  2007年,山东、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海南迎来课程改革后第一次高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2012年,全国共有16个省市试行自主命题,其余15个省区市采用国家统一命题。

  2014年,上海、浙江两地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将文理科变为选考3门科目,同时考试次数由1次变成1+2(选考),选考实行赋分制度。

  2016年,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市外,其余26个省份均选择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陆续出台新的高考改革时间表。

  你和你的父辈经历过高考吗?有怎样的高考经历呢?欢迎积极留言。

  举报/反馈

上一篇:兰州胎儿DNA亲子鉴定可以做的医院(兰州亲子鉴定中心信息大全)
下一篇: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