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数学启蒙怎么做?美早期儿童学习知识中心给出了三大范畴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0-02-08
手机版

  关于数学的早教,很多家长会把数数看做是首要,比如幼儿能够从1数到10,再从10发展到100,听起来感觉孩子能做到如此就是很有“天赋”的表现,但数数真的有用吗,很多家长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从1-10,10-100,孩子说出口的感受更像是跟溜唱数。

  也就是说这些数字在孩子的思维中没有现成数字的对应关系,也无法理解数字的意义。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单纯数数其实对孩子来说更像是发音符号的记忆,严格意义上这其实是一种语言能力的锻炼,而不是数学能力的提升。

  数学启蒙,相比其他的感知、艺术启蒙会被家长视为“无用”,太早地教孩子学数学真的有用吗?毕竟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思维的学科,孩子太小理解有限,就像以上说的,数数似乎对孩子学习数学起到的帮助不大,其实数学启蒙不是“无用”,方法用对了一样可以成为孩子未来学习生活的一大助力。

  

  在美《商业内幕》中就有一项成功孩子的父母所拥有的共同特征调查,一项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对孩子的数学早教。同样的,来自美、加拿大以及英国的一项联合研究中,以超过3500名学生的数学早教效果为调研对象,发现早期数学能力不光能让孩子在未来数学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提升和发展阅读能力。

  关于孩子的数学早教,可以明确的是,有必要,并且不要只局限于单纯的数数,显然数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单调乏味”。关于婴幼儿数学启蒙,美早期儿童学习和知识中心给出了三大范畴:

  1)数字的运用

  培养数感:发现数字的意义(不局限于类似数数这类无意义的数字记忆)

  理解数和量的概念:比较多和少就是数和量的初步结合,而对量的理解可以用堆砌,比较等来完成

  顺序和对应关系:第一和倒数第一,强化顺序对应事物的概念

  测量:对事物的尺寸、重量、体积乃至时间都要有对应的数字概念

  

  2)几何能力——形状和空间的理解

  形状的识别:基础的几何图形分辨比如正方形正方体,三角形圆柱体等等,引导孩子识别它们的原因,强化几何图形分辨的思维

  方向和位置的感受提升:和空间有关的初步感受是相对较好培养的,引导孩子寻找某个事物的位置,让孩子描述自己和事物的距离,需要如何抵达和获取。

  

  3)模式、关系以及变化

  模式:以日常规律为基础给孩子灌输模式的概念,比如太阳白天出现,月亮晚上出现,太阳和月亮交替一次就过去了一天等等

  关系:强化对应关系是数字应用于实践的具体方式,比如识别不同瓶子的瓶盖是不一样的,总结事物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

  变化:变化包括时间空间引起的客观事物变化,比如时间推移下一个事物的改变,比如现在在下雨,过30分钟雨停了,这就是时间进程中事物发生的变化。

  对“数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后,家长是不是也觉得之前的数数教学有些单调了呢?数学启蒙可以尽早开始,不要担心孩子太小无法理解,父母完全可以用婴幼儿也能感受的方式来实施教育,甚至是吃奶的孩子其实已经可以开始初步的数学启蒙了。

  

  0-1岁阶段的数学启蒙

  这时候的婴幼儿教学数学真的合适吗?这一阶段的孩子对数学的概念更多的是通过形状和触感的辨别来完成的,比如给孩子换个奶嘴他们会感知到,这就是通过触感和形状认识事物的表现。可见婴幼儿也有数学逻辑,因此妈妈在早教中是可以加入数学启蒙教育的,具体的,可以从数和量概念的引入开始。

  以下是一位妈妈和8个月大孩子交流的方式:“妈妈给宝宝泡奶哦”,然后举着瓶子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这里有250毫升哦,够宝宝喝饱了”。

  等孩子喝到最后还剩一点,妈妈又说,还剩一点点。咱们一口气喝光了才能饱饱。最后妈妈还不忘拿着空瓶在孩子眼前晃悠,让他看看喝光了的奶瓶。这一阶段的交流因为是单方面主导,因此关于数和量的概念更多以灌输和影响为主,让孩子尽早形成数和量的概念认知。

  

  1-2岁阶段的数学能力发展

  1-2岁的孩子对外界的探知范围提升,对周围的好奇有了探索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孩子在空间感上会有很大的提升,而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以及方向等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探索,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空间知觉”的形成。很多家长对孩子展现出的的空间能力并不会联想到数学,其实空间知觉就是数学能力的一种。

  空间知觉能力强的孩子方向感好,视觉敏感性以及准确性也都会展现出优势,对于空间关系理解不足的孩子,在做事的条理性上,计算的准确性以及对事物对应位置和顺序的判断上也容易出错。空间是数学范畴的内容,而这类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也是孩子较早可以培养和开发的能力。

  培养空间知觉在幼儿时期就可以开始,并且能够利用的东西也很多,积木玩具,空间玩具是寓教于乐的好选择,父母在引导孩子认识事物的时候也可以加入对形状空间上的属性,比如看到一个物体,先从外形上让孩子描述,接下来位置,顺序,距离自己的位置等等,这些都可以起到锻炼空间感的作用。

  

  2-3岁孩子依靠动作感知来强化思维

  动作即思维,这对于三岁以前的孩子都是适用的,孩子的思维依靠探索外界来形成,而动作是直接接触外部环境的最有效方式。很多幼儿玩积木游戏的时候,他们最初其实是没有明确的拼图概念的,也就是说最终会拼出来什么孩子自己也不知道。

  而随着积木拼凑的完成度逐渐提高,他们才会说这是“小狗”,这是“机器人”等等。幼儿在玩拼图玩具的时候更倾向于边做边想,而思考好了再提前行动的能力尚未成熟,只有在动的过程中思维才会保持活跃,当然这里的动也可以理解为听,看,玩这些具体的内容。

  对于这一阶段孩子的启蒙教育可以就可以从“动”方面入手,孩子对数的感知不需要掌握从1数到100,将对应,顺序,位置等概念结合实际让孩子习惯数学的逻辑思维才是更重要的。

  具体的,比如坐电梯的时候,上楼让孩子跟着楼层顺数,下楼让孩子倒数;孩子在爬楼梯的时候,每一层楼有多少台阶,一共怕了多少层楼,同样是数字却具有包含关系,这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灌输给孩子。

  2-3岁的孩子处于智能发展的快速时期,这时候不论是空间感,感知能力都会随着活动范围的增加而提升,应用更多的生活场景将“知识”融入其中,整个过程不会像课堂教学一样刻板。

  但是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在数理逻辑上养成好的习惯,以此为起点,会让孩子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更容易接受新的概念和知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这一点实际上也是父母常常忽略的,将知识脱胎于课本,生活中处处都是天然的“教学场景”。

上一篇:力争防控学习两不误,三水白坭开展五级防控备战开学
下一篇: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目前是否有针对幼儿和中小学生的网上教育业务?谢谢!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