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少年班的41年:培养出5位院士,美国留学深造后纷纷回国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早在1974年,李政道教授就提出,要培养一支国内“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少年班的设想由此诞生。

1978年3月,21名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的天才少年,成为中科大首批少年班学生,有知道,这些少年的平均年龄仅有14岁。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席卷起“神童”热潮。

大家肯定会问,从科大少年班毕业的“神童们”,目前境况如何?能否取得异于常人的成就?

四十年培养五名院士

从天才神童入手,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重视培养基础科学人才。

而且有了中科大少年班的经验,国内12所重点高校随后在政策指导下,相继开办了少年班。然而,历经风风雨雨,目前仅剩下中科大、西安交大和东南大学三所高校仍然设有少年班。

截止至2018年,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共毕业4140人,四十年来,少年班一共培养出5位院士:

张亚勤,1978 级学生,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院士,百度公司总裁。骆利群,1981 级学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顾建军1987 级学生,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教授。杜江峰1985 级学生,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大副校长。庄小威1987 级学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教授。

据不完全统计,毕业超过十年的少年班校友有55.0%在企业界工作,有18.5%在科教界工作,17.0%在海内外金融界工作。

科学“选材”不拘一格

少年班设想的提出到实现,从无到有,其人才培养模式是科大人历经多年摸索出来的心血和成果。

据中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介绍,少年班一开始没有统一的招生标准,都是老师直接到全国各地面试学生,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后来经过不断的调整,中科大少年班才形成“高考初试 学校复试”的招生模式,开创了我国当代高等教育自主招生的先河。

少年班招收的不是“偏才怪才”,而是数理特长突出、对科学有热情和好奇心的孩子。因此,少年班更注重的是“能力”,比如复试过程中,选定一些高中学生不容易接触的知识点,在45分钟的现场教学后,随即考试,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

去年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连刊两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的文章,其第一作者是中科大2010级学生曹原,也是在《自然》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而曹原,正是院长陈旸当年面试相中的学生。

陈旸认为,对于这些“神童”,需要提供适合他们发展和教育的学校,而少年班创办的初衷便是如此。

这些年,少年班毕业生在美国留学深造后纷纷回国,以学术报效祖国。据2014年一项统计,在担任教授的少年班毕业生中,海外与国内的人数比例已从2005年的3.31:1缩减到1.19:1。

这说明“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少年班教育并未如网友评价的那样不堪,而且根据该报告预测,5年内少年班教授在国内工作的人数比例将反超海外。

上一篇:魏书生的“不折腾”:守着教育本分 不追时髦,不跟喧嚣,不跟风|70年70人·教育③
下一篇: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将换届,新一届拟设置55个行指委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