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推荐 | “我的妈妈是个同性恋者”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日常对话》的制作团队看起来也十分靠谱——

  侯孝贤监制。

  配乐林强,是侯孝贤、贾樟柯御用的著名音乐人。

  然而这样一部纪录片,它的导演却是没上完小学,非科班出身、没有名气也没有什么过人经历的独立电影人:黄惠侦。

  

  某度百科上甚至都还没有她的词条。

  更让人佩服的是,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团队虽聚集了一批能人,但它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制作——片尾的版权所有者不是哪家片厂或独立制片公司,是导演本人的名字。

  从1998年到2016年,18年的时间里,导演黄惠侦用手中的摄影机,将自己与母亲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

  从而制作了这部名为《日常对话》的纪录片。

  

  柴米油盐里,喜怒哀乐中,导演和她的同性恋母亲的生活,映入我们的眼帘。

  母亲阿女,乍看上去不太敢直认性别。

  

  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日常穿着干练中性的服饰。

  烟很少离手。

  纪录片大部分的镜头都聚焦母亲阿女在身上,就像是一开始对她回避镜头的那句话的回答——

  “谁想了解我?”

  

  女儿黄惠侦用一个半小时的篇幅,回答了这个问题。

  她想了解自己的母亲。

  也想知道:这个30年来未曾有过任何亲近的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

  纪录片开始,就给观众展示了这对母女之间的隔阂——

  黄惠侦和母亲一起生活了30年。

  这30年间,母亲每天会做好午饭,然后出门直到晃荡,直到9点多回家睡觉。

  

  一直都是如此。

  所以在黄惠侦看来,她和母亲之间除了这一顿饭的相连,其他和陌生人并无差别。

  

  为什么会这样?

  母亲阿女是同性恋,却因为世俗观念嫁了人,先后生下两个女儿。

  因为丈夫从不工作,只管张口要钱,所以整个家都靠母亲的「牵亡阵」工作生存。

  然而尽管如此,她还是要忍受着丈夫的赌博和家暴。

  终于,在大女儿(导演)十岁那年,她不忍重负带着女儿离家出逃。

  

  躲躲藏藏几年过后,她开始租房生活。

  因为没有户口本,两个女儿一直没有读书,跟着她一起做“牵亡”工作。

  

  这是一种源于巫蛊习俗的丧葬仪式,意在引渡死去的灵魂前往西方世界,曾经在台湾地区非常流行,其内容不但有法事,还有歌舞和特技。

  小时候的黄惠侦因为被同学嘲笑过后,一度怨恨妈妈为什么要让她做这个。

  

  直到长大一点,才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怨恨的事情。

  她也曾芥蒂过母亲的同性恋身份。

  那时,没有人告诉她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反而,大家都认为这是变态。

  不过,比起这些流言蜚语,更让黄惠侦难受不解的是,母亲对自己好像根本就没有爱。

  

  母亲并不喜欢待在家,也不爱跟她们姐妹说话。

  每天在外面打牌赌博,和她的女朋友们说说笑笑,比在家开心多了。

  所以黄惠侦有太多不解——

  为什么母亲喜欢女生却还是嫁了人?

  为什么她们母女相依为命这么久,母亲却和她离得这么远?

  

  就这样,带着这些问题,母女俩开始了一次次的日常对话。

  一开始,面对女儿的问题和镜头,母亲都展露了自己的排斥情绪。

  我不知道,不想说,你不懂。

  然后用一句“出去了”逃离女儿的问题。

  

  没办法,黄惠侦又把镜头伸向了母亲的身边人。

  比如她的女朋友们。

  在几位女朋友描述里,母亲阿女是个喜欢漂亮姑娘、主动大方、而且温柔体贴的伴侣,但也十分地不可靠。

  她开心了就会喊宝贝,不开心就会冷漠无比。

  

  会贴心地照顾女朋友,大方送她们礼物。

  却还是嗜赌成性,把攒来的钱都输了出去。

  

  这是黄惠侦记忆中并不熟悉的母亲。

  更让她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母亲的某些隐瞒——

  她跟女朋友说,自己只有过一年婚姻,两个女儿都是领养而来。

  

  看的出来,母亲对过去有着无限厌恶与排斥。

  这种排斥也让黄惠侦觉得痛苦万分,因为它代表着,在母亲的内心深处,已经将自己和妹妹一同划了出去。

  过去的枷锁,锁住了母亲,也锁住了黄惠侦。

  她们看似当初从那个家里逃了出来,其实仍然被困在那里。

  黄惠侦想带着母亲真正的逃出来。

  

  纪录片中的最后一次母女对话,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

  这一次两人的相处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女儿举镜、母亲回答,而是——面对面的坐在了一起。

  

  母女都问出了自己内心的问题,而且极度相似。

  母亲问:「你拍这部片是不是就是为了排解、宣泄对我的恨?」

  

  而女儿问:「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爱我,我觉得你讨厌我」

  

  为什么?为什么明明该亲密的两个人,却都在怀疑对方恨着自己?

  随着对话深入,一段往事被揭开——

  黄惠侦幼时本应该同母亲和妹妹睡在一起,但母亲却偶尔会让她去和父亲一同睡觉。

  躺在同一张床上后,父亲会对大女儿作出猥亵的要求和动作。

  

  小时候的黄惠侦并不理解那些动作意味着什么,只觉得恐怖和恶心。

  如今,她终于鼓足勇气袒露了内心隐瞒已久的伤疤。

  而坐在对面的母亲,听到这番话先是否认,然后陷入深思……

  最后,她流下了眼泪。

  在黄惠侦看来,母亲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才讨厌自己,不想理自己。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会——

  许多年来,母亲痛哭的是,她知道发生了什么,却又不知道具体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以她只好通过想象来折磨自己,来责怪自己,却从不敢说出口。

  于是,母女俩心中的隔阂越来越深,两人并肩的距离越走越远……

  谈话的最后,黄惠侦告诉母亲——

  那不是你的错,我不怪你,我更不讨厌你。

  

  母亲仍然沉默不语,甚至转身离去。

  但几秒后,她再次出现在镜头中,给女儿递了纸巾。

  那一瞬间,母女俩的心结终于解开,而院长也忍不住泪奔……

  多年的僵局,在这一次次的「对话」中,不说彻底消失,却也逐渐开始消融。

  面对着自己陌生又熟悉的妈妈,导演黄惠侦一层层剥离了母亲与自己之间的隔阂,一步步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在这部纪录片里,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切入点。

  性少数群体,家庭伦理、女性地位、家暴,甚至社会阶层。

  但在导演的内心,最想表达的,还是亲情。

  

  即使充满隔阂,也依然存在的亲情。

  就像导演的母亲阿女,虽然大都以沉默的姿态和同性恋者的身份出现。

  但更多时候,我们能看到一个永远忙碌的母亲形象——

  照顾孙女、下厨煮饭、买菜回家,在当年逃难后以各种艰苦的谋生,拼命养活两个女儿……

  影片里看到的不是她的“不爱”或“不说”。

  更多时候,是超越语言、超越表达的,“无法说出口的爱”以及“即使不说也已经存在的爱”。

  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是“我和同性妈妈”的字眼吸引了我;看完之后,是“我和妈妈”打动了我。

  

  这是一个关于回归家庭和母女相处的故事,关于自我认同,关于自己与母亲的和解,关于自己与过去的和解,关于表达不出口的爱意,和那些长年累月将我们阻隔开的误解与心结。

  而同性恋者的身份,只是让人更加的动容。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是最是微妙——

  可以最亲密,也可以最疏离。

  我们对他们说的出最狠心的话,却总表达不出最亲切的爱。

  是不爱吗?

  并不是,只是说不出口。

  如果有可能,尽量用眼神、用拥抱、用每一次体贴的对待……或者,最直接地,用语言,让他们知道:

  爸爸 / 妈妈,我真的真的很爱你。

  

上一篇:新员工入职培训心得
下一篇:WCLC 2017特刊 | 医者张力,阳光踏实的协和人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