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非品读刘卫新诗集《大地的乳汁》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作者是真性情的女子,这决定了她诗歌的特色和品位。好的诗歌是有重量和质地的。这些喷薄而出的诗句,直接源自于他的心灵深处。诗歌的境界主旨,得益于诗人的内心格局和情操。她的情感方式、认知维度和价值体系,已然跳出了小我意识的狭隘范畴。技艺好学,情操难守。她对自然的理解力,早已洞穿了人们固定思维的局域,跨过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嬗递层面。她看山看水,朝向了大自然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这种恪尽职守的关心关注关怀,是对人类生息与未来的正面思考、忧虑、牵挂和吁请,是跨越时代和阶段发展局限的民族情怀、使命意识。对自然资源、生态坏境的重视、觉悟和疾呼,在工业时代经济时代科技时代,是家国衷肠的大写意、大敬畏、大慈悲、大热爱,是人性和国民意识中高贵的大境界。

  诗人又是不孤独的。看似特立独行的那时那境,我们眼见的也许是她长久注目或孑然行走的表象,其时,她的身心早已许给了自然,许给了山水,许给了民族的明天。她的灵魂和血脉,已与自然万物融合为一体。诗人博大的胸襟,盛纳着目力所及思维所想的整个世界:大到宇宙洪荒,小及一泥一尘。即或闭上双睛,自然物语也会栩栩如生于她的心象空间,脑海际会着风云雷电,情怀盘亘着山川河流,无边无际或波涛汹涌。

  诗人明察秋毫的眼神带着审视与批判的善意(这也是她的职业素养和习惯)。澄澈而温情地打量着奇妙的自然,并尝试用文字勾勒和养活这些山水。她对山川原始风物的摹写、对自然环境被改变而引发的思考和指证,使其词语在抑扬顿挫之间,带着纯粹而率直的韧性,弥漫着迫切、审慎而负责的主人翁意绪,甚至是强烈的自省和救赎意识。

  诗人说:“自己日常生活,像极了卑微的父亲。”我想:所谓的卑微,是普通个体对自然及人类人性充满了虔诚和敬畏。

  正是来自生命本身的朴素和渺小,使诗人骨子里固化着本分、实在、执着而坚定的人格因子。罗曼.罗兰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刘卫正是有着这种从天而降的悲悯,生于平凡,而懂得以平凡人的普世情怀,对自然和人类施与真挚而朴实的爱。

  她怀揣这份善良仁厚,必定要用灵魂发声:赞美或批判。用艺术的形式把看到想到的一切,完整地呈现给读者,以便唤起并达成群体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共识。

  融入自然才能发现和怜爱自然。一如走进诗人的心灵港湾,才能体验她的良苦用心。正是干系万千的重荷,使《大地的乳汁》超越了形式、风格和章法,随意糅合着沉凝与稳健,甚至是尖锐和针锋相对。源自真心与关切的褒扬和斥责,是发自肺腑的,绝非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肆无忌惮,也不是旁观者的置若罔闻。

  透视这本诗集,才晓得诗人为何以一组“空心村”做第一辑《大地轴心》的起篇。作者把《出走的村庄》、《土地的阵痛》、《大地的影子》、《大地的乳汁》四首诗摆在醒目的位置,描绘了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湖南湘西偏远农村人口外流、“村庄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田园部分荒芜的现状。我们也知道,这种现象在其他省份(尤其边疆省份)的边远落后贫困地区同样或多或少存在,这是农业大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必须正面的问题。

  诗人的诘问和痛心,并非空穴来风或无病呻吟。国家层面的“三农问题”、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及“精准扶贫”等方面的政策陆续出台、落实、推进与完善,正是针对各地出现的实际问题,而实施的有的放矢的宏微观战略。

  这组诗中,诗人没有从写作者身处局外或高远处俯瞰的姿态,是以当局者身在其中的体察入微,直面神圣大地因过度开采开发带来的切肤之痛:留守儿童、其中荒芜的田园、空落的村庄,作者都如实地呈现给了我们。作为一个自然资源工作者,看到的虽说是局部的失衡,但她还是思绪万千啊!

  在《城市废墟》中写道:“水泥与钢筋发芽/林林立立移栽在河边,沿河两岸/就成为一个城市”。这是经济繁荣昌盛、令人惊叹的一面。然而,诗人敏锐的职业视觉,盯紧了迅速发展中出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很显然,诗人并非反对农村城镇化,而是呼吁各地方政府要有规划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不可因急功近利而导致激进性、暂时性、破坏性,诸如:“像城市的废水处理场/漂浮浑浊的化工染料、生活废水/那些,废弃的破铜烂铁/割痛了它的心”,可见,后果很严重。她认同的发展眼光,生态环境保护等重于疆土不可分割外夷。她的质询和倾吐,不再是忧思性的茫然,是必须指证确认的果决,是自然资源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更是诗人情怀的担当和较真。她勇于出头的振臂高呼,有家国意识和赤子忠心的双重情怀做支撑。这种批判性不限于《废墟》,在《马鞍山的呼喊》、《景点的诞生》、《心头的一颗黑痣》等诗作中,都有直接或间接、显豁或隐喻的批评或暗讽。

  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不适合说出事实和真相的全部,也无法说出全部。诗人的义务或能为,是把洞见和心想,指给我们看说与我们听,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反省。诗人内心的格局决定了视野和情操的高度广度,她的内心融汇着人文关照的山水情怀,有一份羁旅他乡的思虑,以及对故乡魂牵梦绕的感伤。面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没有在自然规律的兴衰往复逻辑里沉陷,选择了以主人翁的自觉而发声。

  我们看到的诗歌作品,也呈现了诗人的多面性。

  《一个人的梅溪湖》透着女性的细腻婉约:“桃花岭满坡的花/按住花骨朵”,这个“按”的动作令人怦然心动,带着呵护情态的“按”,多轻舒多体贴啊,柔媚得安静而含蓄,是怕惊扰“湖里的金鲤跳出来/一程又一程地送走那个人”。继后的《唏嘘的翡翠胸针》、《村庄从中得道》、《按住春天的野性》、《时间深处的香味》等诗,既有景致,又或情韵,字里行间的诗象感悟,潜隐着慧心和禅意。

  而同时,她的作品兼备了优雅、机智和豪迈的诗质。《一个仰慕者》,因登泰山而成。这里的泰山,可以喻指人生理想的高度:“我从一个仰慕者/成为与您并肩而坐的姊妹/用尽少年、青年和壮年的魅影”。“并肩而坐的姊妹”与后文的“高出我半个肩膀”,道明了自信的谦逊和内敛;“用尽”一句,透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放和潇洒。作者回溯来路没有期期艾艾,没有牢骚满腹,三个年龄梯度的名词并列,简捷而刚性地概括了攀登过程的无怨无悔。“你略略欠一欠身/水袖轻弹金袍/高出我半个肩膀/拍我的额头,让我喊您一声:大哥”,体现了诗人的机智、幽默和含蓄。言外之意是,泰山是金袍加身的皇帝啊,既然有与泰山“五岳”之称的其它四个兄弟,各自镇守一方,我就做锦衣玉佩、紧随左右的御妹吧。这个笑谈里藏着雄心壮志!这样婉曲的作品再多些,会给诗集增色更多。

  《九曲黄河》气势迭宕,有历史纵深和沧桑感。从高空俯视和旅程的跨度,给思维漫游创造了充分的回望和畅想时空,稳妥地把黄河摆放在与中华民族、与历史、与文化、与音乐等方面相互融合映衬的显著高位。

  诗集的许多篇什,由作者亲历而得,副标题位置的地标注释可资佐证;即或其它没有副标题的写人写物写景诗作,从诗人的思维定式和写作习惯看,也是由所见而成。第三部分《青山不蚀》,有向国土卫士的献礼;也有对军人、学者、建筑工人、家政嫂和流浪汉等各行各业各态普通人的抒写;《大山深处》、《远方》压轴的两篇长诗,以时间或事件为引线的纪实性大作,在形式、风格和容量方面,有诗人的新尝试。

  这些年来,在环境保护组织的宣传努力下,广大公民已经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有环保意识并不等于懂得了环保。我们还有很多人虽然有了环保意识,但出于对自身眼前利益的考虑和贪婪之心的限制,口里打着保护的旗号,暗地里仍然干着营私舞弊与苟且的勾当。

  诗集中,刘卫遥望苍穹、丈量土地、拜谒隋梅、喊话弘祖,自始至终是感性理性交融的,即或短促或直白的小诗,也无草率、偏执的征象,尽力避开被情绪化左右的桎酷,偶尔流露出自辩、纠葛和挣脱的轻痕,正是她态度鲜明、内在干净的心理活动轨迹,是在完成灵魂和思想境界的“涅槃”飞升。她解脱了肉胎的捆缚、病毒的裹挟、视线的暗淡、灵魂的困惑,甚至在人与猫的戏剧性对峙中,看到了善恶本能。

  文本就在这里,无需再言。我的心得是:这本集子体现了对土地悠悠我心的挚爱、对国家民族拳拳之情的赤子感怀!

  这是华夏子孙的集体民族情结!也是最可贵的!

  道非,原名:任家范。北方汉子,居哈尔滨市。自由撰稿人、诗评人。

  附:诗歌文本选读

  远方

  作者卫

  1

  一只葫芦

  漂泊在远方的街头

  我常常想

  为何不是一件披风

  可以遮挡风寒

  喝醉了

  我在后海迎接秋风的到来

  城墙上斑驳的文字

  写着漂泊者的未来

  想你,想家

  想得累了。闭上眼睛

  雾霾封锁的京城

  匍匐的身体,足下尽是舔过的红尘

  2

  假若我是京漂葫芦

  我将融入漂泊的河流

  不去招惹河流的想法

  吸附泥沙,长成两岸的青山

  抑或,我有强健的翅膀

  揽你入怀

  载着你一起翱翔,不问东西

  3

  可我什么都不是

  躺着或者站着,都是一个样子

  于尘埃中仰望你

  心,流沙一样澎湃

  朦胧的灯,浓浓的夜

  没有激流,没有飞瀑

  在心间,记录漂泊的姿势

  4

  昆仑不曾想过雪域

  我总想着雪莲花坚贞的花瓣

  喜马拉雅不曾想过图腾

  我总想在身上画上人类文明的符号

  尘埃与葫芦相遇

  当梦快要醒来时

  耳畔响起游人与金水河的喧闹

  5

  无颜色的山与有颜色的水

  在激荡。汇入东海

  串起一串音符

  不是春天,却发出春天的呢喃

  瑶池有多远

  狂奔的心就有多急

  掏空的五脏

  不知灵魂的宽厚

  在晨曦渐浓的语境里

  借助秋风

  唤醒我

  朝霞般绚丽的红唇

  6

  皇城脚下的疯言疯语

  一杯绿茶浮出我的迷醉

  多情的我

  一生浓缩为一天

  一天浓缩为一刻

  燃烧的生命

  烈日般灸烤大地

  我捂住双耳

  按住心脏

  任欲望膨胀、爆炸

  7

  一番折腾

  尘埃与葫芦再闯草莽

  江南的山水

  认为远方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一树的英姿

  送给香山的红叶

  一树的秋景

  在长城内外飞舞黄昏

  8

  赤身奔跑

  从西城区的羊肉胡同往南

  南面没有麦田

  把裸露的身体藏在鸟窝里

  父亲的镰刀

  与一只老鼠较真

  满地落叶的城市

  遮盖蜗牛一样的房子

  想你,想家

  想得累了,背靠电线杆

  打起瞌睡

  一束光

  撩开薄薄的晨雾,划响一片水声

  9

  城北鼓楼西侧

  一条幽静的小巷里

  有一座中国庭园式的建筑

  注定让我如期而至

  我廉价的孩子

  是我的小说,我全部把他们送人

  让他们去经历暴雨与狂风

  让我生命中的花花草草

  回归自然

  自由绽放

  10

  远方,远方啊!我的孩子们

  是我不能触及的土地

  思念的河流昼夜不息

  若能再相见,愿是钱塘江的狂潮

  惊涛拍岸

  席卷日月

上一篇:原创在国外街头偶遇宋佳遛狗,素颜不精致,但自然松弛不做作看着舒服
下一篇:灵魂与现实的救赎之路,论来自彼岸的拯救——读《新批判主义》有感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