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间,他为啥来了崇明149次?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3-05-21
手机版

  

  今年4月,位于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千米长穗紫藤再次盛开,紫的、白的,随风飘逸,送来缕缕清香,岛内外游客纷纷驻足,徜徉于此,用手机定格下美丽瞬间。而这条紫藤长廊的惊艳“亮相”,离不开紫藤“保姆”汪麟的呵护。

  今年66岁的汪麟,是“嘉定紫藤园之父”、世界三大紫藤园缔造者的日本紫藤专家藤本道生先生唯一的中国弟子。汪麟钟爱紫藤,自称紫藤的“一级保姆”。他最大的心愿,是将美丽的长穗紫藤传播到全中国。

  

  崇明成功申办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后,园方找到汪麟团队,提出想在园内设计一处紫藤景观,包含紫藤长廊和树状紫藤两种形式。由此,开启了汪麟频繁往返于嘉定与崇明的序幕。从嘉定到崇明单程120公里,过去三年间,汪麟已往返了149次,总路程超过3.5万公里,再多5千公里就可以环绕地球一圈。

  

  五月初紫藤花期接近尾声,5月1日清晨6时出头,汪麟再次踏上了前往崇明的旅途,他如此频繁地前往崇明,只因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这片令他牵肠挂肚的千米紫藤长廊,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现场观察和探究。“一般的农作物是三分种、七分养,紫藤是两分种、八分养。”汪麟说,紫藤病虫害较少,但对修剪、养护的要求极高。要达到较好的观花效果,每年三次大规模的修剪必不可少。

  谈起紫藤养护,汪麟滔滔不绝。“紫藤每年的修剪分为冬修、夏修和花后修剪三次。花期一过,我们就要安排花后修剪了。”汪麟扶住一条紫藤穗,从花穗根部往下数:“一、二、三,数到三棵芽再往下一厘米,就从这里剪断。明年这里还会长出新的花穗,再次开花。”他说,如果修剪得不好,来年的紫藤花穗长势就会不如前,甚至不开花。

  

  如此严格的要求下,花后修剪是一项十分繁复的工作。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千米紫藤长廊为例,长廊内密集区域的花穗每平方米约100-120条,需花费七八名工人20多天时间才能全部完成。

  

  每年7至9月间进行的夏修,是决定紫藤来年开花多寡的关键。夏天是紫藤孕育花苞的时期,夏季修剪既要剪掉弱芽和交叉的分支,又不能弄伤脆弱的花蕾,否则第二年开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夏修时天气炎热,养护工作常在早晚天气凉快时进行,汪麟几乎每次都是清晨5时至5时半从嘉定出发来崇明,同事们早已习惯了他的节奏。有一次,汪麟通知大家第二天早上6时出发,团队同事甚至有些惊讶:“这么晚出发?这简直有点奢侈!”

  到了冬天,紫藤开始落叶休眠,就到了冬修时节。冬修需要剪掉旁枝杂枝,将缠绕、重叠的藤蔓分开,必要时将藤蔓绑扎到廊架上。只有让藤蔓在廊架上“排好队”,来年紫藤花开时才能展现出匀称美观的花瀑效果,否则就可能是“张牙舞爪”的状态。今年1月中旬,汪麟在崇明主持紫藤长廊的冬修工作。因疫情期间不便到处走动,每天清晨吃好早饭,他就带着三只保温杯出门工作,保温杯里分别装着茶水、白粥和馒头,中午就靠这些食物凑合一顿,接连数日如此。

  

  汪麟当时带着三只保温杯工作,杯子里的水、粥和馒头可以管一顿饭

  翻开汪麟的朋友圈,主题几乎只有一个:紫藤。4月正值紫藤花期,他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全国各地,不是在紫藤园,就是在去紫藤园的路上。

  在汪麟眼中,紫藤是一种有灵性的植物。“你照顾得好,花就开得漂亮;照顾不周,花穗就可能短而稀,甚至不开花。世界上最古老的紫藤已有1300多年历史,人类的寿命短得多,我们不过是紫藤的‘保姆’。”汪麟将紫藤的“保姆”分了级,说自己只是紫藤的“一级保姆”,正在往“金牌保姆”方向努力。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李琳

  责编:李琳、顾佳丽

上一篇:用严惩重罚让环评造假无处遁形
下一篇:原创连续3天,拿到收视率第一,观众:本以为是烂剧,没想到是个宝藏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