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最喜爱的50个角色

栏目:影视资讯  时间:2022-10-29
手机版

  2019年观看62个国家/地区的430部新片

  50.克里斯托弗·阿波特 Christopher Abbott《刺透》阿波特真是美国独立片届的宝藏男孩,长得一张人畜无害主流审美帅哥脸,却一直出演那些反类型的角色,如今演技已然同龄里的翘楚,独缺高知名度代表作了。

  49.郑人硕《寒单》郑人硕算是当下台湾最好的男演员之一,只是一直还没有更高的平台和更大的空间,这部和《憨嘉》中的表演都保持了那种协调的力量性,同时加强了情感细腻度的展现,期待他早日有一个作品层面的力作。

  48.埃娃·梅兰德 Eva Melander《边境》一部真正的奇幻片,“穴居人”生活在现代的概念设定,趣味且自成逻辑。尾骨上方的疤痕,皮肤被电击的痕迹,很多遗留的原始冲动,能嗅出人类情绪,交媾与生育……两个主演以令人信服的同情心扮演着奇异角色,不仅奉献了关于冲动的奇妙诠释,更实现了哥特式的浪漫升华。

  47.塔伦·埃格顿 Taron Egerton《火箭人》蛋蛋完全就是为这个角色而生呀!艾尔顿·约翰看着宠溺的小伙子演绎自己的摇滚人生想必各种心花怒放吧。

  46.谢盈萱《谁先爱上他的》本该缺失的人物通过回溯存在感过强,整体的舞台式戏剧冲突还是过于明显,留给三个主要人物深入探讨的空间被剥削了。相对之下同妻角色至少很完整真实,对华人女性普世家庭观也有残酷再现,之于华语电影算是珍贵的,亦可以说放到世界维度也可以展开讨论的,因为相对其她电影大国,这个群体在我们特定文化压力下的基数并不小。

  45.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骡子》老东木貌似一辈子银幕上都在饰演某类形象,拥有雄性魅力的独行侠,行走于正义与道德的边缘,不那么招人待见,还是家庭生活的绝缘体,但却拥有一套自得其乐的价值观。令人羡慕让人看不腻的男性角色,在电影层面早已成为一种标志。

  44. 艾玛·汤普森 Emma Thompson《深夜秀》“弃疗婶”本身就是被演技耽误的谐星,所以完全贴合角色初始设定,随着人物的打开,为影片慢慢注入伤感灵魂与自我影射,为一个并不讨喜的角色赋予了丰富的情绪棱角,其中的分寸感真的很厉害,特别还是一部套路且投机的喜剧片。艾玛·汤普森一直就是我最爱的那小撮演员,不会错过她所有电影,即便很小的角色,而且每年排榜都会想到她,《巴尼·汤姆森传奇》《柏林孤影》《迈耶罗维茨的故事》《儿童法案》……但因为太过熟悉和要求过高,总觉未达自己喜欢她的那个点,最后都放弃了,这次有重又爱上的感觉。

  43.张颂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娄烨给予演员的空间足够充分,几乎所有都奉献了刮目相看的表演或瞬间。印象最深来自宋佳和张颂文,特别后者在一个辅助性能居多的角色里,足以让观众觉得就是身边会接触到的人抑或到了那个位置可能的样子,开场独角戏精彩还原,和其他人各自的关系戏都在去面具化,同时也是全片情感逻辑最严谨的一个。

  42. 小凯文·哈里森 Kelvin Harrison Jr.《卢斯》一个被社会培养改造成最完美的人可能成为这个社会最大的危害。一部在优质原作基础上悬念感做得还不错的社会心理剧,不光是对当代美国价值认知的调侃反思,放到很多地方那个“盒子”的比喻同样适用。所有演员都非常精彩,但在我眼里小凯文·哈里森抢走了所有知名演员的光芒。

  41. 全度妍 Do-yeon Jeo《生日》格局缩小的“国殇”电影更得需要“大”演员才能撑起来,全氏苦戏永远看不够,基本的哭法和背影踱步呈现样式太丰富了又非炫技,对于她这种层次的演员你会特别挑剔,但还是被她吸进去,真可怕。和薛耿求两位顶级演员在《求偶一支公》18年后再度合作,除去演员层面高完成度和默契配合,还有来自他俩很多角色的影子和延续,各方面都蛮感动的。

  40. 乔纳斯·达斯勒 Jonas Dassler《金手套》法提赫·阿金《心灵厨房》开始就力图放弃格局和去标签化,性与恶行因果关系其实在犯罪电影中早已是老生常谈,影片就像《心灵猎人》案例再现,导演选择丑向表达倒是为演员搭建了表演的圣殿,23岁的乔纳斯·达斯勒《沉默的教室》《无主之作》中都有过目难忘的瞬间,前途无量。同时阿金的选角嗅觉一直相当准确,同居老妇怎么如此熟悉的味道,原来是《天堂:爱》的奥地利女演员玛格丽特·提塞尔,多重映射效果极佳。

  39.文森特·卡索 Vincent Cassel《黑色河流》《头号公敌》之后的卡索好像突破了那层窗户纸,长期奉献演技超群的表演:《高更:爱在他乡》《只是世界尽头》《我的国王》《父亲的信徒》《僧侣》《我们的时代即将来临》《随波逐流》……只不过作品本身参差不齐,关注度整体不高。《朱莉娅》后十年才又看到宗卡的新片,没让人失望,三个主要角色可视性和解读性都非常高,虽然都说不上新颖,但塑造都相当精彩。

  38. 石桥静河 Shizuka Ishibashi《你的鸟儿会唱歌》一部能开启你嗅觉的影片,佐知子的笑容、身体、歌唱、舞蹈……生命力的味道。

  37. 奥利维埃·古尔梅 Olivier Gourmet《埃德蒙》电影之幻、戏剧之谑、诗歌之美。比利时戏骨奥利维埃·古尔梅就像一根针串起历史戏说的戏内戏外。

  36.王景春《地久天长》两段关键性情节的删减对影片的伤害不小,那些本该对一个政体长期且反复,无前瞻延续制度建立的反思,最终只是在略显投机的情绪建立中被削弱,挺遗憾的。不过演员的表演加分巨大,在《青红》姚安濂、《日照重庆》王学圻、《我11》王景春自己之后,又多一个值得留影的父亲角色。

  35. 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 Andrea Riseborough《南茜》儿童时期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内心经历,在某个无法走出的“黑暗”时刻带着对父母“恨”意,或者仅仅是受到父母过度教育极度委屈,会幻想自己在另个某地有一对更理想的亲生父母迟早来“解救”自己。这部影片就是将这种心理经历直接成人现实化,还挺有意思的。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在《倾国之恋》就后就一直心心念,她值得更好的资源和关注。

  34.斯万·阿劳德 Swann Arlaud《感谢上帝》欧容《登堂入室》之后作品质量都有基础保证,涉及题材和类型也越发丰富。本片剧作上的功力很强,叙事效率颇高,多人物角度展开故事及周边人物关系面面俱到,斯万·阿劳德饰演的底层屁民从人物弧光到表演难度都是其中最高的。

  33. 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好莱坞往事》整体就像一本小报的八卦连载,一贯的历史小丑化解构和主客观移位,《无耻混蛋》之后最好昆汀电影。说是他写给好莱坞的情书,更像是当代明星的一曲挽歌,刚好还由小李和皮特支撑,最后巨星的代表人物。他们不利用网络媒体讨好大众,大众会直接呼他们名而非某个唯一记得的特型角色,他们不会频繁出现保持流量,所以大众还愿意花钱去大银幕纯粹为了看他们。他俩的表演都挺喜欢的,只是这部皮特轻松契合,角色稀有特别,一个忠诚的替身既是历史的旁观者又是历史的改变者。罗比绝对闪亮,让她成为塔特并最终活下来了,怎么看都是导演留给cinema的一丝希望吧。

  32. 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Saskia Rosendahl《无主之作》影片的所有演员都是心头肉,共同完成了这部格局不小的历史题材。罗森道尔处女作《少女洛荷》就印象深刻,带着点年轻版尼娜·霍斯的感觉,某种当代德国银幕女神的神髓。这次完美饰演了影响主人公终生的小姨角色,历史进程中被清洗的“劣等人”,艺术家的目中之光、内心之境、真实之相。

  31. 埃斯本·司米德·詹森 EsbenSmed Jensen《幸运儿彼尔》“你的自命不凡存着矛盾,来自狭隘心胸和迷信衍生的压力,既软弱又强大无比,轻蔑与意志力。社会的正义、同情心的产生,那些为穷困与光明、空气和尊严奋战的人,他们才是属于未来。”奥古斯特终于回温了一次,即使已和当下有点格格不入,但那种时代下的乏力感和深沉度还是可以触及内心。

  30. 佐里卡·努什瓦 Zorica Nusheva《上帝存在,她叫佩特鲁尼娅》来源真实故事,结合孱弱的社会现实和女性生存状态,马其顿女导演的柔软女权片。通过一个反传统审美的女孩经历的偶然事件,将其放置在一个职权、宗教、家庭集体作用的空间,生成了一极具个人主义及革命性的新生代形象。

  29.黄秋生《沦落人》《一念无明》《脱皮爸爸》《幸运是我》《黄金花》《逆流大叔》……香港近年好几位新导演都试图以平民视角去展现香港状态,香港的空间格局对于这种生存环境的再现也相当重要,辅以新老演员的优异表现呈现出一波极具感染力的港影篇章。回到影片中的黄爹,久违的好角色,不见表演的好表演。

  28. 木野花 Hana Kino《亲爱的艾琳》年度惊喜!一部各方面都相当“不正确”的电影,通过高强叙事、悲喜交加、直面鲜血,完成的是丰富的女性悲情群像。

  27. 路易?加瑞尔 Louis Garrel《一个忠诚的男人》从贝托鲁奇、老加瑞尔到奥诺雷、欧容、波尼洛、加西亚再到戴普勒尚、葛韦格、伍迪·艾伦……小加瑞尔可谓专司法国情人二十年。在这部自编自导的第二部长片中仿佛达到顶峰,一面是从完美跌落的梦中情人,一面是为爱沉迷的痴心男,精练巧妙的剧作得心应手的表演实现了从新浪潮到自己父亲再到自己的轻盈转换。

  26. 裴淳华 Rosamund Pike《私人战争》“如果我们不正视战争带来的苦果,如果我们不正视人类的恐怖之处,当各方试图掩盖真相时,我们不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我们就失败了。”《消失的爱人》之后的裴淳华,在一批历史、类型片中终于找到这个可大展拳脚的角色。

  25. 克里斯·希钦 Kris Hitchen《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非常有共鸣的英国快递叔叔艰辛生活,我们不仅要把中下层人物放到阅兵队伍中,更需要真正关注他们的眼睛。肯·洛奇太会选用演员了,总是能找到某个你完全陌生的演员,给出一辈子最成功的表演,而且都是全体性的好。

  24. 朴智厚 Ji-Hoo Park《蜂鸟》打动人的自然青春影像,总有太多的懵懂、无助、伤痕……但总是会遇到那样一个人,用善意为你照亮出一条隧道,足以相信世界并独自走下去。

  23. 罗伯特·帕丁森 Robert Pattinson《灯塔》艾格斯又一部氛围电影,给了帕丁森自我剥削式表演最高体验。那是柯南伯格最早的启发,历经米奇欧德、科贝特、格雷,再到萨弗迪兄弟和德尼开发后的一次绽放。

  22. 维多利亚·米罗什尼琴科 & 瓦西丽莎·佩里吉娜《高个儿》在展现女性苦难的同时,实现以女性特征隐喻战后国家创伤的双重效果。巴拉戈夫,俄罗斯的明日之星!

  21. 雷·罗马诺 Ray Romano《患难兄弟情》亚历克斯·莱曼《蓝色杰伊》之后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同样描写两个普通人的普通情愫。两个中年独居宅男邻居在一人诊断出绝症之后,围绕彼此有不易但多默契的生活展开,没有过度的戏剧化情感关怀,甚至很有老夫老妻的感觉。能将友谊和爱情某种共通部分挖掘出来,非常厉害!马克·杜普拉斯依然好,也再次参与了剧本创作,人人都爱的雷·罗马诺则让一个可以说完全没有光环的人物变得耀眼,这是极少数演员才具备的绝活儿。此外他今年《爱尔兰人》中饰演的律师在一群老戏精中的存在感也相当强。

  20. 哈多拉·吉尔哈罗多蒂 Halldóra Geirharesdóttir《战中女人》一个将甘地、曼德拉视为偶像的精神圣母,一个与资本工业反抗的环保主义者同时也是优雅的恐怖分子。视听上反常规处理增加了谐趣的同时并未削弱关于环境破坏、政治退化、人际关系渴望等严肃议题的讨论。女主角一人分饰双胞胎也形成内心镜像的冲突。整体非常聪明的理想主义者设置,却无一丝说教。

  19. 乔纳森·普雷斯 Jonathan Pryce《教宗的承继》安东尼·麦卡滕《万物理论》《至暗时刻》《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后又一关于“大神”人物的传记剧本,仍很有效兼具娱乐性的创作。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和御用摄影恺撒·查隆赋予了精彩的视听呈现。乔纳森·普雷斯则达到了一位顶级演员在传记电影中能触及的顶点。对于英系影视因强势学院派的关系,每年还能出几个这方面的典范表演,不过总体来说叙事性传记电影在借主人公获得关注度、提高演员知名度外的艺术探索性越来越边缘化了。

  18. 梅丽莎·麦卡西 Melissa McCarthy《你能原谅我吗?》梅丽莎·麦卡西是少有的非单一喜剧性的演员,不仅自带喜感、可蠢萌、可辛辣、可婊气、可玩冷笑话也能豁得出去、还具极强的模仿能力。对于这类演员能力上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观众如何抛开固定印象。在影片中她很好的把握了人物的悲喜剧,同时一些即兴表演提供给这样难出魅力的人物只属于她的性格底色,即便面对最容易偷戏理查德·E·格兰特的角色更多也是化学默契,完全抢不到她的戏。

  17. 威廉·达福 Willem Dafoe《永恒之门》同样是那个追逐阳光、绘己所见的梵高,朱利安·施纳贝尔和威廉·达福以一种粗放原始的方式(《潜水钟与蝴蝶》已经用到极致),抛开传记片大众向同时也是局限的部分,呈现了一个高度体验性的标志艺术家,从一开始就将我完全吸进他的主观意识中,所以稍显廉价的臆想台词也能照单全收。

  16. 阿黛拉·哈内尔 Adèle Haenel《燃烧女子的肖像》阿黛拉最后那一幕简直就是观看这部影片的观众回溯,全片都是通电般神奇的过程,凝视、自愿、互动……爱的唤起,爱的记忆、爱的悲伤。

  15. 马尔库·纳尼尼 Marco Nanini《葛丽泰》南美如今就是拍LGBTQ最强之地,不光是形式丰富题材大胆,关键是从语言到情感都充满生命力,不少处女作都具备拥抱真实的感染力。就比如这部关于70岁老人的简单爱情和友谊,深达内心且闪耀尊严。

  14.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无间炼狱》作为类型片,颓废的洛杉矶侦探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物素材,这部影片会让你想起《唐人街》《洛城生死斗》《坏中尉》等一系列电影,但之前从来没有一部是关于女性的。她的固执、她的力量、她的意志,以及对自我玷污的痴迷。妮可不是一个战略性的演员,她的冒险精神弥补了天性害羞的桎梏,同时成熟了只属于自身的沉浸挖掘方式,即便在那些评价不佳的作品中。

  13. 奥利弗·马苏奇 Oliver Masucci《佣人变奏曲》从《希特勒回来了》中荒诞穿越的希特勒到《无主之作》当代艺术导师再到这部弱化版冯·华麦丹式中产讽刺片中的整容医生,奥利弗·马苏奇俨然成为德国影视后现代肢解功能的标志演员,当代社会现实的自我分离表达,其实放到国内也开始有参考价值了。

  12. 弗洛伦斯·皮尤 Florence Pugh《仲夏夜惊魂》英国当今最好的年轻女演员,如果2017年选入《麦克白夫人》还是因为她强大的文学转化能力和可期的潜质。那么这两年《女鼓手》《仲夏夜惊魂》的表现则完全证明有成为银幕标志性演员的可能。她不是仅在自己世界精巧设计那类好演员,当然她在叙事性表演、情绪转换细腻度方面已是顶尖的,关键是她很早就具备了电影整体感,并对观众欲念控制及反馈开始有益的探索。

  11. 维果·莫腾森 Viggo Mortensen《绿皮书》剧本优秀可视性很高,虽然探讨的种族层面老套且浅尝则止,但两个人物塑造鲜活。维果叔一个丹麦裔,将意裔油腻大叔演神了,喜剧点和情感点都把握特别好,这个毛病一大堆但是有责任、明事理、知人情的男人真是太讨喜了。之前在欧洲北美南美艺术片中混得风生水起,西语、法语、丹麦语、德国人、俄国人……都演过。真是爱死他了!

  10. 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你觉得我是谁》从德尼《太空生活》、阿萨亚斯《双面生活》到这部更大众化的剧情片,去年看到比婶几部电影都很喜欢,从选片到表演一如既往的稳健。导演萨菲·奈布关于网络展现形式的表达欲和社会道德的探讨欲都不强,重心完全放在女性情感及心理上,所以他愿意连篇累牍利用大特写,并将女主人公放置在各种特殊背景板中凸显人物情绪。可以说影片也完全靠比诺什撑起来,顶级的演员会在类型电影中施展自己的魔术,完成真实性和逻辑化处理,赋予心理惊悚片个人特质的走向,最关键的是在影片中看到她久违的明星感,充满激情光芒四射。反正我的电影世界里,大明星是不可或缺。

  9. 汤姆·梅西耶 Tom Mercier《同义词》一个以色列士兵不顾一切想摆脱自己的国家身份,在军国文化与巴黎刻板印象的冲突中,在愤怒与疯狂边缘用身体去标签的过程中,是自我意识的削弱。我是谁早已成为假命题,我何以至此才是应该思考的。

  8.周冬雨《少年的你》看《双子杀手》和《少年的你》的十月下旬,距离上次进主流影院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必须得承认这辈子是离不开大银幕的,那种陌生环境群体共同感染性在人类任何发展时期都是必须的。曾国祥是有两把刷子的,将两个与自己没太多相似处的人物拍出了共鸣感,这种共鸣是全方位营造的:社会家庭背景铺陈有一定时代性,主要议题校园霸凌能做出直击反应,高考拍出温度还有一丝历史苍茫感,甚至重庆都是继《疯狂的石头》后被用得最好的一次……更重要的是导演在处理两个人共享命运方面挺到位的,所有的基础技法你去细品都是为这点在服务,方式也很丰富,这在《七月与安生》就有显现。当两个命运有了这种持续共享,自然会作用到观众与之产生持久关联。回到年轻演员,只想说能拥有周冬雨此般的女演员是当下我们何等之幸福,易烊千玺包括周也则看到了年轻演员的新希望。

  7. 亚当·桑德勒 Adam Sandler《原钻》一个集贪婪、躁狂、绝望、无耻、华而不实的主角,带你一起体验他的高潮与自毁之路。兄弟导演对于演员的选择很有独到的想法,包括伊迪娜·门泽尔饰演的妻子、银幕首秀茱莉娅·福克斯饰演的情妇,以及凯文·加内特都相当亮眼。而桑德勒完全抹去自身原来的色彩,包括他最受用的无辜蠢萌抖包袱方式,他之前相对严肃的作品《私恋失调》《迈耶罗维茨的故事》《从心开始》《西班牙女佣》《男人女人和孩子》或多或少还是会借助那种无害特质,那是他吸引观众的独门秘诀,而这次真是脱胎换骨。

  6.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Vanessa Redgrave《洛瑞太太和她的儿子》等瓦妮莎·雷德格瑞夫太多年了,喜欢可以了解到的她的一切,只要有她在的镜头内几乎看不到旁边的人。终于在82岁还能遇到女角戏份的作品,而且还那么感同身受,预感自己转归可能和影片中的母子类似。

  5. 费利克斯·马利陶德 Félix Maritaud《野性》惊心动魄的痛苦和羞辱,窥视中的闪光柔情。难以置信的身临其境,粗粝而悲伤。同时也很担心《刺心》《乔纳斯》《野性》之后的马利陶德会被严重定型。

  4. 维尔日妮·埃菲拉 Virginie Efira《西比勒》写作、导演、精神分析多方式串起幻想、回忆与现实,如同生活是一种虚构的作品,但每一个决定都会为之心动。喜剧演员出身的埃菲拉越发脱颖而出,诠释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同时又具有毁灭性的人物:敏锐的心理医生、挣扎于创作的作家、母亲与情人等多角色混合的形象,这也许就是一个女性再正常不过的思维投射。

  3. 维克托·波尔斯特 Victor Polster《女孩》温柔但足够坦诚的再现了一个少年的易性关键期,看似一个宽容的大环境,但需要面对的矛盾一个都不逃脱,大量的面部、身体特写带入人物挣扎的内心世界,辅以同样需要坚毅执念的芭蕾舞学习,增加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给演员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

  2. 崔娜·蒂虹 Trine Dyrholm《红心女王》丹麦女导演Mayel-Toukhy与蒂虹女王一起创造出这个年度最残酷女性角色,她经营着一家专门处理虐待案件的律师事务所,将妇女和孩子从男人手中解救出来,一个长期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当代女性,但面对自己的欲望却实施不齿的引诱并不顾一切的掩盖,最终堕入悲剧。扎实的剧本和镜头语言令影片在通俗情节剧和悬疑类型片中寻找到很好的平衡。蒂虹的表演让我深感这才是当代电影亟需的“好”的女性角色,我们需要真实的人性展现,让男女都能从中了解女性需求,而不是把所谓的女性好角色绑架到祭坛上,最后实施的是千古以来道貌岸然的侵占与挟持。

  1. 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乔·佩西 JoePesci《爱尔兰人》老马找这几个老家伙挺大胆的,预期效果如何以及花费多大开拍前都是未知的,CGI技术不敢做太年轻,同时肢体上真没办法减龄,但如果真找当代演员来演却又到不了现在的效果,在我眼中厚重感与连接度完全可以抹去那部分遗憾。 几位主要演员的互动对戏是影片特别有人味同时投射影史的关键,是概念电影或者玩风格的影视作品无法比拟的部分,这何尝不是老马丁自己的高概念,也是影片真正令影迷疯狂的根本。 另一方面《爱尔兰人》在我眼中也像是《好家伙》《赌城风云》犯罪史诗的终曲:《好》就像青春,充满激情与不确定性;《赌》人至中年,智慧中必有盲区;《爱》步入晚年,回望人生等待时间的处决。 所以罗伯特·德尼罗和乔·佩西在这部影片是如此重要,他俩的每个对视与碰触已不仅仅是表演能量,可以说就是男性文化符号,而且至此即终章。不是说帕西诺不好,而是在各角度都像是“局外人”,2015年曾选过他进前十的表演,倒也不会太愧疚。

  爱尔兰人 The Irishman (2019) 美国 被涂污的鸟 Nabarvené ptá?e (2019) 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 好莱坞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2019) 美国/英国/中国 婚姻故事 Marriage Story (2019) 美国 寄生虫 ??? (2019) 韩国 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 Matthias & Maxime (2019) 加拿大 亲爱的艾琳 愛しのアイリーン (2018) 日本 少年的你 Better Days (2019) 中国 无主之作 Werk ohne Autor (2018) 德国/意大利 西比勒 Sibyl (2019) 法国/比利时

上一篇:胃癌复发后我想继续治疗,老公痛骂我自私并跟我离了婚...
下一篇:11岁kimi罕见亮相,身高成大亮点,网友:难怪林志颖不让露面

最近更新影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