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格)一警”守民心保民安|咱“村警”小寇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22
手机版

  编者按

  近年来,周口市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践行以“转作风、强基础、化矛盾、保民安”为主题的“一村(格)一警”战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探索创新“联动+融合”同向发力、“脚板+科技”双轮驱动、“作风+素能”共促提升新机制,建立完善“党建引领、网格管控、科技支撑、共建共治、社会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推动派出所警务规范化、基层基础工作标准化、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全市公安机关基层活力有效激发、战斗力加速形成,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全面提升。

  在全市公安机关“一村(格)一警”战略实施中,涌现出许多扎根基层守初心、服务群众保稳定的先进典型,周口市扶沟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一村(格)一警”专职辅警寇敬宇,就是其中的一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把自己“泡”在农村基层一线的

  “村警”寇敬宇

  ......

  寇敬宇,男,32岁,2019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扶沟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一村(格)一警”专职辅警。入警4年来,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泡”在农村基层一线,从事着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服务辖区群众、排查化解矛盾等多项工作,长年和辖区群众打成一片,深得辖区群众的喜欢和拥护,辖区群众都习惯性叫他“村儿警小寇”。

  做好村警,首先要融入群众

  这天中午,趁着中午村民干完活都在家吃饭,寇敬宇来到城郊乡罗沟村70多岁的王大爷家里。看到寇敬宇,王大爷高高兴兴地迎上来:“小寇,又来啦。”

  “王大爷,我是来开展反诈宣传的……”拿着反诈骗宣传页,寇敬宇跟王大爷说起反诈知识来。

  “前几天,别的派出所抓住一个把80多岁老人钱骗走的诈骗分子,现在骗钱的人抓住了,可这被骗的钱追回难啊……”

  “最近赶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在诈骗分子特别多,先是用花言巧语跟你套近乎,就是为了骗你的钱,可千万别上当。”

  “好好好。”王大爷连连点头,又拉着寇敬宇往屋里走,“来来来,进屋喝点水,中午在这吃吧。”

  “不了不了,我还要去下一家,您把我说的话都放在心上,有啥事及时给我打电话。”寇敬宇说。

  现在寇敬宇和村里的群众打成了一片,谁家冷暖他先知,人员数据“一口清”,这都得益于他年复一年扎实的群众工作换来的。几年前,刚参加公安工作时,寇敬宇被所长指派在罗沟村开展“一村(格)一警”工作的时候,刚进村就碰了个“软钉子”——村民不让他进家门。

  “以前警察来村里普查人口、找人,都有村干部带着,你咋没有村干部带着啊。”村民拒绝的话让寇敬宇至今印象深刻,总觉得村民跟自己有种距离感,从那以后他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在村里转两圈,先在村里混个脸熟。现在寇敬宇和村里的群众打成了一片,谁家冷暖他先知,人员数据“一口清”。

  “李大娘,你的胳膊好点了吧?正在村里走访的寇敬宇刚好遇见从村卫生室出来的李大娘。

  “是小寇啊,这不刚又在这买了点药,胳膊好多了。”

  “最近啊,打着卖保健品的幌子卖药的骗子活动较多,要注意防范,看病买药还是要去正规医院……”

  “有什么困难了你给我联系,警民联系卡上有我的电话……。”

  正是在这样家长里短的聊天中,寇敬宇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由陌生变成了“熟人”。

  深入走访,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寇敬宇在2022年终工作总结中写道:“想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多进行实地走访……”

  罗沟村的大街小巷都出现过包村辅警寇敬宇的身影,骑着电动车到村里张贴宣传海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挨家挨户走访排查,了解掌握社情民意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罗沟村距县城较近,进城务工人员多,寇敬宇每次都是趁着中午村民干完活都在家吃饭时进行走访,寇敬宇来到罗大叔家里。看到寇敬宇,罗大叔停下手中的活高兴地向寇敬宇打招呼:“小寇,又来啦,赶快坐。”

  随后和罗大叔亲切交谈起来,交谈期间,罗大叔反映:“同村的张某经常往自己家门前空地上倾倒垃圾,劝说多次都不听,希望小寇能协调解决。”罗大叔的意见和建议,小寇认真地写到走访记录本上,同时向罗大叔保证走访张某时和他协商解决乱倒垃圾问题。

  “群众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身边的小事,只有多走访才能第一时间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寇敬宇说道。

  贴近群众,才能更好开展工作

  2022年以来,城郊派出所成立了群防群治队伍,由社区民警、辅警组织引导,有效开展基础信息采集、治安巡防、矛盾纠纷排查等基础防范工作,扩大巡防覆盖面、提升防范效能,全方位挤压违法犯罪空间。今年以来,城郊派出所辖区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或“刑转命”案件。

  担任“村警”以来,寇敬宇牢固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充分发挥社区群众巡逻力量,协助开展基础防范工作,打造社区治理警务共同体。

  “村里面的事,村干部了解得要比我多,一村一警工作有他们的支持更容易开展些。”是寇敬宇在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为了守护乡村平安,他又发动治安积极分子、信息员、网格员组成巡逻队,一同在村里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工作。

  该村有两户张姓邻居因树木归属权纠纷争吵多年,双方矛盾日益加深。寇敬宇了解情况后,联系村干部作为“中间人”,对当事人双方多次走访,多方反复奔走,经过连续多天的努力,终于成功化解了这份“积怨”。最终双方当事人在村干部的见证下握手言和。当事人双方纷纷伸出大拇指,认为这事小寇处理的公道。

  没有热血沸腾的故事,没有耀眼的荣誉光环。在“三零”创建和“一村(格)一警”战略中,“村警”小寇像许许多多的“一村(格)一警”民警辅警一样,始终默默坚守在基层一线,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村民的家门口,架起一道警民之间的“连心桥”,努力实现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谱写着乡村的平安乐章。

上一篇:心有所念,奔跑的脚步就不可阻挡丨长江评论
下一篇:情人节最适合和对象一起看的四部电影,单身朋友看过了都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