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不争气的国家,中国全力相助20年,如今却仍穷得喝西北风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我国有一个词语叫做“扶不起的阿斗”,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些始终无法扶持成才的人,今天要说的这个国家,也让人颇有这种感觉,它就是阿尔巴尼亚,虽然现在已经很少听到这个国家了,但在上世纪的中国,它可是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与阿尔巴尼亚曾有过一段非常密切的交往,中国对此国援助了20年之久,然而直到今天,阿尔巴尼亚仍然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俗话说“事在人为”,按理说阿尔巴尼亚地理位置不差、资源不差、还有他国援助,为何就是“扶不起来”呢?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它东临马其顿,南临希腊,是阿尔干半岛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此国矿产资源、水力资源都挺丰富的,甚至被尊称为“欧洲明灯”、“亚德里亚海的雄鹰”。

  因为当年我国和阿尔巴尼亚同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以对他们是有一些好感的,在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之前,苏联也援助了他们15年之久,两国加起来援助了他们35年,但凡他们自己愿意努力,都不会变成今天的样子。

  我们先简单看看苏联为什么要援助阿尔巴尼亚,1946年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苏联想要把它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所以积极来到阿尔巴尼亚境,又是给钱又是给建设工厂,所以阿尔巴尼亚国内很多基础设施都是当年苏联给建的。

  在这15年里,阿尔巴尼亚的日子过得特别舒坦,国家也在缓慢发展,但由于日子太舒服了,所以为此国日后的衰落埋下了隐患。苏联眼见时机成熟,决定加强对阿尔巴尼亚的控制,但阿尔巴尼亚不干了,1968年,阿尔巴尼亚退出了华沙条约组织,与苏联彻底断绝关系。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就正式建交了,期间关系一直很好,苏联停止对它的援助以后,阿尔巴尼亚经济一度不稳定,我国立马接过苏联的棒,对其进行援助,这一下就是20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实中国也并不富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仍然坚持援助他们,前后给阿尔巴尼亚援助近90亿人民币,当年他们国家人口约200万,那么人均受惠能达到4000元左右,完全达到欧洲中等水平国家的收入。

  除了资金和物力,我国还源源不断派出专家来到阿尔巴尼亚,帮他们修建公共设施,阿尔巴尼亚的人民又过上了安逸的日子,就连政府也变得“懒惰”起来,毕竟啥事儿不用干,几十年来有两个大国帮着援助。

  后期日子太舒服的阿尔巴尼亚竟然白白浪费了我国提供的资源,比如把中国的优质钢管拿去修建雕像、纪念碑,用不完的化肥随意堆在路边,任凭风吹雨打,真是让我国寒心!可想而知,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的,后来中国便放弃了对他们的援助。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阿尔巴尼亚经历了巨大冲击,从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议会共和制国家,从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当然了,刚接触市场经济的阿尔巴尼亚一度出现了繁荣景象。

  但舒服日子过了太久,政府很快就懈怠了,一系列失败的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银行大量放贷给大型国有企业,但企业们转型失败,银行出现大量坏账,老百姓的钱生生被国有银行“吃掉了”,国家经济赤字高居不下,立马爆发了多次暴动。

  老百姓们拿不到自己的钱,上街去打砸抢烧,高喊着“我们要自己的钱”、“打倒强盗政府”的口号,最严重的一次甚至打死了成百上千人,最后惊动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暴乱对这个小国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虽然距离当年的动乱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阿尔巴尼亚依旧是欧洲中最不发达和低收入的国家之一,他们不但没有悔改,还成了著名的“传销王国”,形成恶性循环,最让人无语的是此国翻脸不认人,在联合国多次给我国使绊子。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关系又有了一些回暖,中国还成了阿尔巴尼亚对外五大贸易国之一,交往也变得频繁起来。各位聪明的读者朋友,你们觉得此国为什么会一直“扶不起来”呢?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19)京东好评率100%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69.4购买举报/反馈

上一篇:世界上最大的鱼
下一篇:WRCA官方|世界上最活跃、体积最大的活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