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章含之去世后,外交部要求洪晃腾房,洪晃:这是刨我的根儿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2008年1月26日,著名外交家章含之在北京逝世。

  就在她逝世后不久,外交部相关工作人员找到了章含之的女儿洪晃,要求她腾出原章含之的住宅:北京史家胡同51号。

  对于洪晃而言,这座四合院承载着他们一家人无数的温馨时刻,虽然当时她已经不住在那里,但突然让她腾房,洪晃一时间也难以割舍。

  在这座四合院里,洪晃看着熟悉的场景,满目伤感地说道:“这是刨我的根儿啊!”

  史家胡同51号院里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史家胡同51号原只是北京一座普通的四合院,但机缘巧合之下,章士钊先生定居在这里,从那以后这座四合院便闻名遐迩。

  那章士钊为何又会定居在史家胡同51号呢?

  建国初期,史家胡同51号是抗日名将李树春的其中一处宅邸,随后被外交部接管,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均为闲置状态。

  1949年,著名民主爱国人士、社会活动家章士钊先生受毛主席邀请,来到北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作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朋友,他为新中国的筹划工作建言献策。

  章士钊先生早年间曾担任北京大学逻辑学教授,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私交甚密。尤其是李大钊先生,在章士钊的举荐下担任了北大图书馆的馆长。

  

  1918年,毛主席来到北京为长沙赴法留学生筹集经费。

  最初毛主席是找到了自己的恩师杨昌济,但杨昌济一时间也难以凑齐这批经费,于是便写了一封介绍信让毛主席去找章士钊。

  章士钊一贯十分热心中国学子赴洋留学,而且毛主席还是受杨昌济引荐,当即便答应下来。

  与此同时,毛主席也留在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李大钊先生的指导下逐渐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

  不久之后,章士钊充分发动自己的社会关系,最后将筹集来的两万块银元交到了毛主席的手中。

  之后随着二人各自工作的逐渐繁忙,其交集也就越来越少,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毛主席和章士钊才在重庆再次相见。

  一别二十多年,二人的身份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毛主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而章士钊也变成了一位睿智博学的老学者。

  

  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带领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的谈判非常艰难,但听说章士钊在重庆,毛主席纵处百忙之际也要见一见这位党的老友。

  章士钊身体依然硬朗,毛主席却因为一直操心谈判的事而显得有些憔悴,看着主席这副样子,章士钊劝说道:“润之先生尚需保重身体啊!”

  随后二人便攀谈起来,所言之事多为近年来的一些遭遇,但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谈到了这次重庆谈判。

  毛主席想听听他对这次谈判的看法,而章士钊却拿起笔来,在一纸条上写道:“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毛主席看着字条上的话顿时心领神会,当晚与周总理、王若飞等人见面后,毛主席拿出章士钊写的纸条说道:“章行严,真朋友也!”

  即将建国时,毛主席广发请帖,盛邀各民主党派与社会爱国人士到北平共商国事。

  章士钊也在其中,并于开国大典当天与各民主人士一道登上天安门城楼,见证了这一伟大的时刻。

  

上一篇:“胖虎”何时回归?
下一篇:劳斯莱斯古思特黑色现车四座高配津港最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