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百科】尼莫点&欧亚点:世界上最远的海和陆地……中国南海岛礁名字,竟如此诗情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1-18
手机版

  地球上离陆地最远的一个点——尼莫点

  太平洋上有一个点叫尼莫点(Point Nemo)正式名称为海洋难抵极

  

  这里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要远离陆地

  离这个点最近的人类是国际空间站里的宇航员

  尼莫点(英语:Point Nemo)于1992年由加拿大测量工程学家卢卡泰拉发现。位于南太平洋中央(48°52.6′S,123°23.6′W)之处的海面上,这一点坐落在三个岛屿形成的三角之间:皮特凯恩群岛的迪西岛;复活节群岛的努伊环礁;和南极洲的马赫岛。这个点的确定时间相对较晚,直到1992年,人类才拥有了确定它的绘图和定向技术。

  这片海域正式名称为海洋难抵极,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那么到底有多远呢?大约是1450海里(约2685公里),比北京到乌鲁木齐还远不少。

  

  这是多大的一片海域呢?这片海域的面积大约为2270万平方公里,大得差不多可以放进一个北美洲。

  这里没有陆地或者岩石,人们虚拟地在大海中标记了一个位置。尼莫点孤离于陆域、船舶航线及洋流之外,周边的海洋环境不足以供养海洋生物,唯有部分海底细菌可以存活。因此,这里几乎是一片寂静死海。

  难道就没有船只经过尼莫点吗?尼莫点偏离任何一条太平洋中的航线,因此,除了一些刻意经过尼莫点考察的船只偶尔经过之外,没有任何船只经过这里。如果你不幸落到了尼莫点上,那就等于被世界彻底地抛弃了。

  

  尼莫点最广为人知的作用,就是部分大型航天器返回地球表面的归宿。世界各国发射了大量地球卫星。这些曾经“一掷千金”的设备不论多先进,终有“寿终正寝”的一天。一旦无用,都会被无情地划归为“太空垃圾”。据统计,目前尺寸大于10厘米的在轨太空垃圾已经超过2万个。这些人造航天器中的绝大部分最终都会坠入地球大气层。据统计,过去40年中,太空坠落到地球上的各类“垃圾”高达5400吨。但从天而降的“垃圾”砸到人的概率不大,据说比遭遇雷劈的概率要小6万多倍,这是因为,一般非大型航天器以接近或超过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坠入地球大气层时,会被熔融烧蚀。在没有像载人飞船那样采取特别的热防护及结构强化措施的情况下,大部分小型卫星会在距地面高度120~80千米范围内燃烧销毁,并不会真的落回地球表面。

  对于诸如空间站这类大型航天器,由于采取了特别的热防护及结构强化措施,不会被大气层完全消灭,这部分需落在无人区域。而尼莫点所在的“遥不可及之海极”显然最符合“无人”这一要求。这片面积大约为1500平方千米的大洋海底区域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收容了260多颗因失效而回归的航天器,成为了航天器的海底公墓。

  地球上陆地离海洋最远的一个点——欧亚点

  地理上有个词叫做“欧亚点”,是地球上陆地离海洋最远的一个点,位于北纬46°34′,东经85°58′,这个点在我国新疆塔城的夏孜盖乡,这里包括干旱地的岩石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荒漠地貌,风成地貌等的全部自然形态。

  

  夏孜盖,蒙语意思是喜鹊栖息地,简称喜鹊地或喜鹊。二百多年前,因其地茂密的树林中栖息着成群的喜鹊而得名。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属于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南海平均深度为1212米,最深处为5377米。(文字来源于:中国南海网)

  中国的最南端在哪里?

  没错,那就是“曾母暗沙”

  曾母暗沙是中国最南端的领土

  无数中国人对它耳熟能详

  除此之外,你可知道

  在那一片蔚蓝之中

  也散落着一座座让海底充满诗情画意的

  海山、海脊、海丘、海谷、海台等

  海底地理实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些

  具有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独特韵味的

  岛礁和海底地理实体名称

  

  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民政部公布了

  关于我国南海部分岛礁和

  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的公告

  公告中明确了三峙仔、金银东岛、

  尾峙仔岛等25个岛礁的标准名称、

  汉语拼音和地理位置

  中建西海底峡谷群、

  中建南海底峡谷群、

  万安海底峡谷群等

  55个海底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

  汉语拼音和地理位置

  中国地名委员会

  于1983年4月受权公布的

  《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

  继续有效

  岛礁标准名称

  

  海底地理实体标准名称

  

  看完上述表格

  你是不是会有所疑惑?

  我们经常在中国地图中

  看到的南海长这样

  

  ▲标识了主要岛礁的中国南海示意图

  为什么表格中会有那么多地名呢?

  它究竟长什么样子?

  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实际上它是这样的

  

  ▲标识了岛礁和海底地理实体的中国南海示意图

  有金吒、木吒、哪吒来“闹海”

  

  ▲金吒海丘、木吒海丘、哪吒海丘示意图

  除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还有万仞、玉门、明月、长风、

  流霜、海雾、起凤、桂殿......

  这些来自中国古代诗词文章中的名字

  太!美!了!

  万仞海脊、玉门海山、玉门海脊、

  春风海脊、春风海谷

  凉州词二首 其一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青海海山、长风海谷、长风海山、

  万里海山、明月海山

  关山月

  唐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轮海丘、海雾海丘、花林海山、流霜海丘群、流春海山、青枫海丘、闲潭海台、潮生海丘群、镜台海山、江畔海山、长飞海山、纤尘海丘、潇湘海丘、月照海丘、似霰海丘、照人海丘、扁舟海丘、玉户海丘、照君海丘、碣石海丘……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天宝海山、腾蛟海山、起凤海丘、

  萦回海丘、桂殿海山、兰宫洼地

  则来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想问

  这些名字美美哒的岛礁和海底地理实体

  在地理分布上是否有规律?

  小编根据已公布的岛礁和

  海底地理实体的地理位置(经度、纬度)

  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

  以命名规则或出处为分类

  简单制成了南海岛礁

  和海底地理实体分布索引图

  

  ▲南海岛礁和海底地理实体命名索引图示意(注:此图中的区域仅为示意参考,无地理意义)

  是的

  你没看错!

  除了位置在南海西部的海山

  取名自《春江花月夜》

  

  ▲命名取词自《春江花月夜》的海山示意图

  南海北部的海山、海丘等

  是以我国古代的

  科学家和医学家命名

  例如华佗海山、张仲景海山、

  李时珍海山、孙思邈海山、

  祖冲之海山、朱丹溪海丘、

  扁鹊海丘、葛洪海丘……

  

  ▲以古代科学家和医学家命名的海山示意图

  南海东南部是以唐宋诗人命名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例如李白海丘、杜甫海丘、

  柳宗元海丘、元稹海丘、

  韩愈海山、白居易海山、

  孟浩然海丘、杜牧海丘……

  

  ▲以唐宋诗人命名的海山示意图

  郑和海谷、郑和海台、张通海丘、

  大渊海丘、长宁海丘、洪保海丘、杨庆海丘......

  这些以航海家命名的海丘

  则分布在南海西南部

  

  ▲以航海家名字的海山示意图

  还有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海山

  

  ▲以二十四节气命名的海山示意图

  牛郎平顶海山和织女平顶海山

  中间有“鹊桥”相连

  

  ▲以牛郎、织女命名的海山示意图

  海底地理实体

  是海底可测量并可划分界限的地貌单元

  赋予其标准名称的行为称为海底命名

  海底地名包含通名和专名两部分

  如地名“织女平顶山”

  “平顶海山”为海底地理实体

  的一种类型,是通名

  “织女”为该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即专名

  中国南海海底地理实体的名称

  除了本文中所讲到的

  还有以宝石、矿物、饰物命名的

  也不乏大量采用《诗经》中的词语

  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南海结合

  为中国南海主权维护

  增加了一份浪漫色彩

  综合自行政区等

上一篇:世界上最长的竹桥,一天收100万以上过桥费,去过的游客都嫌贵!
下一篇:世界上人口最多但利润最大的岛屿,每个人都是以钓鱼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