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3种结局,如果叶先生死去会怎样?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16
手机版

  程耳编剧、导演、剪接,梁朝伟、王一博、黄磊、周迅等主演的电影《无名》,一路走来,争论颇多,围绕叙事手法、镜头语言、配乐声效、表演台词的话题接二连三。

  

  院线80天,网络近1周,我们再聊聊不一样的“无名”,不同版本的故事,以及王一博所演叶先生的多个结局。

  现在的结局,看过电影的都知道,是一个比较主旋律的结局。

  何先生(梁朝伟)(已不是主任),在香港一家糕点店前驻足,望向店员,若有所思;接着,黑幕专场,出现大字电影名“无名”;最后,回到叶秘书与王队长(王传君)对峙的场景,叶秘书问为何杀江小姐,王队长说她是共产党,叶秘书说“我也是”,然后伴随一声枪响结束。

  

  这一版结局,最后是光明的尾巴,奠定了整部电影的主旋律基调。整体看也不错,主要人物命运交代清楚,非常完整。

  现有结局是“何先生在香港一家糕点店前驻足……叶秘书说‘我也是’”。直接到“何先生驻足”似乎就可以结束,为何还有一段“叶秘书与王队长对峙”呢?

  

  从服务现有现有结局看,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是,结构上,形成照应,交代个别角色人物命运,看起来更加完整;二是,剧情上,确定叶秘书的真实身份,一句“我也是”坐实了叶先生就是共产党。

  

  如果只是到“何先生驻足”结束,后面没有“叶秘书与王队长对峙”,会不会有影响呢?

  

  从观众角度看,影响不大,通过前面的剧情,似乎可以确定叶秘书就是共产党。但细思之下,会指向另一个结局,使叶秘书身份模糊化,无法坐实是共产党。

  最初,小叶在汪伪政权下做事,但完全服务于日本人。电影前段,唐部长与日军官交谈提到,“你的人是饭桶吗?被割喉的是我的人……”,基本可以确认小叶服务于日本人,只是当时汪伪政府与日本沆瀣一气,斗中有合。

  

  可见,小叶应该是卧底到日本人手下,日本人把它安插到汪伪政府里。问题是,小叶到底是谁的人。有没有可能是重庆方面的国民党呢?还真有。

  当时的大背景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两党时有摩擦,大方向是合作抗日。其时,国共又是各自独立,在渝国民党与延安共产党都有自己的情报机构、特务组织,像江小姐就是国民党中统情报人员,目标是干倒汪伪政权的唐部长。

  

  从这个角度看,小叶也存在是国民党的可能,或者说存在(让)观众认为他是国民党的可能。

  当然,小叶也有可能是共产党。在何先生驻足糕点店前的镜头,是两人的一个交接,“希望你能潜伏到最后一刻”,暗示小叶是共产党。

  

  不过,这个交接表达相对含糊,看似是说叶也是共产党,其实没有实锤,理解和想象空间很大。

  整体而言,如果没有最后叶先生的“我也是”,那么叶先生的身份就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可以为后续发展留白。

  抗战胜利后,中日矛盾转为国共矛盾,继续潜伏的故事也就有可能了。没有“我也是”,编剧尚可以发挥智慧,重新编排叶先生与何先生的关系,如二人有类似的潜伏目标,大家都是为了抗日,但各为其主等等。

  一句“我也是”,基本扼杀了《无名2》的可能性。

  可能有人会说,《无名》只有一个版本,很多台词都是程耳导演现场飞页。的确如此,成形的电影可能只有一个版本,但故事还有别的结局。

  早前,程耳导演发文透露,“他原本是枪毙了她的,在瓢泼大雨之下上海的那片芦苇里。他原本至少也是在香港街头被割喉的,面朝港口躺倒在石阶之上。”

  

  第一个“他”可能是指何主任杀江小姐(江疏影),(网传)也可能指叶先生杀方小姐(张婧仪),这里不展开讨论。第二个他死于割喉,指向叶先生,因为叶先生之前也是割喉杀人,最后被割,符合情节对照,且有一定的宿命意味。

  

  按照这个走向,故事大概将是:叶先生是共产党,一直潜伏,潜得很深,以假乱真,骗过自己人,其他同志一直都不知道,后来叶先生到香港,被当做坏人干掉,又或者有人想借此除掉他。

  一句话,我党潜伏同志,被我党同志误杀。

  

  这是一个悲剧结局,令人唏嘘和遗憾,但从电影角度不失为一个好的故事,也可能是一部抗战版“无间道”。

  众所周知,这个故事无法过审。不过,未必是过不了广电的审,而是故事压根就过不了大老板博纳的审。

  从影片字幕可知,《无名》出品方主要有5家,最大投方是博纳,而博纳近几年投的作品《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红海行动》《中国机长》《中国医生》等都是主旋律。

  

  这个版本的故事结局完全走向艺术化,与主旋律几乎不沾边,艺术性会上去,商业性则会降下来,能否赚钱更加不确定,很难让博纳老板于冬满意。

  另外,作为主角的叶先生死去的悲情结局,与合家欢的春节档也格格不入。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同为春节档电影的《满江红》的主角张大(沈腾)不是也死了吗?的确,但张艺谋没让也能死甚至也该死的孙均(易烊千玺)死掉,况且张大也是自己选择死的,谈不上悲剧。

  

  实际上,近几年春节档已经走上了一条奇怪的路子,上映的电影大家默认不能悲剧,必须要笑,或者必须要正,《满江红》明显就是迎合的结果,但电影品质一言难尽。

  叶先生死掉的结局,且不说电影的质量如何,至少会被骂“晦气”,即便它可能会是更好的电影,就算春节档能过审上映,也基本躲不过“大过年的,就看这,晦气”这句不要脸的“万能”打分评语。

  只能说,这个版本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局,可能是程耳最想表达的,但也只能以寥寥数语呈现。

  总的来说,三个不同版本的结局各有特色、各有所长,由于无法全部呈现,很难说哪个一定更好。

  

  不过,从现在的口碑与票房来看,几乎所有专业人士、媒体,以及大量观众都给予了好评,偏重艺术化表达能获得9亿+票房,《无名》无疑是成功的,现在的结局无疑也是成功的。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人在职场,遇到以下三种人,要懂得隐忍,别明争暗斗
下一篇:正在热播的五部烂剧,《长月烬明》排在第三,一部没看太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