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抗战胜利后,粟裕为何主动放弃到手的地盘,他这是“示弱”吗?
1944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开展进行局部反攻。1944年9月,党中央从战略反攻的高度,向新四军下达向长江以南进军的命令,并把任务放在第1师身上。随即,1师师长粟裕率部南渡长江。不负众望,在江南站稳了脚跟,创建了苏浙军区。1945年8月,全国沉浸在欢庆日寇投降的喜悦中,粟裕指挥部队向日伪军发起全面攻势,先后收复11座县城、100余个重要集镇,苏浙解放区面积扩大到10.87万平方公里,版图东起太湖,西至芜湖,北迄京沪铁路,南至浙江湖州的安吉、孝丰一带。这是得来不易的战果,是新四军将士和抗日军民用鲜血换来的。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粟裕却很快提出了放弃到手地盘、北返长江、另择新区的建议。粟裕何以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第一个原因,距离南京、上海太近,国民党势必要全力抢占,新四军当时并不具备在此地与国民党军一决雌雄的实力。南京是国民党政权的首都,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就开始筹划还都南京。作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第一大城市,上海是国民党当局的经济中心,更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钱袋子”。以南京、上海为核心的苏浙地区是国民党的统治腹心,对国民党政权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常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新四军的苏浙军区就在近旁,并拥有向南京、上海扩张的潜力,蒋介石岂能容忍共产党把触角伸到江南腹地?为了抢占地盘,国民党军依靠美军飞机、军舰日夜兼程从西南大后方向全国各大城市、主要交通线调兵,一定要把共产党军队从国统区腹心地带挤出去。
国民党政权还都南京新四军在苏浙一带虽然有五万多人,但主力部队只有“叶王陶”三个纵队(旅),并不具备跟国民党硬碰硬的实力。苏浙军区辖境是1945年初以后刚刚开辟的新解放区,这里的人民对共产党还不是很熟悉,又长期接受日伪顽的“反共”宣传,根据地基础并不牢固,如与国民党军交战,苏浙地区的民情民力恐不利于大军长期行动。消灭国民党反动政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打几场大仗才能实现。在情况不允许之时仓促决战,军事上是冒险行为,政治上也是不成熟的。粟裕综合情况考量后决定北返,是谨慎的,也是正确的。
第二个原因,党中央做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粟裕的想法与之相符。早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毛主席就已经做出了日后全力抢占东北的战略决策,并将经营东北新根据地作为决定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一招,开始了有计划的战略布局。1945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全党战略布局调整为夺取东北,巩固华北、华中。之后,新四军部队大规模北调,黄克诚的第3师奉命向东北进军,第2师、第4师、第7师主力赶赴山东,接收由山东开赴东北各部的防区。中央还指示粟裕率新四军在长江以南的苏浙军区主力部队立即转移到江北。
粟裕提出北返的想法,比中央的最后决定还要早大半个月。1945年8月23日,粟裕在起草向华中局的一份报告中就已经正式提出:“我们再三考虑,苏南为南京外围,在内战的条件下,四面受敌,地形不利,不能长期作为我军之根据地,必须另建立新根据地。”这一提议当时在华中局内部引起了很大争议,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何要主动放弃到手的地盘,更有人直接称之为是“示弱”,其实就差直说粟裕是“胆小鬼”了。但粟裕的想法,却与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思路不谋而合。
毛主席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把道理讲得很明白:“长江以南各个解放区,不让也得让,争也争不到,何不慷慨一点让出来呢?算总账,没有蚀本,没有吃亏。这个地方失了,那个地方得。失了一寸,得了一尺,还赚九寸。”看大势,算总账,大踏步进退,不在乎一地一城得失,这是毛主席的思维特性,也是粟裕思考问题的基本点。粟裕敢想别人不敢想之想,这是成熟的战略家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把“存人失地,人地皆有”的战略运用得炉火纯青。抗战后期和国共谈判期间,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就已经发现,粟裕显露出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力,他对战争形势的预判、战略走向的把握和应对方略的思考,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央不谋而合。比如在1945年上半年的三次天目山战役中,粟裕指挥部队率先完成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在全军中率先进行了大兵团作战,为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积累了经验,毛主席夸赞“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比如没有被表面上的大好形势冲昏头脑,主动提出另辟新区,暗中契合中央放弃江南、转移江北的战略,战区主将与最高统帅在思想上达到了惊人的节拍一致。
解放战争时期,在与国民党军队的较量中,粟裕显示出了他过人的战略头脑和军事才华,不把目光放到一城一地得失上,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最突出的例子就是1946年7月中旬到8月底的“苏中战役”。粟裕暂时放弃某些地方,把敌人放进来打,国民党军队虽然占据了苏中大片地盘,却付出了损失五万人的代价,大量有生力量被消耗,并失去了在苏中地区主动进攻的能力,从此只能固守几个主要城镇和交通线,疲于应对解放军的进攻,在战略态势上完全沦为守势。由此,“苏中战役”也被我军称之为“苏中七战七捷”。纠结于几个城池、地盘的得失,是军事上的大忌。粟裕对此总结道:“大家应记住,谁保存了有生力量,谁就会胜利;谁消耗或消灭了有生力量,谁就会失败。”
上一篇:刘德华热点话题:刘德华特别演出速命道重情重义令人敬佩
下一篇:任嘉伦生日直播分享快乐的事,武庚纪快杀青了,今年会参加嗨放派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