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祖国》怎么诞生的?1950年一位年轻人在火车上用烟壳写成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10
手机版

  1950年国庆前,一趟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上,一名其貌不扬的年轻人一会在烟盒上写着什么,一会又在哼唧地唱着,一会又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周围的人还都以为他神经不正常呢。

  他们不知道,一首伟大歌曲即将在这趟火车上诞生。

  这名年轻人叫王莘。新中国成立后,王莘担任天津音乐工作团团长。1950年9月14日,王莘出差去北京采购铜管乐器,为庆祝新中国的第二个国庆,准备搞一个气势恢宏的音乐会。

  

  当天,采购完乐器,他便准备返回天津。路过天安门广场时,只见这里已充满节日气氛,蓝天白云之下,天安门已装饰一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工作人员正忙着悬挂毛主席巨幅画像。此时,正好有一队少先队员走来,他们吹着小号,打着鼓,齐声喊着毛主席万岁,为迎接国庆节游行而在精心排练。

  这一幅美好的情景让王莘怦然心动,眼前仿佛出现了庆祝国庆节检阅的场面:红旗迎风飞扬,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游行队伍走过天安门广场时,高呼着“毛主席万岁”……

  王莘心中突然产生了创作灵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的歌词脱口而出。在重复唱歌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竟然被这几句歌词感动哭了。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记下来,为了避免忘记,他就在路上不断地重复,一遍一遍地唱。

  

  上火车后,他要把刚才想的那几句歌词记录下来。可翻遍了全身也找不到纸,便从地上捡了一个空烟盒,拆开后拿出笔来,在烟盒的反面写了起来,边写边压低声音朗读着:“这是我们英雄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生动鲜明的歌词、雄壮有力的旋律便从王莘笔尖流淌而出。从这组旋律和歌词中,他想到了延安窑洞的灯火和晋察冀的战斗生涯,想到了为建立新中国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的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

  回到家中时,王莘仍处在兴奋状态,他叫醒了正在睡觉的妻子王惠芬,激动地告诉她自己写出一首新歌,边说边给王惠芬哼唱。

  

  此时,已近临产的王惠芬顾不得腹内疼痛和疲乏,跟着王莘一起唱起来,越唱声音越高,越唱越高兴,并连夜一气呵成了歌曲的第二、三段歌词。他们觉得,这首歌一定能表达全国人民对新中国的全部热爱之情。

  第二天,王莘兴冲冲地把这首歌送到了报社。他当时想,离国庆节还有15天,这首歌一定能够传唱。然而,没想到过不到两天就被退稿了,上面写着国庆稿已经满了,暂不录用。

  不过,王莘并没有因为被报社退稿而放弃,他觉得这首歌一定能成为人民喜爱的歌曲。为了推广这首新歌,王莘自己动手刻印歌片,亲自到天津耀华中学和南开大学演唱,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自己又组织音乐工作团的工作人员,到工厂、农村、码头、学校去教唱。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首歌很快就在民众中传唱开了。第二年春天,这首歌又传到了北京工人合唱团,并于这一年夏天,在北京电台上播放了。一时间,《歌唱祖国》便在北京的工厂、学校、社区传唱开来。

  这首歌诞生一年之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歌唱祖国》的词曲,继而中央乐团录制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歌唱祖国》大合唱。

  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要求在庆祝国庆节时,除唱国歌外,《歌唱祖国》及《全世界人民心一条》两首歌将作为全国普遍歌唱的两首基本歌曲。

  

  1951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个国庆节,《歌唱祖国》的歌声响彻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在此之后,这首歌迅速风靡全国,万众齐唱《歌唱祖国》的盛况屡见不鲜。

  这年10月底,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当毛主席得知王莘是《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时,连声说这首歌好,并特意送给王莘一本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

  捧着《毛泽东选集》,王莘恭敬地请主席签名。当时,毛主席不仅欣然应允,还问王莘自己的名字签在哪一页。王莘一时激动,竟不知如何说好。毛主席接着拿起笔自言自语:“签在第一页容易弄丢,签第二页吧!”之后,毛主席挥笔在这本《毛泽东选集》第二页上签下了“毛泽东”三个大字。

  

  1989年,《歌唱祖国》这首歌曲获得《金唱片》奖,1993年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2001年获得了中国音乐界最高荣誉——金钟奖。

  如今,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逢重大节日,这首在火车上诞生的歌曲,便响彻云霄,更是被老百姓亲切地誉为“第二国歌”。

  举报/反馈

上一篇:幽默小笑话:你不懂,这是智慧的火焰燃烧的灰烬
下一篇:《转角之恋》七大女神, 蒋雯丽风韵依旧, 而这六个女配角也都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