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天门山景区4人跳崖,年龄从22岁到33岁不等,给谁敲响警钟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10
手机版

  20岁到30岁,本是人生最美好年华

  这个年龄段没有家庭羁绊,没有被世俗恶习侵染,依然可以天马行空,仗剑天涯,依然可以有梦,有试错的大把机会。

  

  正如一句歌词唱的那样:“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就是在这个让人羡慕的年龄,有4个年轻人却结束了自己生命。

  4月4日13时50分许,接天门山景区报告,有4名游客(3男1女)在景区山顶西线玻璃栈道距离出口约10米处翻越安全护栏跳崖。其中3人跳下,1人被及时阻止后紧急送医,但因其跳崖前已经服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报道,这4人是3男1女,年龄在22岁到33岁之间。此事一报道,立刻引来社会关注。

  正当大家猜测到底4人因为什么跳崖时,官方给出了答案:4人素不相识,都是自杀。

  消息一出,令人惊讶,大好的青春年华,为何想不开?虽然至今官方没有给出答案,可网友评论给出了一种可能:压力太大。

  那么,到底在20到3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有没有压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1.就业压力。2022年,全国毕业大学生首次突破10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100个年轻人中18个待业。还有报道说,202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只有23.6%,就是说只有1/4的毕业生的去向有着落了,还有3/4的毕业生连工作都没找着。

  

  2.社会压力大。20岁到30岁年龄,面临着结婚生子买房子。现在买房动辄百万,千万,一般家庭不堪重负,一辈子成为房奴。婚姻遭遇高价嫁妆,娶得媳妇要房还要车,彩礼一天比一天多。孩子要生就生俩,奶粉、上学压力大。

  3.职场内卷厉害。这个年龄段即使就业了,可职场内卷厉害,还有什么996、潜规则等等,压得人喘不过来气。

  焦躁、不安,抑郁,导致很多年轻人生活没了色彩,少了精彩,甚至不想生,只想死。2015年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青年人自杀率的年龄差异显著, 25-34岁年龄段是青年人自杀高危年龄段。

  

  那么,这给谁敲响了什么警钟呢?

  1.给青年人敲响了警钟。虽然20—30岁年龄阶段会遇到种种压力,可也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因此抑郁,甚至走向灭亡。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首位获奖者邹彬,坚持把砌筑工作做到极致;2020/2021河南春晚青年导演宿依楠,坚持踏踏实实做好每个作品,不为出“圈”而变成“圈”;青年三弦演奏家商钟元,希望能将中国传统乐器三弦的符号更年轻化。他们之所以活出了人生精彩,主要是他们心中有梦想,有目标。目标清则道路明,道路明则人生就有了意义,就有了奔头,就有了精彩。这就给青年人敲响了警钟,心中一定要有诗和远方,不然就可能迷失在游戏、视频抑郁的毁灭路上。

  

  2.给父母们敲响了警钟。20—30岁青年人出现问题,大多还与家庭缺少关心有很大关系。催婚、催育,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攀比、数落,可能是把他们逼上绝路的毒药。所以,4人的离世希望让更多父母们警醒,别再给青年人压力,给一点他们缓冲的时间。多些谅解,多些理解,让家成为青年人避风的港湾,心灵安歇之处。如此,才能让这些青年人压抑有地方释放,苦楚有地方倾诉,为自己再出发积蓄力量。

  

  3.给社会敲响了警钟。为了解决就业、医疗、住房等难题,国家花费了大力气。但不可能一下子解决青年人遇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善待这些年轻人,多些关爱,少些指责;多些帮助,少些嘲讽;多些虚假,多些真情,让年轻人真正找到自己价值,让他们活着有希望,干着有奔头。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举报/反馈

上一篇:46岁女人:和邻居发生婚外情4年,3年后想复婚,才发现回不去了
下一篇:原创“年度好剧”却惨遭多家卫视遗弃,只因为没有流量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