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7
手机版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目标

  1.结合具体的自然资源,了解自然资源的内涵及属性。

  2.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并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通过具体案例,掌握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一、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

  如:水、土地、植物、动物、石油、铁矿、稀土等

  补充:判断自然资源的方法

  自然资源具有两个基本属性:

  (1)自然属性:是指自然环境中客观存在的物质或能量,属于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

  (2)社会属性: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人类尚未认识或分布过于分散而无开采价值的物质与能量,都不属于资源的范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它们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资源。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个属性,才属于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属性

  不同的自然资源具有的属性不同,其开发利用的要求也不同。

  有限性: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节约、合理利用)

  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

  (统筹兼顾,综合利用)

  地域性:数量或质量上存在地域差异。(因地制宜)

  多用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综合利用)

  社会性: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充分利用)

  3.自然资源的类型

  (1)按是否可再生分类

  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2)按自然属性分类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问题探究--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稀土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的资源。我国曾占世界稀土储量的85%,由于大量出口和盲目开采,目前储量只有全世界的30%左右,但出口量却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出口稀土初级产品初期,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仅0.42万美元。由于稀土开采工艺低下,环境污染严重。专家表示,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动稀土资源价格逐步符合其应有价值,反映其环境成本和资源约束,才有助于保护稀土资源。

  结合材料探究:

  (1)中国稀土资源有什么特征?

  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数量上储量大,但占世界稀土资源的比重在下降。

  (2)依据图文材料,分析我国稀土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过量开采,储量减少;不合理开发,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

  (3)针对材料中体现的问题和所学知识,对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提出建议。

  增加对稀土新材料研发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好土地,对遭受破坏的土地及时开展复垦工作;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强环保措施实施力度,防治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提高稀土出口价格等等。

  1.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都有一定的数量限制。受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和受技术条件限制,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但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

  森林资源的更新与利用量关系图

  森林的自然更新速度会因树种和所处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图示地区的森林自然更新速度大约为25年。

  2.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

  理想状况下市场对资源稀缺的响应模式

  思考:

  1.自然资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哪些变化?

  自然资源稀缺时,价格往往会上涨,在供给上会促进技术革新,寻求新的储量,寻找从已知资源中增加产出的方法,使供给量增加;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技术发展开发新的替代品,改进资源保护方法,促进循环技术,使需求减少。

  2.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价格上涨,会促进技术革新,寻求新的储量,寻找从已知的资源增加产品的方法,使供给增加。

  3.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技术革新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但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人类的技术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阅读探究--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稀土矿床由于成矿作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常与多种有价元素或矿物共生,构成综合利用价值极大的共生矿床。中国的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高等优势。我国已发现的重要稀土矿床,常与多种金属或非金属矿物共生,有益组分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资料显示,世界稀土储量为1.3亿吨(以稀土氧化物REO计),主要分布在中国、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

  

  早在1992年领导人就曾提到: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储量分布较为集中,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省,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 主要进口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及欧盟一些国家。

  

  归纳稀土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受成矿条件的影响,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中国、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其中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1.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空间分布不均匀,但有规律可循。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水热条件空间分异的影响,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往往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区。

  中国自然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

  2.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举报/反馈

上一篇:DPI对于鼠标的性能有什么影响?有哪些高DPI的鼠标值得推荐
下一篇:沉浸式体验 公共文化领域新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