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拖延症的危害,会拖累孩子成长的步伐,3招教孩子克服拖延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7
手机版

  闺蜜最经常向我吐槽,她家孩子小柯做事总是慢吞吞的。让孩子做作业,他就要玩,当吃饭的时候,他又要做作业了,当说做作业他要吃东西了,好不容易作业做完。

  

  他说要收拾书包,一会儿拿这个一会拿那个,在收拾书包的过程中,还要玩玩具,等书包收拾好,就一个小时过去了,让他去洗脸刷牙准备睡觉,他又开始玩玩具了,还说有作业没做完。

  

  闺蜜天天都会为此发火,可是小柯依然还是慢吞吞的。即使好不容易上床了,但还要玩。早上要早起上学,起床就要花半个小时。闺蜜一遍遍说要迟到了,孩子却说迟到就迟到。

  这没把闺蜜给气死,很多时候,孩子就是做事拖拖拉拉的,让人生气,按家长的话说,就是故意惹人生气。

  

  原因1:孩子的协调性不好

  6岁前孩子的协调系统尚未完善,因此他们大脑、神经、和身体的协调性处于成长期远不及成人,因此做事缓慢,常被成人误认为是拖延。

  

  原因2:事不关己

  有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拖延的现象,与他对事情的理解有直接的关系。孩子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拖延,而是他认为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又特别不情愿的要去完成,才会出现抗拒的心理,于是其表现就是拖延。

  

  家长们会发现,让孩子学习或者做一些他们并不情愿的事情时,他们会非常执拗,但如果告诉孩子,五分钟之内出门要去游乐园玩耍,相信他们的速度会超出父母的想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孩子拖延的最基本逻辑。

  

  原因3:学习父母

  其实有些父母就拖延症的表现,而父母又是孩子的行为导师,让孩子自然地就模仿家长拖延的行为。这就是家风,对于孩子成长的作用,如果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

  相信他不会对拖延有深刻的理解,也就不会主动地改善拖延的行为,即使因此受到了伤害,他们也并不能够认为是自己的拖延导致事情的失败,而会将错误推向他人。

  

  1、停止做严厉的父母

  别在对你孩子太过严厉,很多孩子有拖延症还是归咎于父母习惯对孩子发号施令,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孩子在任何时候没有到达一定要求就一顿数落,更有甚者会体罚孩子,孩子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养成逃避拖延的性格,还会变得更加沉默。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一定的容错空间,这是改善的第一步。

  

  2. 给孩子更多自主权

  自主权和独立性,会让孩子认清事情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学会自主规划自己的时间。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很多事情还没等孩子需要,父母就已经早早帮他准备好了。长期下去,孩子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

  

  所以,家长要学会适当“偷懒”,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放弃依赖性。如穿衣服、收拾书包,家长要尽可能地把这些小事交给孩子来做,让他们从小事中培养独立的习惯。

  

  3. 孩子的事情要有规律

  让孩子每天学习、生活事件养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循环往复。这样有利于孩子凭借惯性高效完成任务。

  很多生活中你没注意到的固定模式就是这个道理——早上起来让孩子先刷牙,接着快速地喝下一杯温水,再去洗脸、吃早餐等。这样有规律的生活能有效地纠正孩子“拖延症”的毛病。

  

  家长越早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在学习上的优势也就越强。

  给大家分享一套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读本《上学就看》系列。

  

  这套书共8册,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分别对应了孩子学习中很关键的问题,比如怎么去管理自己的时间,怎么去轻松地完成作业。

  《谁偷走了我的时间呢》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不做“小拖拉”。

  《上学原来是这样的呀》这本书可以帮孩子轻松明白上学是怎么回事。

  《写作业再也难不倒我》告诉孩子,写作业其实很简单。

  《考试,我不怕》告诉孩子,这样做,能考出好成绩。

  一套8册,价格也不贵,却能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变成优秀的孩子。

  

  书中通过风趣幽默又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将现实生活加入了适当的童话色彩,把故事讲到了孩子心里去。

  阅读故事的同时,书中还实实在在地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教孩子该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更好地完成作业……

  

  这套上学就看让孩子学会自我时间管理是从韩国引进的一套课外读物,可以帮孩子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小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想要购买这套书籍的父母,可以点击下方商品卡,进店购买!

  举报/反馈

上一篇:治愈动漫值得一看
下一篇:原创零片酬!姚晨戏份全被删,国产电影诗《脐带》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