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大学毕业就做家庭主妇,我错了吗?”| 婚姻改变命运,是人生最大的骗局
林音lili | 作者
Keane、笛子 | 编辑
网络 | 图源
假如让你大学毕业就嫁给富豪做家庭主妇,你愿意吗?
前段时间,一则帖子冲上微博热搜,引发激烈讨论。
“你能接受资助8年的女生做家庭主妇吗?”
![]()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博主自述,自己资助了一名家境贫寒的农村女孩读书,整整8年。
但大学毕业后,她没去工作,而是打算嫁给一个大她13岁、经济富裕的人,当家庭主妇。
因为她觉得: “作为女生,这是我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资助人尊重女孩的决定,只是感到失望。
她资助女孩读书,本是为了让她有更多选择,自立自强。
即使结婚,也是出于自主。
![]()
但资助人母亲对她说的一句话却很扎心:“这姑娘比你聪明。”
“女生要那么拼干什么,反正最后都要结婚生子,不如趁年轻,找个条件好的嫁了。”
有不少人认同这个想法。
个人选择无需指摘。
但你有没有发现,这种观念背后隐藏着一个更需要关注的问题:
主流的价值观似乎默认了,女性的最终归宿是结婚生子,女性的价值,只能通过婚育来实现。
当你没有在适龄选择这个归宿,就会遭受极大的社会压力和异样眼光。
女性一直处在一个被选择的位置,被规定、被期待成为一些角色:一个好母亲,好妻子,好女儿....
而不是她们自己。
如此,便把女性的价值框定在了婚姻和情感的私人领域,潜移默化地限制和影响了其人生选择和自我发展。
这种对于女性的规训,从小到大,无处不在。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如何打破女性规训。
![]()
△上野千鹤子在东京大学2022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
女生太优秀
是一种“罪”
对女性最常见的规训之一是:“你是女生,你不用太优秀。”
我的一位好友k,就面临着传统性别角色和自我发展之间的冲突。
年近30,她想在专业上更精进,发展自己的事业,于是决心考研。
虽是公认难考的专业,她还是成功上岸某名校。
但家人听到后,非但没有祝贺,还劝她放弃入学:
“找个条件好的嫁了,不也能过想要的生活吗,非得自己遭罪。”
“女生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婚姻幸福才是一个女人真正的幸福。”
叔叔知道后,更是怒骂:
“读书读傻了?你已经30了,还不结婚,再过几年更没人要了。”
但即使父母以断绝关系威胁,k还是一意孤行。
“别xx,你就嫁不出去了” 类似的话,大部分女生在长大过程中都听过。
一个滑稽又残忍的现实是,在相亲市场,女性的高学历会“劝退”很多人。
读到博士,本是让家庭骄傲的事。
但换成女性,就是无人问津的“灭绝师太”。
拥有事业和职场实力,本值得敬佩。
但到了相亲对象眼里就是女强人,不好掌控。
在日本,有一种说法:没有人愿意娶一个东大(东京大学)女子。
与人交往时,她们甚至会刻意回避学历,有些话题明明懂,却要装傻。
而东大男生就有太多选择。
![]()
△上野千鹤子在东京大学2019年开学典礼演讲
在很多人眼里,不利于结婚生育的事,都不好。
仿佛女孩多年所受的教育,只是为婚育服务。
“年轻和漂亮,才是女性最大的资本”,背后是对女性价值的极端物化。
回想一个女孩长大的过程,似乎总有一个被人设计好的、完美的“套子”。
你符合这个套子,能套进去,你就是好的。
你不符合,有自己的形状,想冲出去,你就是不好的,会被惩戒和规范。
甚至,你的优势,会因此变为劣势。
对很多人来说,这个“套子”大过一切。
所有人都希望你是顺从的,守规矩的,符合标准的。
而少有人鼓励你,祝福你,成为自己,走自己的路。
至此,太优秀对女性来说,反而成了一种“罪”。
![]()
很多人都不能容许
身边的女性是强于自己的
在这种传统规训的压力下,女性想冲破“套子”,非常难。
人们看到优秀的女性,常常第一反应不是敬佩,而是质疑: “假的吧,一个女生,怎么可能。”
比如去年,一位女孩发了自己牛津大学毕业的视频,她拿到了名额极难的牛津200%的博士奖学金。
没想到,竟被网友围攻是“学术媛”,被质疑编造经历和人设。
一位大V不相信她的成绩,甚至出了道大学应用数学题目,喊话让她出来做题。
而女孩很快就解出了题目,大V这才承认她可能真是数学系毕业的,平息了部分网友的质疑。
![]()
优秀的女性不仅更容易被质疑,很多人还会默认:她的成功,不是靠她自己。
有人分享过,自己的女生朋友拿奖学金全奖留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发展很好,收入很高。
但因为长得漂亮,打扮精致,很多人会惯性认为,她是靠美色拿到的项目,纷纷在背后议论她: “一个丫头片子,哪有这样的本事” 。
而朋友知道,她的这段创业之路并不顺利。
她工作起来极为拼命,甚至两度进医院。
她本身社恐,但为了拿到项目,她硬着头皮参加社交,推销自己。
但数不清的熬夜,写方案,反复纠结,自我打气.....
最后在有些人眼里,只是“靠脸上位”。
为什么女性不管是提高学历,还是努力打拼,却总是遭受诸多恶意,被贴上“女强人”标签,被认为高冷、强硬、缺乏女性魅力呢?
其实,很多人骨子里都不能容许,身边的女性是强于自己的。
这种强大,映衬出自己的弱小,懒散。
而女性在智商、能力、努力程度上的出类拔萃,暗示着她们背离了女人一辈子只关注相夫教子的传统道路。
所以,她们总是会付出很大代价,才能艰难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正如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所说,“将女性限制在私人情感领域助长了自卑感”,女性无法通过成就赢得自尊。
鉴于这种文化氛围,“每个为实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潜力而奋斗的女性,都会暴露在各种影射和嘲笑之下,
这些周遭的声音威胁着她的自尊心。”
![]()
△ 北大女生对话上野千鹤子
![]()
别忘了
你有机会成为向往的自己
当女孩从小被这种无处不在的规训围困,会不自知地进入一种传统语境下理想的幸福归因里,而怯于探索属于自己的价值。
即使进入了婚姻和家庭,也会持续受影响。
例如一位来访,最近深陷抑郁。
孩子断奶后,她想重拾自己曾经的爱好,做一名插画设计师。
身边人都不理解,包括丈夫:
“都结婚当妈妈了,好好照顾家里,别七想八想了。”
“知足吧,这种日子不错了。”
好像从小,她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她的。
学生时代,她很努力地学习,大学想选一个喜欢的专业。
父母告诉她: “女孩读什么都一样,不如读个好找工作的专业,读会计吧。”
后来,她梦想成为一名插画设计师,毕业后去广告公司实习,虽然有点累,但她很开心。
可家人觉得“女孩要稳定点”,坚持让她找了份会计工作。
到了30多岁,她不想结婚。
经家人介绍,遇到现在的丈夫。两人没什么感情,身边人则劝说:
“现在不结,你以后还有得选吗?”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差不多行了。”
巨大的催婚压力下,她结婚了,也辞了职。
生孩子后,她却越来越抑郁。
因为在现在的家庭和角色里,她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她意识到,自己从小到大的选择,从读书到结婚,都不是完全自主的。
她的一生,都被框定在对女性的规定角色要求里。
似乎,所有人都认可你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告诉你应该是什么样的。
但从未考虑过,一位女性,作为她自己,她的需求是什么,她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有时,她会想:
如果当时,我读了我想读的专业呢?
我没有听父母的,找一个差不多的人结婚,而是忠于内心呢?
我坚定想法,在自己的优势上继续深造呢?
回望自己的人生,她十分后悔:
这么多年来,她从未认真审视过自己内心的需要,没有坚持过自己的想法,
而是认同了别人对她作为一位“女性”的期待和要求,抑制真实的渴望,放弃自己的选择。
而她本来有机会,有可能,成为自己向往的,闪闪发光的人。
![]()
△ 北大女生对话上野千鹤子
![]()
不管选择什么
找到自我价值是最有意义的
从小到大,女孩很少被鼓励实现自我,而是依附他人。
把对生活、职业或理想的追求,置于婚姻和家庭的需要和期待之后,认为是必要的,高尚的牺牲。
即使现在是女性主义者代表的上野千鹤子,也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
她曾这么描述自己的家庭:
一个唯我独尊的大男人主义的父亲;
一个辛勤劳作,整日抱怨,却对孩子说 “要不是有你们,我早就离婚了” 的母亲;
和冷眼旁观、发誓绝对不要成为母亲这样女人的自己。
上野千鹤子认为,父亲对自己的爱,像是对待宠物一样:你只要可爱就够了。
小时候,父亲送她去学日本舞,却为两个儿子铺好未来从医的道路。
10岁的上野千鹤子问他,希望自己以后做什么时,父亲的回答是:你要做一个可爱的妻子。
所以,18岁时,上野千鹤子痛下决心,逃离家庭。
远赴京都大学念书,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
之后,在一次又一次这样矛盾却坚定的反抗和自我选择中,她最终找到并塑造了自己:
我到底,想成为一位怎样的女性。
![]()
△上野千鹤子在东京大学2022年开学典礼演讲
余后二十多年里,她很少与父母联系,直至母亲临终。
在父亲生命最后一刻,这个享受了一辈子家庭权威和妻子照顾的“强者”,终于第一次对女儿说:
女人,去工作也挺好的。
不知这是一位将逝老人最后的妥协,还是对女儿多年努力和倡导的真心回应。
不管是什么,都不再重要。
因为这个在有些人眼里,破坏传统道德的“全日本最可怕的女人”,早已活成了她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她一生忠于自己,推进性别平等,为“一个弱者也能受到尊重的社会”奋斗终生。
她没有让自己失望。
但上野千鹤子并非反对婚育,也不认为,不结婚的女性主义者就更伟大。
而是不管是选择什么,结婚或不婚,单身或生育,女性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认同才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
![]()
△ 北大女生对话上野千鹤子
面对难以改变的现实和环境,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提醒自己,不陷入性别的限制和偏见之中;
不断提升自己,从很小的事情做起,建立一个个小目标,逐步实现,努力成为喜欢的自己。
无论是谁,不论男女,抛开性别的限制和偏见,我们都更能看到和实现自己身为“人”的价值。
而 “作为女性,我们的人生,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开阔、更自由、更幸福而存在。
过好自己这一生,不要被生育的焦虑捆绑,被撕裂的教条绑架,
不要自困,自苦,自伤,自害,自卑,自怨,自我怀疑。
然后,有余力的话,去帮助本应更有机会的人,创造更大的价值。”
世界和我爱着你。
注:文中案例均经过处理,不涉及个人隐私。
![]()
- The End -
社会对女性的规训和偏见,很容易让女性忽视自身价值,甚至被婚姻、生育焦虑绑架,无法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4月7日19:00-21:00,第二期【焦虑情绪管理】线上心理疏导沙龙来袭!心理咨询师将带我们一起探寻焦虑的源头和背后需求,帮助我们找到自我价值,忠于内心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次线上沙龙仅开放30个免费名额,届时将通过腾讯会议与心理咨询师0距离互动!
立即扫码,免费报名↓
本文作者:林音lili,存在人本·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在读硕士,著有畅销书《走出心无力》。
![]()
重视孩子需求
体面分手
疫情心理支持
情绪巨婴
高配消费
逆社会时钟
报复性惩罚
爹味说教
不糊弄自己,活出想要的人生
上一篇:55岁美女相亲,一辈子没生过孩子,大叔非常心急:开什么条件都行
下一篇:故事:妻子失忆后爱上别人,向我提要求越来越频繁!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