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内耗型关系”:你不主动,我也不会主动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6
手机版

  

  顾城有这样一首诗:

  “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在一段关系中,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你与对方之间,似乎保持着某种默契与平衡,谁也不愿意轻易打破。

  当你不主动的时候,对方也不会主动;

  你不主动找他,他不会主动找你;

  你不为他付出,他也不会主动为你付出。

  为什么人会陷入这样一种纠结,矛盾又内耗的状态呢?

  -01

  内耗型关系:内心中的两个小人在打架

  你不主动,我也不会主动,就是成年人的内耗型关系。

  你的内心中,有两种声音。

  比如:

  你想要主动给对方发消息,但另一个声音告诉你:他万一不回复你,会很尴尬。

  在人群中,你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你又担心自己的话会打扰对方。

  你想要加入一场谈话,可你又害怕自己的无趣,引起别人反感。

  你想念某个人时,却在想:如果他也想念我,肯定会主动找我的吧。

  这种矛盾又纠结的心理状态,就是内耗型关系。

  还没有开始呢,自己就先退缩;

  还没有尝试过,自己就先放弃了。

  

  为什么人会陷入“内耗型关系”?

  心理学上将人的自尊,分为高自尊与低自尊。

  高自尊的人,往往有着高自信,低敏感,高勇气去表达自己,能够很好地与外界建立情感联结。

  而低自尊的人,往往是低自信,高敏感,总是认为自己不被需要,如果得不到别人的主动,就会认为自己不受欢迎。

  对于低自尊的人而言,让他们主动找某个人,就像经历一次“温水煮青蛙”。

  发出去消息,他心中就响起这样的声音:

  “他为什么还不回复我?一定是他讨厌我,完蛋了,我不应该主动的。”

  无论在社交中还是异性相处中,低自尊的人,都不擅长表达自己。

  即使喜欢,也藏在心里面不说;

  即使很在意,偏偏不会表达自己很在意;

  怯弱,退缩,犹豫不决。

  面对他人的主动,他激动紧张又敏感;

  面对他人的回避与冷漠,则会加剧低自尊人格的内耗。

  

  -02

  为什么在一段关系里,你总是不敢主动?

  1、害怕得不到回应

  举个例子:

  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生活,都是被父母安排的。

  他的生活,学习,甚至毕业之后的工作,都被父母一手安排。

  他不敢主动表达想法,因为童年时期表达的所有需求,都不被父母满足。

  他不会与外界建立联结,因为父母只操纵了他,却没有教育他如何与外界相处。

  这就导致,一个人成长经历中,对于“主动与被动”之间的概念是模糊的。

  自己想要,却不知道如何要;

  自己想主动,却担心自己的主动不被回应。

  就像顾城的那句诗:

  为了避免结束,所以避免了一切开始。

  为了避免自己被拒绝,被冷落,所以他们宁可把感情藏在心中。

  

  2、不自信,总认为自己“不配,不值得”

  人类很矛盾。

  自信的人,在处理任何问题,都能够游刃有余。

  他们潜意识里认为:“我也行,我可以,我值得,我配得上”。

  这类人,也是“高自尊人格”。

  而不自信的人,在面对一些关系,一些荣誉,一些竞争时,潜意识就想要退缩,而不是争取。

  他们的内心想法是:

  “我配不上,我不值得,我不被喜欢,我一定会失败的。”

  所以从一开始,低自尊的人就否定了自己。

  于是,在某些关系中,他们就变成了:被动型选手。

  遇到喜欢的人,不敢追求;

  在社交中受到委屈,不敢表达自己;

  自己有能力竞争得到某些荣誉,他们拱手让人。

  

  -03

  该如何改变这种“内耗”的低自尊人格?

  第一:养成记录情绪和想法的习惯

  主要记录两种情绪。

  一种是:你的勇敢,你的自信,你的主动时刻。

  主动争取,主动发消息,主动做了一件你认为了不得的事情。

  “我今天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情,带给我的感受是……”

  另一种是:记录你怯弱,糟糕的时刻

  “我今天给朋友发消息,编辑了很长的文字,最后又删掉了,因为我觉得……”

  记录的目的,是让你去感受在不同的状态下,你的情绪波动以及你的价值感变化。

  第二:放大自己的欲望,并去追求

  对于你来说,当下的阶段你最需要什么?

  如果你孤独,需要朋友,那就努力去社交;

  如果你孤独,渴望爱情,那就去跟有好感的异性聊天。

  这种事,就像你想买衣服,买车,买手机一样,都是人最真实的欲望。

  面对我们的欲望,放大我们的欲望,然后才能让你产生更多的行动力。

  

  第三:安全感来源于自己,你值得被爱

  如果你没有在原生家庭中找到安全感,那就自己去寻找。

  安全感,有多方面的来源:

  足够多的钱,你喜欢并且稳定的工作,能够带给你安全感的关系等。

  去追求让你内心安宁的安全感,要有这样的念头:

  “我值得被爱,我配得上现在拥有的一切,我还可以拥有更好的。”

  人的价值感,与自我暗示有着不可分的联系。

  你所想,最终都有可能是你所见所得。

  思考题:

  你如何看待“你不主动,我也不主动”的状态?

  作者亦开怀,情感心理学创作者,你的情感心理咨询师。 专注两性、家庭,社交,个人成长等心理分析文章~

上一篇:从散文到话剧 在上海看《皮囊》的诗意现实主义表达
下一篇:黄晓明Angelababy亲密互动被拍,惹怒粉丝:这是要复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