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造物|北大猫猫喊你一起做雕塑!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3
手机版

  全文共1974字,阅读约需6分钟

  关键词:北大课堂

  编者按

  “艺起造物·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大讲堂艺术实践课一一数字雕塑到3D打印师生艺术作品展”,是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与北大学生资助中心联合举办的“燕园起航,艺路同行”项目课程《数字雕塑到3D打印》的结课汇报,集中展出同学与教师作品共28件。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该活动以体验式教学开始,通过深度参与艺术创作,将抽象的创作激情注入匠心独具的原创艺术作品中。通过燕园潮玩、原创IP、艺术雕塑等多元的艺术形式,试图回答艺、术与造物之间的关系,探索创造力与艺术审美以及科技力的神奇联结。

  让我们跟随北大同学的脚步,共同走进奇妙的艺术世界吧!

  

  艺起造物

  数字雕塑作品展

  燕园猫系列

  ?数字雕塑作品展正在展出?

  

  “燕园猫系列”原型

  系列一? 北大猫猫盲盒

  01

  系列一是独属燕园的“北大猫猫盲盒”。猫协是北大的“人口大社”,想必大家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我校“猫奴”众多。作为“猫猫教”的“信徒”之一,我们选择了五只明星猫咪作为盲盒建模原型,并加上一只尚未对外公布的“隐藏款”猫咪作为此次我们用3d建模技术重现的对象。由于它们太过于可爱,所以我们在选取“主子们”的建模姿态时着实伤了一番脑筋。多亏有《从数字雕塑到3D打印》李添老师和戴放老师专业、耐心指导,我们才能够使作品以草图上看似难以建模的动作呈现出来,谁看了不赞叹一句老师们的给力啊!可惜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目前只有小橘子和姜丝鸭的模型能够在讲堂咖啡厅与大家见面,希望毕业之前我们两位“鸽王”能够完成本系列的全部作品!

  

  

  “北大猫猫盲盒”系列作品

  02

  系列二??抽象白模与世界的对话

  系列二是以墨可为原型的“抽象白模与世界的对话”系列。在讲堂艺术实践课的课堂上,老师们娓娓道来的中西方艺术史给了我们灵感的启发,让我们在本次创作过程中萌生了从中西方不同视野,展现墨可与艺术的碰撞的想法。在中国式的墨可作品中,墨可脚踩未名湖,全身饰以水墨灰白的涂装,垂俯着脑袋,侧脸端详自己。此外,我们用镜面的方式,抽象地呈现了未名湖之美,镜面上刻着我们都十分熟悉的一首诗——“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就在这里就在这里,就在这里就在这里。”墨可爱自己,也和我们一样爱这一汪湖水,爱这一片燕园。

  

  

  “抽象白模与世界的对话”系列作品

  在西方式的墨可作品中,我们选用了莫奈的一幅画作为背景,墨可的身体变成了与莫奈对话的画板。每一笔涂抹的力道,都诠释着我们对莫奈艺术作品更深的理解。以画会话,这种对话形式跨越了时空,滥觞于真挚和浪漫。对大师绘画的每一笔模仿,都是一种自我的深刻疗愈。我想,如果莫奈能看到墨可,他也一定会喜欢的。最终两组墨可在一起,交织成为映射中西艺术文化的作品。但无论形式怎么变幻,主体还是墨可这只小猫,就像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一样,任它风云诡谲,洪波涌起,我们始终像墨可一样真实可爱,我想这也是我们想传达的态度吧。

  最开始想做猫咪是因为曾经学院养过一只小猫,一只鼻子上有白色斑点的狸花猫。我们所有人都很喜欢它,上课讨论的时候它会跳到桌子上,在电脑和数据线之间走猫步。猫咪神态的原型就是挺着小胖肚子拧来拧去的图图,后来进一步细化的时候想起来图图严格说不算是燕园猫了,因为它被一位学长领养,所以我们才改成了未名湖边我们的第二爱猫——墨可。小猫咪身上总有一种捉磨不定的沙雕又神秘的气质,就像图图,我们经常看到它坐在窗子前看着湖面发呆,是不是在思考什么猫生哲理?就像墨可,它成天出没在湖边,没人的时候,会不会跑到水边上去照照自己的影子,盯盯水里的鱼?以上均是我们对小猫咪的无礼猜测。在老师的艺术指导下,我们决定用镜面、亚克力板、丙烯颜料和快废掉的手来塑造这系列二中的墨可。

  创作故事

  这一门课程十分精彩,不仅精彩于课堂之上,还精彩于课程结束之后我们准备作品展出的过程,这个过程为我们带来了不逊于艺术课堂本身的艺术体验。比如布展前我们希望对镜面进行处理使其呈现出未名湖的意境,尝试了涂抹、拼贴等多种方法,效果都不太好,最后老师鼓励我们用刻字的方法使边缘表现出磨砂的质感,来勾勒未名湖的轮廓。由于初期的表现效果不太好,小戴老师反复建议我们再刻密集一些,我们对此表示担忧:“如果带着朋友来看展,人家觉得我们神经质怎么办?”老师答道:“还不够神经质!就是要神经质!”因此我们也戏称她为“乌老师”(哈利波特中惩罚哈利在手上刻字的乌姆里奇)。

  

  展品制作过程

  部分学生作品展示

  

  

  

  

  

  来源 |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公众号

  文 | 曹婉钰、黄可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图片由作者提供

  摄影 | 王海仙

  编辑、排版 | 杨曦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 | 张珏

  审校?|?赵齐伟

  

上一篇:女孩刚出生就被父母嫌弃送人,多年后收到一笔遗产,亲妈闻钱而来
下一篇:美“警”就在身边丨同住滨州 共同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