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兖州风云(2)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3
手机版

  本文转自“渤海小吏”

  叁:收编青州兵

  早在董卓被暗杀,袁绍界桥续命的大半年前,袁绍刚刚恐吓来冀州的时候,曹操得到了一个人的建议。

  这个人,也是三国中被忽略的一个重要存在,一个可以媲美贾诩、郭嘉眼光的人。

  他能读人心,看大势,他的判断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从未出错。

  这个人叫做鲍信。

  鲍信在汉末崩塌时简短出场过,当时他奉何进命去老家招兵,等回来时何进刚刚被害,他看出了董卓是个无节操无下限的货,更看出了他刚刚入京实力未稳,于是他劝袁绍去干掉董卓。

  袁绍一哆嗦,痛失好局。

  随后,鲍信回到了地方,做了济北相,成了讨董卓的一路诸侯,带着两万部队,七百骑兵,五千辆车的辎重参与会盟。

  在讨董联军中,袁绍作为盟主风头无两,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乱世终结者,只有鲍信看中了当时还是马仔级别的曹操,他认为曹操才是那个将乱世拨乱反正的人。

  所以鲍信在曹操准备去荥阳拼命的时候派弟弟鲍韬带着队伍去帮曹操。

  结果在革命青年曹操的英勇指挥下,鲍韬死在汴水了。

  袁绍夺下冀州后,鲍信看出了袁绍不是帮着大汉这公司渡难关而是在拿他老袁家的招牌来给自己的公司上市用,鲍信对此时依附袁绍的曹操说:袁绍就是下一个董卓,黄河以北不要再呆了,去大河之南静观其变吧。

  鲍信向曹操伸出了橄榄枝,来河南吧,与此同时,他还看出了此时的袁绍会是下一个董卓,更预感到了幽州的公孙瓒会对立足未稳的袁绍进行全面开战。

  非常高明的眼光,但曹操却并不能一下子走的那么硬气。

  因为你啥啥都没有嘛!给养啥的都得指望大哥袁绍,你去了河南也是依附兖州派,上哪都是当打手,何必总跳槽呢。

  随后,事态如鲍信所料,袁绍被刘虞、公孙瓒、黑山军、南匈奴四面围攻,形势极其危急。

  在这个关头,曹操并没有如鲍信说的那样放弃袁绍去河南求发展,而是选择跟他本初哥生死与共。

  曹操在当时全国各地新闻头条上的形象是:上回差点死荥阳那大傻子这回要死河北了。

  这回死定了,妥妥的,再找不到这种大傻子了。

  曹操出兵东郡,一路顺流而下东推,打跑了黑山贼兵保护了即将在界桥开战的袁绍的侧翼安全,并对周边的所有敌视力量进行了有力威慑。

  

  袁绍随后激动的老婆孩子都扔一边的得罪兖州刺史刘岱,跨区表曹操东郡太守。

  东郡这块地方外号黄河旅游观光带,当年王景治何时东郡政府是主要配合对象,辖区有一半在黄河北,一半在黄河南,治所在黄河南的濮阳。

  

  曹操做为袁绍的东郡太守,并没有将手伸到濮阳,而是将大本营安在了河北的东武阳。

  其实此时河北危机四伏,他又和关系非常好的济北相鲍信全面接壤了,是有极大机会去向兖州派投诚的。

  但是,年轻时一块偷新娘子的洛阳鸡飞狗跳二人组用他们的行动表示:

  我们哥俩是可以同患难的!

  

  192年初,界桥新闻传来,曹操他本初哥打赢了!曹操也开始出兵顿丘,继续跟袁绍背后的黑山群贼开战。

  曹操随后逆黄河而上,击败黑山贼眭固部,又在内黄击破南匈奴于夫罗,报答了他本初哥哥为了他不要老婆孩子的这份义气。

  曹操袁绍这两位三国大佬在革命早期用鲜血凝结的友谊虽然最终没有万古长青,但客观来讲最终都兑现出了丰硕的回报。

  前面曹操帮袁绍续命,后面袁绍给曹操撑腰。

  就在192年的春夏之交,曹操被一个大馅饼拍脸上了。

  兖州刺史刘岱在作战中被青州黄巾贼给杀了。

  

  说他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股黄巾军的背景。

  188年,在青州死灰复燃闹起来了非常凶猛的黄巾军,连破州郡,人数后来一直发展到了百余万。

  基本上半数的青州百姓都信了教了。

  曹老板在济南砸刘章祠堂的时候我们说过,青州“淫祀”现象严重,当地老百姓们在地上人和地下鬼的双料绑架下活的很艰难。

  也因此,每有天下大乱,山东百姓就总能爆发出巨大的阶级仇恨情绪以及强悍的战斗力。

  不过你说这这上百万教徒是不是都那么虔诚呢?

  不一定。

  流民这个组织只要是滚动裹挟起来,速度是非常快的。

  一个村活不下去了,去抢另一个村,都吃干造完后两个村都活不下去了,就都变成了流民去抢第三个村。

  

  这样越滚越大,如蝗虫般流窜壮大。

  

  190年时在盟军讨董的时候,青州的黄巾军开始肆虐青州,青州刺史焦和为了避免跟把他弄得很没面子的黄巾军开战,于是将兵带过了黄河,声称要来参加会盟。

  

  结果没走几步,传来了曹老板在荥阳让徐荣剃光头的战报,大哥又吓的不敢动弹了。

  回去又没本事剿匪,看见贼寇就跑,青州一片萧条,青州被黄巾蝗虫们残破,生生的把青州打成了根据地,不久,他本人就病死了。

  191年的时候,青州这伙黄巾贼将青州祸害干净了,开始北上沿着海边去打勃海,进入了冀州地界打算吃河北大户顺便与黑山黄巾军回合。

  但这一回运气就没那么好了,碰上了公孙瓒老师,然后被屠杀俘虏了近十万。

  

  由于河北人比较猛,这伙被打劫了的青州黄巾只好南下,此时只有一个方向了,兖州。

  

  黄巾军攻入兖州后几乎没有啥阻拦,越过济北和东平,一度插入兖州腹心,杀了任城相郑遂。

  随后黄巾军又回头转入东平郡,来找兖州一哥刘岱。

  

  刘岱打算打跑这伙流贼,鲍信说:千万不能打,这伙贼跟往常的黄巾贼不一样,规模太大了,百姓震恐,卒无斗志,打不过啊!我观察贼众拖家带口的军无辎重,肯定是沿途一路走一路抢,现在咱们应该坚壁清野先固守,断他粮后等他自我溃散,随后再派精锐打他们!

  鲍信说的很对,这伙黄巾军确实是没有辎重的。

  因为辎重早在去年冬天被公孙瓒同志抢劫了,公孙瓒就是狂屠俘虏了近十万青州黄巾后才被河北投资人们彻底看好的。

  但是吧,刘岱为啥非要跟这帮黄巾军开战呢?

  也跟公孙瓒的战绩太过高光有很大的关系,这特么跟宰鸡有啥区别啊!

  但人家公孙瓒那是幽州突骑,猛好几百年了,你有那兵种吗?

  结果刘岱不听,出门后被黄巾军打死了。

  曹操去年被说动去河南发展的心开始荡漾了,然后想睡觉有人递枕头,他在东武阳征辟的当地士族陈宫对他说,现在兖州无主,王命断绝,让我去当说客迎您牧兖州,凭它成霸王之业。

  刘岱死后,兖州陷入了一片慌乱,兖州领导们突然明白了自己在国际上是个啥定位。

  黄巾贼被公孙瓒当鸡宰。

  扭过头来黄巾贼把兖州一哥当鸡宰。

  现在唯一有指望的是谁呢?

  河对面的袁绍把公孙瓒当傻子打,他兄弟曹操把黑山军和南匈奴当球踢。

  陈宫过黄河后见到了兖州群雄,然后在老伯乐鲍信添油加醋的劝说下,以鲍信和州吏万潜等为首的兖州领导们去东郡迎曹操去顶了刘岱的坑。

  不要高兴太早,没有平白无故的爱,就是看上你这傻小子能打了。

  让你来是有条件的,这伙流贼还在这呢!你得给我们解决问题!

  曹操作为入主兖州要交的投名状,必须帮兖州领导们解决黄巾军问题。

  曹操研究后定了骄兵计,这伙流贼刚刚大胜,曹操打算拿自己当诱饵去引他们进入包围圈,随后偷袭剿灭之。

  结果设想的挺好,在寿张,曹操和鲍信这帮高级领导当诱饵后将黄巾军引到了埋伏圈,却发现埋伏的步兵没赶到。(先与信出行战地,后步军未至)

  黄巾贼们跑的还特别快,这就把这帮兖州领导给围上了。

  鲍信似乎是上辈子欠了曹操什么东西,这辈子的最大任务就是给他接到兖州随后再救他一命,鲍信殊死战斗将曹操救了出来,自己却死在了乱军之中。

  知道为啥军纪里面“误点”的罪过都是杀头的了吧,几分钟的区别往往就是一场大胜或者全军覆没。

  曹操入兖州的时机其实他也根本没有准备好。

  在帮着袁绍剿匪的这两年中,他从丹阳拿到的那万余精兵和之前招募的老兵损耗的相当厉害,大部分兵源都是新兵蛋子。(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

  他刚刚把名头打出来,还没有进行新兵训练就迎来了入兖州的机遇。

  老天给你的重大机遇从来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

  他考验你的永远是能不能迎着暴风口去披荆斩棘。

  曹操进入兖州后不久就被已经打了好几年仗的青州黄巾军击败了好几次。(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

  士气极其低落。

  曹操随后被甲婴胄的开始没完没了的做思想工作,做战斗动员,宣誓军功必赏,才拢住了这伙新兵没散摊子。

  曹操极其困难的在咬牙坚持。

  好不容易才进了兖州,我绝不能放弃!

  但是,从概率上来讲,你的这种坚持也许并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战场上打的是人数;

  因为战场上打的是老兵;

  因为新兵只能在顺风场上才有点战斗力。

  你现在人数远逊于黄巾贼;

  风雨里打过来的老兵越来越少;

  新兵打入了伍就没怎么打过胜仗。

  眼瞅就要崩盘。

  就在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的一个转机出现了。

  黄巾军们给曹操写了封信:听说曹领导在济南时毁坏神坛,是个破四旧的斗士,这是咱们太平道兄弟的同道中人啊!现在汉朝气数已尽,黄家当立,天运不是您的才力所能改变的啊!

  这封信,让曹操猛的一拍大脑瓜子!

  对啊!我当年在青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是为他们做主的父母官啊!为了他们我爹差点都让我坑死了!

  这让曹操看到了一种可能:谁说我一定要消灭他们呢?他们曾经是我的子民啊!

  当年愤青打出的招牌谁能想到几年后竟然成为了命运低垂下的劲爆果实!

  曹操开始跟这伙黄巾军们一边打,一边谈投降的条件。(数开示降路)

  咱别打了,啥条件你提啊!咱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嘛!

  一般来讲在这个眉来眼去的时候双方就都不再下死手了,不过曹操时不时还是挖坑搞陷阱坑这帮黄巾大兄弟,动不动还老搞夜战不让人好好睡觉。

  最终,打打谈谈半年多,在济北,条件谈拢了。

  192年冬,史载:“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曹操完成了地盘和实力的双丰收。

  这是曹操发家的一场最重要的战役,因为从中他选取了精壮之士编为了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曹军的战斗主力,青州兵。

  兖州收编青州兵是曹操事业发展中,最大的一次质的突破。

  因为青州兵的性质很不一般。

  这股力量,是无主的。

  这在汉末极其重要!

  这标志着,你不必再受制于你的下属!

  汉末,少量的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混成了当地的顶级地头蛇,比如孙权虽然后来当了皇帝,但他这辈子都在和江东的士族博弈,孙吴打自卫反击战天下无敌,打开拓进取战罕见胜绩是有着重要的内部原因的。

  孙吴的统治根基是众多江东士族、豪族的入股,武装力量中有大量的私人部曲,每次抵抗侵略,保卫的都是自家地盘,所以嗷嗷叫的上,每次出去开疆拓土打下来的又都不归自己,所以积极性从来不高。

  刘表看似是荆州的法人,但为啥他一死整个荆州就无条件投降了?

  因为他单骑入的宜城嘛!

  不是他儿子刘琮大草包,而是人家荆州地头蛇们开会讨论的结果!

  刘表虽然是大才人杰,但他最大的能力顶多能做到整合当地的力量。

  因为除了一群地头蛇外,他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实力!

  蔡瑁张允这些地方势力一合计,换个老板自己的利益也不受损,但抵抗就不一定了,死的可能性大,还是赶紧回归中央!

  包括赤壁前期,孙吴那一大票的主降派,根子也是在这。

  你没有自己的铁杆力量,你说话的分量就没那么足!就没那么硬气!

  举个例子,李典。

  李典是山阳钜野人,他的从父李乾是乘氏豪族,有合宾客数千家(一两万人)。

  后来李家跟曹操混了,双方经历了很多风雨,后来吕布之乱时李乾被杀,曹操派李乾的亲儿子李整带领他李家的那些宾客。(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

  李整死了以后,曹操又派李典带领这支队伍。(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

  倒了三手,还必须得是他李家的自己人带着这个队伍。

  换别人你指挥不动!

  这支青州兵的从天而降帮助曹操完成了这个力量的整合。

  因为青州军体量足够大(从三十万人中选拔出来);

  足够精锐能打(能和曹老板对彪半年多,还砍死一堆兖州领导)。

  所以他曹操从此不用再看人脸子了,他不需要在平衡多方力量了,他可以指哪就打哪了!

  这很重要!

  很多的二百五决定并非是当时的决策者傻,能混到老大级别能拍板的人中草包还是少见,说到底,他有他的不得已,他有他需要平衡的太多方面。

  曹操从这一刻,牢牢的攥住了自己的方向。

  我们看完恢弘意义后该深究了,他是咋逼降这百万青州兵的呢?

  就因为他曾经是父母官吗?

  仅仅是一方面。

  史书中我们看到几句比较轻描淡写的话,说曹操逼降三十万黄巾军外加一百多万家属,精锐编成了青州兵,战斗力大增。

  这是电子游戏中的结果。

  真实世界中,并没有那么简单。

  要知道,战俘和家属的问题从来都是大问题,还记得当年为啥白起要坑杀40万赵军降卒吗?

  仨问题。

  养不活;制不住;没地方消化。

  那凭啥你曹操那么点实力刚刚得到兖州就能这么轻松的逼降这么大体量的青州兵呢?

  你咋就养得活?你咋就制得住?你咋就能消化了呢?

  原因在于两方面:

  1、人家曹操手中现在有地。

  2、而且地的主人都死了。

  曹操在和黄巾军谈判的过程中发现,黄巾军有一个特点,就是“且战且耕”。

  也就是一边打仗,一边耕田。

  这其实有点类似于“屯田”的土匪版本了。

  那么“屯田”是个啥意思呢?

  不是字面上种庄稼的意思,这个词是有特指含义的。

  史书中一提起“屯田”,基本是指为军事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思。

  一般来说像边疆与困难地区,中央政府都会下令当地的边防军进行屯田自给自足。

  但这项制度向来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

  因为效率极其低下。

  第一,种的这地不归自己,积极性永远上不来,可以参考人民公社。

  第二,军队长官各种贪污,军屯土地慢慢就成私有化了。

  军屯的最终演化往往就是变成社会毒瘤,碰也碰不得,收也收不得,地方怨声载道,中央避免提及,成为三不管问题。

  但是野百合也是有春天的,屯田唯一在一个时期是能够输出正能量的。

  这个时期就是天下大乱。

  天下大乱的最大问题,就是老百姓无法再进行安全生产了,结果整个社会在吃余粮,余粮吃没了就开始抢与杀,天下浩劫后,人口大规模减少,地都空出来了,再出来大神搞统一,等统一后再慢慢恢复生产。

  此时的曹操刚刚入主兖州,基本上继承了刘岱和鲍信以及领导被杀的任城国地盘,而且地主势力并不是那么强大。

  

  黄色区域为曹操地盘

  兖州处于多省枢纽,黄巾大乱这些年都被揉碎了,大把的地荒着,兖州这个四战之地人口下降的很厉害。

  曹操在刚刚天下大乱,诸侯们都在忙着抢地盘,抢兵源的时候,发现并瞄准了乱世生存的最重要砝码。

  粮食。

  但是,此处要划重点,此时曹操逼降青州兵的条件绝对不是标准的“屯田”。

  因为“屯田”的本质是“官六民四”的超高税率。

  由于这伙青州黄巾军进入兖州时机上简直恰到好处,曹老板根本也消灭不了人家,还要有求于人家,所以谈判的条件绝对不可能是屯田,人家不可能认头让你剥削。

  曹操正式的大规模屯田是在两年多后的196年才开始的,到时候会有专门分析。

  参考到后来196年真正屯田政策时的转变,吃下这百万青州人口并从三十万的降卒中收编选拔了精壮青州兵的条件基本上可以推测为:

  1、发放私有土地。

  2、缴纳少量税负。

  3、被选拔的青州兵有高级分红待遇以及家属税收优惠待遇。

  4、形成军籍,不属于地方管辖,不摊派徭役,光负责打仗,兵源父死子继。

  这几点随着后面剧情的深入会进行详细分析。

  曹老板招降他们的时候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我是这里的一把手,年轻力壮的都跟我去抢钱抢粮抢地盘,家属都跟我回去屯田种地,有粮吃,有地种,有衣穿,你们自己合计吧!

  已经入冬了,你们要是再瞎折腾就把明年春耕荒过去了!你们能不能活过明年呢!

  别琢磨了,我也是反四旧起家的,当年我帮你们砸的庙!咱们爷们有啥不好说的呢!我当年能罩着你们,现在就不能了吗!在这乱世你们不信你曹爸爸还能信谁啊!

  除了生存条件谈妥了以外,由于青州兵的宗教属性,在投降时也附加了非常重要的一项:降曹不降汉。

  确切的说,是降曹操一个人。

  青州兵自此只忠于曹操,或者说也只有曹操才能降的住这帮身份特殊的“雪中送炭者”。

  这种独特的宗教军事盟约颇有点纳投名状的互相不辜负色彩。

  

  曹操病死时,人家青州兵竟然自行决定解甲归田回老家,曹丕也不敢得罪人家,最高规格退伍军人返乡待遇。

  青州兵从组建到曹操死去的二十多年里,始终保持着单独编制,兵员的补充也是父死子继从原来黄巾军户中选拔的,而且人家的身份相当高,仗着有他曹爹护着特别擅长恶人先告状。

  这支青州兵,说到底是曹操年轻时的郡下子民,更是他的私人武装。

  也正如我们之前说的,这只武装让曹操从此牢牢的攥住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肆:袁术入兖若丧家之犬

  公元192年国际上发生了三件大事:

  1、董太师被杀。

  2、曹操入兖收编青州军。

  3、袁绍和公孙瓒先生依然在大规模互撕。

  不光在冀州撕,在青州也早就撕上了。

  当年袁绍割地给公孙瓒渤海郡后,公孙瓒派出了他的青州刺史田揩去收青州。

  与接壤的青州州郡是平原郡。

  

  此时为袁绍守平原的是当初窜动张超讨董起义的那个广陵功曹臧洪。

  臧洪一直跟广陵太守张超混,但此时袁绍已经和张邈有了巨大裂痕(后面我们会讲),所以袁绍前面在和公孙瓒鏖战界桥之前,张超派了臧洪去跟刘虞搞阴谋。(超遣洪诣大司马刘虞谋,值公孙瓒之难,至河间,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达)

  之前一直说兖州各位领导此时一锅乱炖各怀鬼胎也就是这个情况,派系很杂,押注很多。

  张邈那边打算阴袁绍,刘岱那边也两面派,一面扣着袁绍的家属进行同盟,一面又大方收下公孙瓒送礼过来的部曲表示我很看好你,加油加油打死袁绍。

  你不得不佩服袁绍的手腕,臧洪本来是张超的手下,使命是去刘虞那搞小动作。(诣大司马刘虞谋)

  然后呢,就被袁绍拐跑了。(袁绍见洪,又奇重之,与结分合好)

  恰巧这个时间段,长腿将军青州刺史焦和觉得自己太不适合这个纷乱的世界了,一赌气我死了吧,于是袁绍又“表”臧洪为自己的青州刺史去安抚接收焦和的部众。(会青州刺史焦和卒,绍使洪领青州以抚其众)

  在这特别说一下“表”的意思,很多朋友留言问。

  “表”在这里历史时间段不是向朝廷上表,而是自己刻印写委任状,让小弟们去抢地盘,谁抢下来就是谁的,朝廷爱同意不同意,我就是通知你一声。

  公孙瓒“表”的青州刺史田楷进入平原,和袁绍“表”的青州刺史臧洪就这样开战了。

  界桥之战后,公孙瓒率军退还蓟城,袁绍派手下崔巨业带兵数万一路北追收复冀州失地,一路推到幽州后开始围攻涿州重镇故安(易县)。

  崔巨业在此兵锋受阻,拿不下后开始退军。

  公孙瓒在崔巨业回军后带着步骑三万人又追出来了,在巨马水大破其众,死了七八千人。

  公孙瓒随后又带着三万部队沿着崔先生来时的路又推回来了。

  上次是四万,这回是三万,由此基本可以推算出公孙瓒先生界桥大战的损失是一万人左右。

  公孙瓒在上次战败后总结经验教训,觉得不会再被袁绍算计了,于是又带兵到了龙凑(德州市东北)来找袁绍,准备一雪前耻。

  这回史书没写细节,就一个结局:

  “瓒又遣兵至龙凑挑战,绍复击破之。瓒遂还幽州,不敢复出”。

  又让袁绍打了,而且又打回老家了,还打的不敢出来了。

  公孙瓒从此当宅男后并不甘心,在192年年底的时候,又联合了陶谦和袁术两位大佬,准备再给袁绍点颜色看看。

  此时袁术被刘表咬的基本脱不开身,并没有参加这次会战。

  最终是徐州方面领导陶谦屯兵东郡的发干县(陶谦的路线明天会讲),公孙瓒派出小弟刘备屯高唐(刘备这些年的自驾路线图陶谦死后细讲),兖州刺史单经屯平原来威胁袁绍。

  此时曹老板已经和青州兵谈妥,腾出手来帮大哥了。

  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北袁绍,南曹操出手后,这伙国际联军再次被全部打跑。(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

  

  就此,192年掀篇

  时间来到了193年。

  自191年开打,到了193年时,整个河北在袁绍和公孙瓒的高质量对打下基本上被打成了半残废,双方小弟互拼的青州更是已经变成了无人区。

  史载“士卒疲困,粮食并尽,互掠百姓,野无青草”,袁绍自打拿到了冀州,就没有一天是踏实的,更不要说腾出时间去忙活生产和内政了。

  不过先扛不住的是公孙瓒。

  191年初,关中的李傕为了显示一下自己影响力于是派率太仆赵岐和解关东,使各罢兵,公孙瓒就着这个茬,给袁绍写了信:

  “皇帝不让咱打了,当年光武猛将贾复和寇恂也不合适,后来世祖调解后俩人能一块开车出去玩,我觉得现在皇帝给机会让我和将军和好实在是太好的一件事了”(自惟边鄙,得与将军共同斯好,此诚将军之眷,而瓒之愿也)

  公孙瓒此时已经怂了。

  一年多前的讨贼檄文里,公孙瓒的十大罪把袁绍定性为一个活畜生,现在这种软趴趴的文字我都替他臊的慌。

  后来他被袁绍消灭之前,曾经说过啥话呢?

  必须要上原文:“袁氏之攻,状若鬼神,梯冲舞吾楼上,鼓角鸣于地中,日穷月急,不遑启处”。

  翻译一下:袁绍用兵,多智近于妖,进攻神出鬼没,打的你心惊胆战,无处布防。

  这哪是一生死敌的对手去评论另一个军阀啊!

  这是活生生从精神上被打服的一个小迷弟的追星表态啊!

  一辈子好面子,扫乌桓,性刚烈的公孙瓒,就这样最终死前在精神上已经崩溃绝望了。

  别再说袁绍是漂亮的草包了,听听他敌人咋说的,杀人诛心啊!

  只有明白“袁氏之攻,状若鬼神”是个啥前提,才知道曹老板后来在官渡的胜利有多么的不容易。

  是两个大神之间的巅峰对决,含金量非常高的一场战役,而不是一个大傻X拱手送上的胜利。

  双方在沟通后,最终通过和亲的方式休战协议停火了,各自引兵去养伤了。

  没错,没看错,和亲了。(会赵岐来和解关东,乃与绍和亲,各引兵去)

  这么大的仇,男女主人公洞房时也不知道害怕不害怕。

  袁绍和公孙瓒休战的同时,袁术同志被刘表踢出来了。

  袁术这二年一直属于一事无成状态,自打190年占据南阳后,在跟刘表同志的三年多博弈后,基本被人家赶出了南阳。

  人家刘表在董卓死后跟李傕那帮混的相当不错,又送东西又喊哥的弄来了荆州牧的正式文件批复。

  刘表变成了“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

  一大套官方文件全部到手,刺史变成了州牧,刘表名义上变成了东汉荆州地区的军、政、财一哥。

  在刘表一手办房本,一手打老赖,两手都要硬的情况下,袁术这个南阳太守在失去孙坚后打硬仗能力大幅下滑,又是被断粮又是被袭击,军事上一败再败。

  如果打不赢,其实还算好说,刘表这个低配版孙权从他这些年的表现来看也没见他进攻水平有多高,主要是自己袁术在南阳混不下去了,这个士族三巨头的顶级大郡抛弃了这位四世三公的“自己人”。

  袁术在南阳时,这个原本人口二百大几十万的州郡在天下大乱后户口仍有一百几十万(户口尚数十百万),非常亮眼的数字。

  但是袁术自己不往人上走,不代表广大士族豪族的根本利益,动不动还老打土豪,最终人家南阳人不跟他混了。(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奢恣无猒,百姓患之)

  无论是军事上还是人心上,南阳成为他再也回不去的从前了。

  袁术于是打包了他这些年在南阳攒下的家底,引军入陈留,打算入手兖州市场。

  这次选择再一次的印证了袁术同志的水平。

  袁术在汉末朋友圈中的评价是比较一致的:

  文化人孔融说他是“冢中枯骨”,这货已经在盒儿里待着了。

  

  文化人骂街向来高水平。

  没文化的吕布说他“喜为大言以诬天下”,袁先生特别爱满世界吹牛X。

  

  忘恩负义的人说话普遍不爱拐弯抹角。

  荆州的正面对手蒯越说他“勇而无断”,这是形容袁术的技战术特点。

  

  脑子一热就瞎特么打。

  真打起来又脑子里有钢管,回不过来弯。

  

  刘表你都弄不过,你还惦着跟已经打了两年高质量硬仗,收编了精锐青州兵的曹操打?

  开玩笑。

  不过袁术这回是师出有名的,人家以中央的名义挥军兖州。

  早在去年刘岱刚死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傕等人就派出了一个叫金尚的作为兖州刺史前去上任。

  但是半路上听说兖州现在全境都是黄巾贼,曹操已经被民选出来当剿匪大队长了,于是金尚就跑到袁术那去了。

  为啥往袁术那跑呢?

  因为袁术向来跟各路山贼土匪非主流关系非常好,李傕入长安后主动跑来和袁术结盟,还送了“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的套餐大礼。

  袁术被刘表赶出南阳后,决定打着金尚这个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的名义和曹操抢兖州。

  随后他迎来了人生中最恐怖的一场噩梦。

  袁术引兵进入陈留后屯兵封丘,派手下刘详屯匡亭(长垣县西南),去年被曹操一通暴打的黑山余孽和南匈奴于夫罗纷纷前来帮场。(黑山别部及匈奴於扶罗皆附之)

  

  由于袁术这次逃跑路线跨越三州,图较大,字较小,体量我和袁术

  此时战区东道主张邈赶紧给曾经的小弟现在的领导曹操打报告,说孟德你快来吧,袁家那二傻子过来了。

  曹操带队伍过来了,还带来了袁绍。

  此时的袁绍刚刚和公孙瓒握手言和,正好过来打他这倒霉弟弟了。(引军入陈留,太祖与绍合击,大破术军)

  袁术在战前很可能是这么设想的:

  曹操肯定会来找我麻烦,我在匡亭的小弟就可以断曹操的后路啦,刘表这些年就是这么打我的,哈哈哈。

  结果上来曹操和袁绍先是在匡亭把袁术的部将刘详给打了。

  袁术一看,这哪成啊!于是又冲动上去送人头了。

  袁术来救的路上就被暴打一顿。

  然后这事没完,曹袁联军一路猛追,在封丘准备彻底围死袁术,袁绍下了杀心。

  

  在对面部署包围圈的时候,袁术发现太特么可怕了,这俩疯子跟我来真的了,于是趁着包围圈没完再次开溜,跑到了襄邑。(术退保封丘遂围之,未合,术走襄邑)

  袁绍这时候就回军了,但估计对曹操下了必杀令,因为曹操随后开始继续追击,在太寿撵上袁术,决渠水灌城。

  

  袁术趟着水继续跑,跑到了宁陵。(到豫州了)

  在宁陵继续被追上,一路上曹操不抛弃不放弃。

  追的袁术一口气狂奔六百里跑到了九江。

  

  袁术逃到九江去投奔自己的小弟,扬州刺史陈瑀。

  这一年年初的时候,原扬州刺史、汝南人陈温去世,袁绍和袁术都在抢扬州。

  袁绍派兄弟山阳太守袁遗去兼任扬州刺史,结果袁遗不争气,半路上军队就败散了,袁遗逃到沛县被乱兵杀死。

  袁术则任命了下邳人陈瑀为扬州刺史。

  结果现在这位白眼狼不让袁术进城了。

  袁术无奈下去了阴陵,然后去淮北搬了自己的最后一道救兵。

  袁术带着这道救兵,终于将陈瑀打跑,在九江落下了脚。(术退保阴陵,更合军攻瑀,瑀惧走归下邳)(术於淮北集兵向寿春。瑀惧,使其弟公琰请和於术。术执之而进,瑀走归下邳)

  

  这道救兵是谁呢?

  孙家人。

  还记得当年孙坚入中原后不打董卓而去打豫州的那一年吗?

  孙坚将手伸的很远,一度伸到了扬州的九江郡。(芮玄父祉,字宣嗣,从孙坚征伐有功,坚荐祉为九江太守,后转吴郡,所在有声)

  当时我们仅仅说了孙坚拿下了颍川,汝南的事没提,因为并没有明确证据记载汝南被孙坚袁术集团拿下了。

  但通过孙坚表芮祉为九江太守,很有可能孙坚在那一年中打下了颍川、汝南、九江三郡,而且通过颍水、汝水、淮河这三郡是非常容易连接为一个整体的。

  

  后来孙坚不久横死,袁绍于是派了会稽周昂为九江太守,企图从孙坚手里夺回九江。

  因为扬州向来是袁曹的后院,陈温和周昕都给曹操送过兵。

  但是,最终还是被孙坚的兄弟孙贲带领着孙坚的余众,在阴陵将周昂打败。(坚薨,贲摄帅馀众···术从兄绍用会稽周昂为九江太守,绍与术不协,术遣贲攻破昂於阴陵)

  袁术后来又表孙贲为豫州刺史,孙家将队伍带到了淮北的豫州扬州交界处,伺机染指豫州。

  袁术去阴陵后,往淮北搬的救兵,是孙贲。

  袁术一路被曹操打的如丧家之犬,最终暂时性的活命翻盘,靠的是人家孙家。

  袁术这辈子所有赚到的钱,也几乎都是在孙家的帮助下。

  同样,当有一天,孙家离你而去了,也就是你要下场的时候了。

  你这冢中枯骨除了你家那名头外,真的啥也没有。

  袁术的自荆北被赶到了淮南,曹操也于夏天回到了定陶。

  回来后听说了一件事,他本初哥和他在封丘打跑袁术分手后,又一次面对了生死存亡。

  193年三月上巳节,袁绍在打了二年仗后决定搞一次祈福驱邪大会,带队伍来到了薄落津(钜鹿故城西)。

  古代郑国的习俗,三月上巳辰时,在水上招魂续魄能够去除不祥。

  不过这个习俗很可能就此就没人再过了。

  因为袁绍做了反面大广告。

  这哪是消灾啊!大祸惊悚临头了!

  祭祀完毕后,袁绍带领同志们刚要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的时候,发现不用等到来日方长再显身手了,现在就可以接着忙活去了。

  后方闹叛乱了,魏郡兵反,与黑山贼于毒等数万人已经颠覆了邺城,杀了太守栗成,数万人也在邺城喝上了。

  

  这是比较要命的,因为所有高级干部的家小全在邺城,同志们开始吃不下饭,满脸愁容,有的已经哭上了。

  在这个时刻,只有袁绍同志该吃吃该喝喝,根本就没有啥反应,还劝同志们跟他玩飞镖游戏。(绍劝督引满投壶,言笑容貌自若)

  一群毛贼罢了,公孙瓒都打跑了咱还怕他!只要你还在,老婆孩子都会变出来的!你看我这些年拿老婆孩子当过事嘛!

  家眷被人家抓在手上,往往是外出大军土崩瓦解的关键招式之一,后来威猛爱卒如关二爷,当江陵家眷被人家攥住之后,又碰上了吕蒙处心积虑好多年的安抚政策时,也是最终队伍星散。

  但在袁绍关键时刻继续没掉链子的前提下,老天在这个节骨眼开始帮他。

  在这伙黑山贼中,有一个小团队的领导叫陶升,原来是内黄的小吏,落草为寇后总是盼着被招安,这回拿这个机会玩了把政治投机,早早带着部众从西城进入后接上了袁绍为首的所有领导家属亲自护卫送到了斥丘。

  不知道袁绍和这位陶升之间是否早就有联系,也不知道袁绍的镇定自若中是否有着相关的关系。

  袁绍到了斥丘以后封陶升为建义中郎将,六月,袁绍军入朝歌取鹿肠山,激战苍岩谷口,围攻五日,大破之,斩于毒首领及其部众万余人,报了被偷袭的仇。

  随后袁绍沿着太行山山麓一路北行,开始攻击左髭丈八、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各种各样的土匪部落,一路杀了数万土匪,并成功摧毁土匪壁垒山寨给他们断了根。

  随后,与黑山贼张燕及四营屠各、雁门乌桓会战于常山。

  

  张燕有精兵数万,骑兵数千,双方连战十余日,张燕军大败。

  这一战基本上打没了张燕的元气,史书中再露面就是公孙瓒要死的时候了。

  袁绍在这一路向北的过程中也军疲师老,没有再下死手追击,带兵回了邺城。

  北袁绍,南曹操,关东豪横二人组在公元193年大杀四方,以袁术为首的非主流军团被这俩大侠在这一年几乎团灭打秃。

  与此同时,幽州互不顺眼二人组也在这一年走到了关系的尽头。

上一篇:最后的“药神”:为代购救命药被控“涉毒”的患儿家属作无罪辩护
下一篇:原创外媒评选21部影史最佳丧尸电影:《生化危机》和《釜山行》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