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战场:西方水军发起的新式舆论战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3
手机版

  美国这个国家比曾经的西方霸主英国、西班牙等国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很擅长用一些软的手段去掠夺世界。

  因为用军事占领的方式迟早要把自己耗干,即便金钱、资源可以源源不断掠夺,但是士兵却不能立刻补充。

  在所有软的手段之中,舆论战就是破坏力最大的之一,当年的苏联连美国的核威胁都不怕,最后就是被忽悠倒下的。

  今天的美国又重新拿出老一套对中国发起进攻,不过相比过去,美国的舆论战手段都在革新。

  美国

  西方对我们发起的舆论战从很多年前就开始了,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的舆论战形式和内容都在更新。

  起初西方对我们发起舆论战的主要战场是报刊杂志,十几年前还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社交平台,当时人们在网络上交流主要依靠电脑,而且都是不能随时随地上网的台式电脑,因此报刊杂志就成了它们主要进攻的地方。

  既然如此,西方就会选择一些文化人为传声筒,通过对这些人的收买和洗脑让他们为自己发声。

  读历史故事我们都会发现,那些容易被收买背叛国家和人民的人很多都是文人,这些人书读得多,脑子里对利益得失的盘算就更多了。

  社交平台

  对于今天的某些文人来说,西方给他们一个文学奖,把他们的著作拿到国外出版就足以让他们心动了。

  特别是一些比较浮躁的文人,他们水平有限,自认为不得志,总是想找一个平台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早些年,我们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还不发达,很多人都去国外读书,这就给了西方洗脑或者收买他们的机会。

  这些文人在国内一些杂志上发表一些文章吹捧西方人,比如日本人高素质街上一点垃圾都没有;美国人讲民主,一个普通的民众都可以把州长拉下台;德国人严谨,把各种事情做得精细到恐怖。

  当然,这些话现在看起来都是笑话,但是在当时出国的人很少、社交媒体不发达,信的人还是很多。

  文学杂志

  八零后、九零后也许还记得上学时候看的那些文学杂志,其中有很多故事是讲一个人品德高尚或者父母多么开明的,可是这些中国人写在中国杂志上给中国人看的故事,故事中那个高尚的主角都是外国名字。

  这些文人都是报刊杂志的作者、编辑,还有的是教育工作者,因此对人们的思想影响很大,记得当时辽宁日报曾有过一篇文章《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可见当时这些思想的影响已经不止是个别人,而是成为了一种现象。

  后来网络发达了,人们能获得更多的外界信息和正确的观点,那种公知思想盛行的局面才得以遏制。这些老公知不懂互联网,用手机电脑打字的速度没有年轻人快,他们不懂拍视频,更不敢出镜,开始处于劣势。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疫情期间广大网民跟写日记那位作家及其支持者的较量,年轻人对传统媒体和网络都比较熟悉,几乎占尽了优势。

  传统媒体

  西方国家也许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也开始逐渐发生转变。那些古墓派公知不再唱主角,他们只是利用自己早些年积累起的一些名气和粉丝进行配合,主要在舆论战上发挥作用的是网络水军。

  这些美国水军甚至比美国海军还厉害,它们无孔不入,可以让表面上安静的世界暗流涌动,美国海军一艘军舰的造价如果用作网络水军的经费就可以搞乱几个国家,做到美国海军花上十倍的钱都完不成的事。

  近些年来,我们在很多重要的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发生时发现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舆论,某一种声音会在某一时刻突然出现并试图改变人们对一件事的看法。

  随后网络上就会出现一大片争吵之声,甚至会出现网络暴力,这些网络水军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逐步蚕食我们的舆论阵地。

  美国海军

  长期活跃在网络上的老网民应该有这样一个感受,那就是美国舆论战的方式在变。

  过去美国喜欢说中国落后、中国人没素质,而外国人非常完美,现在这样的声音变少了。

  因为它们发现,中国是个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非常高,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也很高,所以站在中国人的对立面骂中国只会让中国人一致对外,贬低中国人只会让中国人更团结,所以它们就会让网络水军从内部下手,炒作我们的社会话题。

  我们可以举一些大家都熟悉的例子。首先就是借着社会话题歪曲事实,制造社会矛盾。

  网络水军

  每当社会上发生一些事件,西方的网络水军就会解体发挥,比如某个人被欺负了、受到不公正对待了,随后在事件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就会有大量的帖子出来为事件中的主人公呐喊。

  这些账号不是造谣歪曲事实就是会向官方讨要说法,这时候无论有关部门是否回应他们都有话说。

  如果官方为了澄清事实在没有彻底调查清楚的情况下仓促回应,网络水军就会说官方不负责任,如果没有快速回应,网络水军就会捏造事件中的犯罪者是不是背后有人。

  众所周知,一个案件的调查需要时间,从调查到处理再到公布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案件中也涉及到不同人的隐私,有些信息是不能公布的。而煽动舆论连一个小时都用不了,网络水军就是利用这段短暂的调查时间疯狂煽动公众情绪。

  网民

  网络水军要让网民产生对立情绪,要让网民觉得不是太阳出来鸡才叫,而是鸡把太阳叫出来的,所以才有那样一句:“今日我若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

  其实很多事走正常程序都可以解决,但是有些人偏偏觉得是因为自己在网上喊了才解决。

  世界上每天都有大事发生,新闻媒体时时刻刻都要追新的热点,两件或者多件大事同时发生也是每天的常态,网络水军也会巧妙利用这个很正常的规律煽动公众情绪,他们会把新事件的热度取代旧事件的热度解释为“有人在压热搜”。

  其实这种说法稍加思考就会发现漏洞很明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控制信息传播可以直接让所有媒体和平台上的这类信息直接消失,比如美国经常会有警察把记者控制住,根本不需要借其他事慢慢压。

  美国警察

  我们既然能看到各种新闻并且能讨论,这说明我们国家愿意面对问题和听取公众意见。

  网络水军类似的套路也不少,拿一些看似有道理仔细思考之下又没道理的事煽动情绪。

  比如我们国家打击谣言,网络水军就会说是言论不自由、创作不自由,我们国家让各平台账号显示所在省份,他们说没有隐私。这就是老公知们“用事实撒谎”招数的升级版。

  当一个事件中有男女两个性别,网络水军就会顺手挑拨性别矛盾,而且网络水军挑拨男女矛盾有个技巧,那就是受害者是女性的时候它们疯狂发声,当受害者是男性的时候它们闭口不谈。

  网络

  这样女性认为网络水军的发声是保护女性,男性网民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等到下次再有同类事件网络水军不必挑拨就会有人吵起来。其他如地域矛盾、文理科矛盾等也是同理。

  网络水军的内部挑拨比公知们的整体贬低让我们更难破解,网络水军混入普通网民之中,难以被发现。

  只有少数的媒体人会在网络上对一件事情从头追到尾,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不会经常泡在网络上,普通网民只会在事情被炒得最热的时候看几眼,所以人们看到的最多的是网络水军造的谣言,而不是事件反转后的真相。

  再有,这些网络水军打着正义的旗号践踏正义,他们所有煽动情绪的帖子都是打着为某一群体或者某个人发声的名义发出来的。

  媒体

  这样这个群体的人觉得是为自己摇旗呐喊就很自然地对它们产生好感,声援他们,反对网络水军的人就会遭到这个群体的指责。

  无数的事实证明,这些网络水军从来不是真正为了某个群体,事件的受害者站出来澄清谣言,这些假装为受害者发声的账号就会反过来网爆受害者,防止真相传播。我们在网上也总能看到一些喊着为女性发声的账号发表不尊重女性的言论。

  再有,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奇葩的“专家言论”莫名其妙地火起来,其实如果每次都能查一下会发现,说话的那个人根本不是权威部门、权威单位的专家,只是有一些可有可无的头衔。

  真专家没那么多时间天天建议,而是每天忙于工作和研究。但是网络水军总是擅长在文章中把胡言乱语的那些人用“专家”两个字代替,因为这样一来矛盾点就有了,以后真专家再说话就没人听了。

  专家发言

  真专家和假专家的话都让人听不懂,真专家的话听不懂是因为专业,但是最终会带来好结果,假专家的话听不懂在于胡说,当越来越多的“专家建议”出现,网民就分不清两者了。

  网络水军的舆论战方式太多,这些只是冰山一角,相比较老公知们的方法,它们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但是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其实要想破解它们的招数很容易,看到任何事都有理智,多用常识去分析和判断。

  我们要相信一点,希望我们好的不是西方媒体,不是西方各国政府,而是我们的国家。

  有了这两点,网络水军休想把我们变成第二个苏联。

  拍摄抗议活动 美媒记者被警察按倒逮捕.2020.9.14.央视网

  举报/反馈

上一篇:做人当学姜太公,玩转职场很轻松!
下一篇:宝能紧急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