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爆料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3
手机版

  请点蓝字关注,助力全面依法治省

  今天,当你走在大街上,抬头就能看见指示方向的路标。其实,早在5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人们就想到了解决交通出行问题的办法,在十字路口立根木头柱子,刻上记号,这样一来,从外地来旅游、办事的人就能辨明方向,不至于迷路了。可是,这种早期的路标很快就发展出了新的功能。

  这些柱子都立在咽喉要道上,人流量大,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于是,如果有人想对当权者提意见,或者有什么不满、抱怨,乃至想爆料,举报不法官吏,就把问题刻在柱子上,公之于众,制造舆论。消息一传开,引起了社会关注,事情就会得到解决了。这种办法跟现在互联网爆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靠信息的快速传播制造爆炸性新闻,引起当权者的注意。于是,路标兼举报箱(木)就这样出现了,古代称为“诽谤木”。这里的诽谤不是造谣中伤、诬告陷害的意思,而是提批评意见、揭发检举的意思。

  这种诽谤木流传了3000多年,一直到晋代的时候还有,不过当时叫“表木”了。我们现在常见的装饰性建筑——华表就是源自这种表木。所谓的表木,首先是路标,然后在柱子上面增加一块横板,跟我们现在路标的样子很相似。这块横板的作用是记事,当然也可以供大家爆料用,想举报某某官员的话,半夜没人时候搭把梯子,把内幕刻到表木上端的横板上,第二天准保满城风雨,要么就是被举报的人被领导叫去谈话,要么就是纪委的工作组进驻,查明真相。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萧衍觉得举报人半夜爬梯子上去刻字不太方便,为了方便人民群众举报贪官污吏,畅通言路,便推出了一项便民措施。就是在诽谤木的旁边装一个木匣,叫做“谤木函”,老百姓的举报信、意见书都可以投进去,由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后交给领导。举报途径发展到这里,举报箱跟路标就开始分离了。

  从战国的李悝到汉代的赵广汉再到南北朝梁武帝,举报箱经历了从陶到竹再到木头的材质演变,从偏僻角落走上通衢大道、城门闹市,成为人们举报不法行为的重要途径。古代举报箱发展到巅峰,结构最复杂、最精致,材质也最贵重的,是武则天的杰作。武则天制造的这种举报箱被称为“铜匦(guǐ)”,就是一个方形的铜匣。铜匣四面都有门,门的颜色不一样,名字和功能也不一样,不过都是有进无出,放进去拿不出来。

  东面的门叫“延恩”,是青色的,青色象征着皇恩浩荡,推行仁政,臣民如果想歌功颂德或者请求皇帝给自己加官晋爵,就把信件投进这个门;南面的门叫“招谏”,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忠诚正直,就像关公的大红脸一样。臣民要是想批评国家的政策,向皇帝进谏,就投进这个门;西面的门叫“申冤”,是白色的,白色象征公正廉洁,想申冤、举报贪官污吏之类的,自然是从此门入了;北面的门叫“通玄”,是黑色的,黑色是智慧的象征,如果你夜观天象,发现星辰异变或者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察觉到不好的兆头以及关乎国防建设、军事行动的机密事项,就可以把文书投进这个门里了。

  由此可见,武则天设计的这个举报箱是煞费苦心,外形精致、色彩缤纷,工艺复杂、功能丰富,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如果能够保存下来,一定是价值不菲的文物。这个高档举报箱就放在宫殿上或者宫门外,接收臣民上书。为了管理这个举报箱,武则天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机构,叫做“匦使院”。举报箱能有这样的待遇,算是极品了,论级别和地位,绝对是举报箱中的皇族。

  图书简介

  这些文字来自一本法律文化书籍——《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该书于2017年3月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峰,出版人,策划、编辑出版《法学格致文库》《体系刑法学》《民法哲学》《我妻荣民法讲义》等,著有《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等。

  读者体会

  《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针对现代生活中的热点法律问题,回溯中国古代如何处理类似情况,作者语言诙谐生动,主旨深入精髓,中国人的法律智慧跃然于纸上。涉及的主题非常广泛,有律师、官司、巡视、举报、考场舞弊、环境保护、上访、城管、食品安全、滴血认亲、货币战争、房产税等,通过古今对比,总结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以资当下借鉴。

  开卷有益,书中讲到很多妙趣横生的法律故事。如中国律师第一人邓析诡辩的故事、孝子击鼓鸣冤救父的故事、朱元璋只用“四菜一汤”宴请群臣的故事、历史上著名的“枪手”温庭筠替考作弊的故事、《洗冤集录》里滴血认亲的故事、少林寺当拆迁钉子户的故事等。

  书中还讲到了古人不同于现代的处理犯罪的方式。如考场舞弊,竟然可能会被施以喝墨水的处罚。南北朝的梁武帝萧衍时,就对答卷出错的人罚喝墨水,隋代对字迹潦草的人也有同样的处罚。不过,梁武帝是罚喝一斗,隋代是罚喝一升。罚喝墨水是一种象征性的、精神上的处罚,让被处罚的人声誉扫地,引以为戒。

  编辑:张娅男

  审核:郝俊平

  往期回顾

  Review of previous periods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作出重要工作部署!●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创新篇 | 枣庄:创新打造“三个平台”改革赋能法治建设开新局

  原标题:《古人也爆料》

  阅读原文

上一篇:魏晋风骨与南昆风度相遇,昆剧《世说新语》走进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书友圈又一经典短篇故事《农村小伙的天地》,剧情巧思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