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入9000年入上百万元 摆摊、收破烂背后的故事陷阱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3
手机版

  #夫妻摆摊日入9千网友让查税#这段时间,出现了很多关于90后夫妻摆摊日入9000元,211、985大学毕业生收破烂年入两百万的新闻。说是新闻,其实更像是制造热度的网络话题。你能在这些主人公身上,发现一些巨大的身份落差和环境冲突。

  比如,有的人属于正年轻,体富力强那种,但是却选择了摆地摊,做一些小商小贩生意,而有的年轻人,则属于从名牌大学毕业,或者拥有很高光的学历和背景,但最后却从事了外卖员或者“收破烂”。

  请注意,这里的“收破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骑着三轮车,在大街小巷转悠或者农村里收破铜烂铁矿泉水瓶子之类的,它背后是一家互联网科技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通了破烂交易和收取的最后一公里,因此,这虽然听起来是“收破烂”,但更多的还是处于中高端的科技创新。

  

  而媒体在这样的报道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先是打着各种各样的噱头,采访这些当事人,然后通过不经意的包装,让这些当事人在网络上有了自己的标签和关联话题。很多观众一看会惊呼,原来现在摆地摊、收破烂都这么赚钱了?甚至是让更多人心生了去挣偏财的想法。

  可问题在于,不管是收破烂,还是摆地摊,它都和真正的摆摊收破烂没关系。因为在这些故事当中,主人公基本上都是被隐去了一些关键性的角色和组织架构的。

  就以摆地摊为例,那对夫妻其实不止是单兵作战,他们还有两个店员辅助,日入9000元很有可能说的是他们的一天的流水,而抛开流水,是不是还要考虑人工成本和原料成本,以及租金、花销之类的,那么这样子算下来,日入9000元的说服力又有几何呢?

  

  再看收破烂年入两百万一事上。其实主人公本身是拥有专业的大学背景的,说是采访,其实也是别人自己在某平台上发布创业视频。说是“创业”,其实就是蹭“收破烂”的热度。

  而她的创业,本质上是在重构废物回收利用的某个领域,打通了渠道,获得了更多的利润。从单纯的职业属性来讲,鼓励创业与带动更多人就业,自然是需要得到支持的,但是,如果非要以一种正当、打苦情牌的方式来宣传创业,这里面的是非曲直,就需要讨论了。

  

  因为,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但是目前所呈现出来的舆论生态,就是制造冲突和反差,比如90后夫妻摆地摊,名牌大学毕业生收破烂、送外卖等等然后形成话题和热度,最好还有媒体来采访和对话,他们再编一段励志的故事,等时机成熟慢慢收割,最终的目的就是直播带货。

  还有一种网红“孵化”方式是,租用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子,最好里面脏乱差,然后邀请一个衣着光鲜的美女坐在镜头前,自导自演一出美女不爱卫生、年轻人个人卫生问题突出的场景,其背后的目的,就只是先把流量做起来,然后每天直播赚分成。因为,类似的场景,可能是很多博主都在通用,这个房间也都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了,很老掉牙的环境。而媒体前赴后继,自以为是去采访、去对话,然后当事人再编一段故事。这个过程,美其名曰“孵化”,实际上不就是一场合谋的诈骗吗?

  举报/反馈

上一篇:故事:山东美女被帅气交警开罚单后一见钟情,嫁给他报罚单之“仇”
下一篇:成龙哽咽,功夫片真要消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