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救护车》:炸药量减少、浮夸运镜加倍泛滥,还算可看的爽片19206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3
手机版

  

  《亡命救护车》是去年上映的电影,但直到昨天才看,看了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不该是给迈克尔·贝来导,最起码,他不会是合适的人选,《亡命救护车》应该要是找安东尼·福奎阿或是大卫·阿耶才对。

  

  适合迈克尔·贝的动作片大约是以下几种:场面很大而且剧情很蠢或很搞笑的(如《变形金刚》);或是场面很大、但喜剧成分偏低的(如《勇闯夺命岛》);又或者,场面不大但很搞笑的(如《付出与收获》)。我指的场面大,不一定要是《变形金刚》等级,只要是《危机13小时》那种规格就行。

  

  但《亡命救护车》偏偏是属于场面不大、然后也不搞笑的。这就尴尬了,因为《亡命救护车》没什么动作戏能让迈克尔·贝尽情的放飞自我,他只能滥用极度浮夸的运镜、空拍或手持,去「过度包装」那些在编排设计上明明没啥特殊亮点的枪战和飞车追逐。

  

  即使只是几秒钟的换景,他的摄影机动线也要拼了命的九弯十八拐,搞得你晕头转向。那几招拿去拍战争片、或是拍变形金刚在市区里玩摔角,画面会很爽,但套在《亡命救护车》,感觉就像在禁足一个好动的青少年,他很好动,但没啥空间能让他动。

  

  如果是给安东尼·福奎阿或大卫·阿耶这种熟悉中型预算动作片的导演来掌舵,《亡命救护车》应该会被拍得比较「实在」,他们不只对街头规模的动作戏有更多经验,而且还很擅长经营街头的对峙张力。

  

  最重要的是,他们比迈克尔·贝更在乎剧情、更在乎角色刻画,「动作」和「故事」绝对都能取得一定程度的平衡。尤其是大卫·阿耶,他可是编剧型的导演,他的作品向来倚重角色大于故事,几乎是角色驱动,而 角色驱动正好是《亡命救护车》的属性。

  

  《亡命救护车》,显然有替几位要角安排深具潜力的个性和背景设定,但也许是剧本一开始就没有好好深化它,而迈克尔·贝也没特别有什么心思想要去照顾这块。

  

  于是两位抢匪男主角的兄弟情、还有医护员女主角从冷漠到找回人情温度的救赎转折,都只是散落在某些极短暂的时刻,而非被连贯的、扎实的堆砌完善。那些短暂的时刻,独立来看是颇有火花,但综观而言是各自松散的,和抢劫、逃亡的过程扣得不够紧密。

  

  我仍然多少有被角色们,狗血又套路感极重的故事弧线感动到,但那纯粹是被演员们的演技、演员们精准的眼神给打中,感动的背后仍缺乏足够有效的铺陈去支撑,因此演员给我的感动,过没几分钟就从我心里淡去。

  

  不过身为迈克尔·贝的钢铁脑粉,我很清楚他的水平在哪,没对他有特别期望,也就没对他特别失望,我一向只求迈克尔·贝的电影够「热闹」就好,而《亡命救护车》确实还算热闹有余,这样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迈克尔·贝常常喜欢让戏里的角色闲聊自己拍过的作品,或是突然在背景贴上一张大大的某部电影海报,当作彩蛋、或是会心一笑的自嘲。但我发现,他每次拿来玩梗的,永远就《绝地战警》《勇闯夺命岛》或《世界末日》这几部早期代表作,我猜可能也是这几部是他拍得最开心、最为傲、或最挂念的吧。

  

  BTW,这也是近年频繁接演大片边角配角、但迟迟未能晋级一线的艾莎·冈萨雷斯,在好莱坞商业制作里头最具演技发挥的一次,而且以她出众的身材条件,居然还罕见的没被最喜欢意Y女性的迈克尔·贝要求卖弄性感,难能可贵啊!人家真的不只是长得漂亮而已,恳请好莱坞多多重用她,万分感谢。

  举报/反馈

上一篇:书友力荐的总裁豪门实力小说,少女心又一次被治愈了
下一篇:重温经典:《千与千寻》带你探索迷失的灵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