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性格决定命运!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2
手机版

  

  关羽(?—220年),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他和曹操一样,并不是属于三国时期)。关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被称之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关羽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虽不至于像《三国演义》中那样精彩,但仍然有像万人军中取颜良首级、刮骨疗毒的壮举。公元220年,关羽为配合刘备的汉中之战,发动了襄樊之战,不仅打的曹仁节节败退,更是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都要迁都,达到了个人军事生涯的顶峰。然而就在此时,关羽却大意失荆州,并在东吴、曹操和手下叛将的联合绞杀下,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关羽之死跟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关羽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最终命运。

  《三国志》中陈寿评价关羽:“刚而自矜,性颇自负”。意思是说关羽性格骄傲自负,刚愎自用。有几个小故事可以证明:

  1、关羽听说马超归降刘备,他与马超毫不相识,于是便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才干与谁人可以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气傲心高,于是回信答道:“马孟起兼有文武的资性,凶猛过人,可谓一代俊杰,属于黥布、彭越一类,可与张飞并驾齐驱,但还不及您美髯公绝伦逸群。”关羽蓄着一副漂亮的长须,所以诸葛亮称他美髯公。看了诸葛亮的回信,关羽十分高兴,把它交给宾客幕僚们传阅。

  

  2、刘备自封汉中王,封赏诸将,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前右左后四大将军,关羽举手可谓是位极人臣。可是关羽在接到任命的时候却非常的不高兴,原话叫“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里的老兵指的就是黄忠。

  

  由此可见,关羽为人之傲,这种傲气也为之后的祸事埋下伏笔。如果在平时,对自己人傲慢,最多换来他人的厌恶。而在战时,对部下的傲慢,对友军的傲慢则必会带来祸事。

  

  起先,孙权曾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辱骂孙权,“虎女安肯嫁犬子”,拒绝结亲,孙权十分恼恨。《典略》还记载关羽在攻樊城时因嫌孙权援兵迟缓而大骂“貉子敢尔”,并表示樊城一旦攻下,就可以灭了孙权,孙权得知后,假意写信向关羽道歉,内心已对关羽产生敌意。

  关羽素来善待士卒,但对士大夫们却很骄横。南郡太守糜芳和将军傅士仁素来厌恶关羽的轻慢态度。当关羽领兵出征时,糜芳、傅士仁两处负责供应粮草军需,两人不悉心救助关羽。关羽放出话,说:“回去之后,就惩治他们!”糜芳、傅士仁听闻后,都恐惧不安。孙权听说后,就暗中派人去诱降糜芳、傅士仁。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孙权亲自率军为后援,麋芳和傅士仁果然不战而降,南郡陷落。

  都说是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确如此。关羽敢于亲帅大军攻打樊城,说明关羽已经做好充分的防御措施,设置了沿江烽火台、公安城、江陵城三道防线。然而关羽却忽视了人性,不仅自己被孙权、吕蒙的示好示弱所蒙蔽,更是威胁自己的部下,导致他们害怕关羽得胜归来惩罚他们而投降东吴。

  关羽在兵败之际,多次派人去寻求上庸刘封的援兵。刘封本是刘备义子,可是刘封却没有派兵支援。史书记载,刘备曾询问关羽是否应该立刘封为储,关羽心直口快,直接说刘封是螟蛉之子,建议刘备不要立刘封,应该把刘封打发得远远的,于是刘封被打发到了上庸这等艰苦之地。刘封自此也忌恨起关羽。

  可以说,关羽之傲,导致他人际关系问题频发,关羽不仅大意失了荆州,还在东吴和曹军的联合绞杀下,败走麦城,兵败被俘,身首异处。

  有人会问,为何东吴会杀了关羽,留着跟刘备谈判不好吗!想想关羽如此羞辱过孙权,孙权手下能放过关羽吗?

  关羽是一个成熟的军事家,却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关羽的性格也并不成熟,他最应该学习诸葛亮的谨慎,在镇守荆州时,应该谨遵刘备诸葛亮连吴抗曹的政策,采取更加谨慎的防御策略,即便是要采取进攻,也要安抚好后方。

  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仍然为关羽,为蜀汉政权惋惜!失去荆州,也意味着诸葛亮隆中对的政策失败了!蜀汉注定偏安一隅,不得长久!更为惨痛的是,刘备急于夺回荆州,大举伐吴,最终兵败夷陵!

  各位看官,你们认为关羽之死跟他的性格有关吗?你认为如果蜀汉有了荆州,能够统一天下吗?欢迎说出你的观点!

  举报/反馈

上一篇:惊悚小故事
下一篇:《恩爱两不疑》即将上线,官博晒出演员剧照,赶紧官宣定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