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鹿原》聊离我们较近的第三种家庭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1
手机版

  第一次读《白鹿原》是读的故事,看人物与命运的抗争;第二遍读的时候,我读的是家庭。

  三种不同的家庭,三种不同的命运,哪种离我们最近,其实是第三种。

  《白鹿原》里最主要的两个家庭,也可以说是两个家族,就是白家和鹿家。老家长白嘉轩和鹿子霖从开篇的“土地”两个字就能看出利害,天字地是生产粮食最多的土地,在那个年代,谁家拥用的天字地最多,谁家就殷实。

  而白鹿两家由于起点不同:白家的发家是靠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起来的,艰辛的过程也是成长的积累;鹿家的发达是起源于勺勺客,根基不实。从和两个人的所作所为上就能看出一二。

  白嘉轩给人的印象始终是古板而不失狡猾,忠厚而不忘邪魅,从迁坟到孝武进山躲官,每遇大事都知道向朱先生请教,这些都能看出来他对生活的思考,生逢乱世不能没有思考。

  而思考的基础是“义”字当先,从资助黑娃读书,打破传统上女儿灵灵上学,交农事件,在祠堂惩罚孝文,在重新做人后迎黑娃入祠堂,除了族长身份外,“规则”两个字与鹿子霖喜好的“权”“利”两个字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鹿子霖给人的印象则是“浮”,像皮球浮在湖面一样,时沉时起,游走不定,从他设计套牢小娥,陷害,似乎每一步都在为一个“利”字而动,没有看到他无偿地资助过谁,最终的结局也是孤独凄凉。

  在这两个家庭外还有一个与我们现在大多数普通人更相似的家庭,没有资源助你腾飞,没有人为你指点十字路口的迷津,更没有人教你尊严、责任、幸福、规则之类的字眼,这种家庭最多会给你“梦想”两作个字,当你发现梦想与现实格格不入时,你的叛逆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你可以相信朋友的话,你会相信同事的话,甚至大街上毫不相干的人的一两句话,唯独不相信父母的话。

  这个家庭就是长工鹿三,其子为黑娃和兔娃。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黑娃,而不是白鹿两家中的任何一个人。黑娃的前半生与我们的经历特别相似:上学(我们也上学)、务农(干家务活),熬活(我们叫打工),当土匪(我们叫叛逆,最多离家出走),报复(当土匪后敲打白嘉轩的腰,这个我们没有)。

  三个不同的家庭,三种不同的人生,在这三种家庭中受伤害最严重的就是女人:孝文的媳妇是饿死的,灾害和孝文的罪过导致的;冷秋月是婚姻不和,精神上受到打击而死的。现在这种问题也是很受关注的,时代的变迁,女性的话语权也是越来越重,选择也是越来越多样了。是被杀死的,而且是被亲人所杀,这个沉重的话题可不要以为只会出现在书上,现实中也刚有过,愿所有的女孩都会四两拔千斤,成功化解所有积怨。

上一篇:《大话西游》:爱情是朋友联系的新高度,是亲情联系的另一种续写
下一篇:低调的杨紫亮相微博之夜颁奖台,接下来还会有经典作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