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大年,网文加速度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1
手机版

  当平台的内容供给足够丰富时,关于异世界的千百种面貌都会同时绽放,也沉淀出不少能够和主流文学媲美的作品。

  作者|陆娜

  科幻早已不再是网络文学中的冷门类型,甚至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爆款频出。

  全长近 200 米的三桅帆船,漂泊在有神秘生物出现的无垠海域也会显得渺小,而这艘挑战大海的「失乡号」是世上仅存的文明火种。你以为如此设定下将会展开一个宏大肃穆的大航海故事吗?作家远瞳给出了硬科幻全新的「轻盈」打开方式。

  学生时期远瞳被《科幻世界》激发创作冲动,曾发表过两个短篇,但创作初期的热情需要更多释放空间。网络平台为像他一样的爱好者们提供了创作的土壤,也培育了一批愿意为之付费的读者。代表付费风向的起点读书 2022 年度月票榜 TOP10 中,50% 上榜作品中具有科幻元素。

  持续写作十余年,远瞳已晋升为阅文白金作家,笔下构建的一个又一个异世界,不仅吸引了一批忠实的读者,也获得了业界的认可。其新作《深海余烬》上架后迅速成为起点第 8 本十万均订小说。3 月 25 日,该作品获得了第 33 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科幻网络小说奖」。

  当平台的内容供给足够丰富时,关于异世界的千百种面貌都会同时绽放,也沉淀出不少能够和主流文学媲美的作品。今年银河奖中共有 13 部起点的作品入围,4 部获奖——这也是阅文集团旗下作品连续六届获得中国科幻领域的最高奖项。

  其中《灵境行者》获得最具改编价值奖,其有声剧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 2 个月播放量就超一亿。另外两部获奖作品《泰坦无人声》《夜的命名术》也已推出同名有声剧和漫画。值得一提的是,《泰坦无人声》作者「天瑞说符」已经凭借过往作品几度斩获银河奖。

  随着《三体》《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的热播,科幻受众和创作者进一步打开增量。与此同时,科幻类 IP 的市场价值进一步彰显,可能成为版权市场关注的赛道。

  进击的科幻网文

  《流浪地球》在 2000 年就获得了银河奖特等奖,而当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部作品。直到 15 年后《三体》成为首部享誉全球的中文科幻作品,刘慈欣才走入大众视野,并带动中国科幻进入一个延续至今的黄金时代。

  远瞳和天瑞说符都是刘慈欣早期的读者,「他让我看到国内科幻创作达到什么样的高度,给后来很多作者开拓出了空间」。二人开始进行创作的初期难有反馈,直到找到了在网络上写作、发布这一路径后,才慢慢积累起读者群体。

  从被看见到成为主流仍有一段长路要走。早期,网文主要以玄幻和都市题材为主,但远瞳认为,起点中文网平台足够大,无论什么题材,只要能写好,都能找到粉丝。怀揣同样信念的科幻创作者持续发散着想象,平台也为他们不断匹配着可能的用户。

  内容生态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技术的崛起也影响着科幻创作思潮。尤其对于硬科幻小说而言,想象力不可逾越物理定律的限制,呈现的是世界发展的可能面貌。

  近年来,AI、VR 等虚拟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对于技术的前瞻和反思也影响了流行文化的转型。而在思考人类与科技的关系时,也有「降临派」「幸存派」「拯救派」等不同态度。比如远瞳认为,可以利用最新的 ChatGPT 和 AI 绘图技术,让 AI 帮忙生成故事场景的直观草图,辅助写作时的场景思考。

  银河奖颁奖典礼现场,《科幻世界》联合四川大学中国科幻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科幻网络文学白皮书(2022)》。白皮书指出,科幻诞生了一系列新的融合写作方向,并将大数据、宇宙探索、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现实中的前沿科技元素更深度地融入到作品当中。

  对照国外的科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科幻内容的爆发,基本都发生在相关科技领域有了一定突破之后。卡梅隆也曾表示,他对科幻小说的热爱是那个登上月球、去了深海的时代写照。

  与此同时,符合潮流的科幻影视作品热播,刺激了中国观众的观看习惯,同时激发了新一批内容生产者的创作热情。网文作为国内独有的内容生态,承接了科幻在新时期蓬勃发展的重要结果。

  过去一年,起点平台共涌现出 4 万余部科幻作品,同比 2021 年增长近 70%,是热门品类增长第一。目前科幻网文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的五大题材类型之一,也越发受到主流奖项的认可。

  想象力的土壤

  科幻文学想要走的更远,一定不能只靠个别创作者的生产力,而是要形成真正的内容生态。在网文语境里,则是平台建立的激励创作者、匹配用户的市场机制。

  对创作生态的培育一直是阅文长期以来的核心策略之一。以作者扶持为例,作品入 V 后日更超过 4000 字,有 20% 返奖,其它还有如 4500 元的创作补贴等。如今阅文已经形成了「VIP 订阅 + 全勤 + 勤奋写作 + 分成 + 月票奖励」的付费阅读分配模式。

  远瞳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一开始是每天下午六点下班后回家写网文,但后来逐渐能靠写网文养活自己了,于是开始全职写作。去年 9 月,《深海余烬》在起点读书 App 上架不满 14 小时便打破全网首订纪录。以目前十万均订量来看,其主站订阅收入加渠道订阅、打赏收入已经能达到千万级别。

  网络文学成为大众接触科幻的主要渠道,其读者群体也具有年轻化、高学历化的特征。据统计,2022 年近 70% 的科幻品类阅读用户年龄在 30 岁以下,40% 左右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年轻人通过网络文学读科幻、写科幻成为常态。

  年轻的用户更喜欢尝鲜,平台内也更有机会为创作者提供创新土壤。以《深海余烬》为例,它并非传统的硬科幻史诗,行文中融入了网文对草根精神和欢乐日常的关注。有网友评价,「作者用郭德纲的语言,哈利 · 波特的剧情,写了一本银河系漫游指南风格的《荷马史诗》。」

  这样的用户群体同样意味着对内容的要求逐渐提高,只有真正质量过硬的科幻网文作品才能拥有更好的读者基础和付费收益。远瞳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的读者开始研究书里的逻辑,挑逻辑漏洞。我每写完一章就要反复思考两三遍,看有没有问题。」

  越来越挑剔的读者,磨练出越来越严谨的作者。天瑞说符认为网络文学的优势就在于与读者面对面的互动。用户每一次的评论、点赞、打赏和付费行为都是对作品最直观、即时的市场反馈。

  好在读者们也已经培养出了为自己品味付费的意愿。官方数据显示,2022 年起点科幻品类阅读用户数量相较去年同比增长 39.73%,付费用户规模较去年同比增长 118%,付费阅读转化比 25%,均为起点全品类网文题材第一名。

  平台内科幻的发展离不开阅文对潜力题材的敏感捕捉和孵化能力。2022 年阅文的 H1 半年报中称,通过多番分析,阅文发现科幻题材的上升潜力,认为会成为当年的热点创作方。

  为了鼓励作家创作科幻网文,阅文集团在去年推出了年度科幻大奖「启明星奖」,由业内专家评选优质作品和新人作家。此外,还推出了两次科幻征文比赛和一系列活动,并最终扶持出 4 万余部科幻作品。

  从创作者规模来看,2022 年仅起点就有 4.2 万作家创作了科幻网文。同时,一大批年轻人加入到了网文创作队伍中。获得启明星科幻新星奖的《大国科技》作者九月酱是一名 95 后,曾任某大型公司驻外财务,在非洲工作多年,他将海外见闻、行业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相结合,完成了创作。

  读者呈现年轻化趋势的同时,新生代网文作家的实力也逐渐显现。白皮书指出,在 2022 年科幻网络文学的新人作家里,90 后、95 后创作者占比超 70%,天瑞说符就是其中之一。年轻创作者不断崛起,也是平台作家生态依然健康、有活力的有力证明。

  下一部《三体》?

  文学是「好故事」最重要的源头。科幻网文 IP 在内容产业体系里,同样可以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截止 2022 年底,入围本届银河奖的科幻网文作品中,已有一半进行了 IP 改编,涉及有声书、漫画、动画等多种类型。按远瞳的理解,「IP 是创作一个世界,把虚拟世界的一切转到现实世界商业产品的过程。终究是一个商业模式,要有商业价值。」

  在《新华 · 文化产业 IP 指数报告(2022)》-IP 改编潜力价值榜中,科幻题材 IP 的动漫改编价值潜力较之其他题材最高,占比 60%,《深海余烬》《灵境行者》位列前三。

  以起点科幻网文作品的 IP 改编为例,《夜的命名术》在喜马拉雅平台的有声剧播放量超 11 亿,《灵境行者》有声剧播放量超 4 亿。漫改的多部作品上线后也都收获了大众市场的好评。其中《星域四万年》的漫画在腾讯动漫收获 8.6 亿人气,动画在腾讯视频热度值最高 1.86 万。

  在游戏方面,今年年初,由中手游发行的小说与动漫双授权的手游新作《吞噬星空:黎明》已经开启预约,游戏将于上半年正式上线。《吞噬星空》是白金作家「我吃西红柿」创作的未来科幻网络小说,2010 年连载后霸榜全网。2020 年正式改编动漫,成为腾讯视频国漫的 " 第一梯队 "。

  在影视改编方面,本土科幻题材早期一直属于缺位状态。一方面是由于早期可供改编的高质量科幻文学作品供应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科幻片的制作非常考验产业环境。

  2022 年以来《三体》《流浪地球 2》等数部科幻影视作品的成功,则在制作过程中为影视行业培养了很多工业化流程所需要的细分工种和人才。特效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也会加速在本土的成熟和降价,为之后科幻影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开端》一类作品的「出圈」,则彰显出科幻网络文学 IP 影视化良好的市场前景。而基于读者投票基础上选择的影视改编 IP 往往天然具备了受众基础,有很大的商业化空间。同时,科幻网文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影视改编不再像以往只能在大众主流文学作品中进行有限筛选。

  近年来,《第一序列》《我们生活在南京》《保卫南山公园》等一批具有高人气、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科幻网络文学被各大影视评估机构公认具有深厚的影视改编潜力。根据 IP 开发成果来看,阅文集团旗下也有多部作品进入了科幻影视的改编流程。

  另外,从《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周边衍生品初获成功可以看出,科幻 IP 的价值远不止于内容改编。2023 年 1 月,机械狗笨笨、人工智能 MOSS 和数字生命卡等官方授权周边的众筹平台上线后,1 分钟就达成 10 万元的众筹目标,9 天内收获高达 1.18 亿元的众筹基金。

  上个月,《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从我编辑作品的经验来说,很有可能下一部《三体》或《流浪地球》已经诞生了,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会是那四万分之一吗?

上一篇:莫泊桑《漂亮朋友》一张脸征服四个女人,那些拜金男最后会怎样?
下一篇:苍井空50分午马片外流…网暴动疯上车他笑:最经典的流出是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