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在小区里的“一间美术馆”,它的前身竟是……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1
手机版

  透过这扇窗户

  里面不再是忙碌的大白

  而是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

  ……

  小小4平方米可以装下什么?

  可以是“一间美术馆”

  亦可以是“负面情绪疏导室”

  曾经的核酸采样亭

  正在迎接着它的新“客人”

  “被看见、被肯定”

  “我特别喜欢这幅《狼的眼睛》,好像它正看着我。”在古美路街道古龙苑小区,一场特别的美术画展正在进行。没有禁止喧哗的标志和一米线,50多幅绘画作品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小区里和“参展者”们见面。

  富有生命力的花朵、细腻的人物线条……这些天马行空的作品来自于小区居民杨佳琪、杨安琪姐妹俩,“我们从小就喜欢画画,画作都快把床底塞满了,比起堆在家里,不如和大家一起分享。”姐姐杨佳琪说道。

  小小4平方米的“一间美术馆”展示了姐妹俩的巧思和童真的视野,点亮了社区空间,吸引不少居民驻足。

  “因为核酸亭可改造的空间有限,我们曾提出过玩具屋、阅览室等方案,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最终选定了美术馆这一构想,”古美路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的青少年们都十分优秀,但社区内往往缺少一个让他们勇于表达、敢于展示的公益平台。”

  “一间美术馆”正好可以弥补这一功能,没有任何预设的框架,只有艺术灵感的恣意驰骋。孩子们可以轮流制定主题和布置展览,在“家门口”展示兴趣爱好、交流创作想法。

  据悉,活动将依托社区中的“青春合伙人”,定期邀请社区青少年将家中的绘画、书法、手工等艺术作品在“一间美术馆”进行自主布置、公开展示和互动投票,最终再由社区居民评选出最受欢迎的艺术作品,活动将持续半年。

  “被理解、被关爱”

  社区是流动的,古龙苑小区作为动拆迁小区,老年群体居多,但近年来入住小区的年轻人慢慢增多,青少年群体也成为了社区中的重要力量。

  在青年人成长的过程中,或许需要一个角落,能安静地倾诉心声,能快速地释放压力。就在“一间美术馆”的旁边,另一座闲置的采样亭被改造为“负面情绪疏导室”。

  走入其中,熟悉的海洋球和“枕头大战”瞬间拉近距离,这些日常解压体验的小游戏组成了这间心灵“避风港”。“在设计过程中,我请教了大学心理老师和专业人员”,青年社区规划师杨芳介绍道,“不论是外墙还是内部,都加入了很多正向暗示的标语,并使用消音棉,保护大家的隐私。”

  “负面情绪疏导室”配备了专业青少年事务社工,每周常态化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

  在这里,你可以哭诉成长的焦虑,也可以发泄压抑的情绪,最重要的是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成长动力,赶赴下一场青春之约。

  如果说“一间美术馆”是可以让更多的社区青少年“被看见、被肯定”,那么“负面情绪疏导室”就是让大家“被理解、被关爱”。“华丽转身”的小小四平米,背后少不了社区青年、街道相关部门、居委会、小区物业等多方面的努力,就像居民们口中所说,“是方寸之地,也是温暖之地。”

  记者:吴俊艳

  编辑:吴俊艳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点击图片查看)

  原标题:《设在小区里的“一间美术馆”,它的前身竟是……》

  阅读原文

上一篇:原创继赵文卓之后,又一版《霍元甲》来袭,男主曾是吴京谢霆锋替身?
下一篇:原创27岁张颖颖:入行八年影视圈依旧有代表作,却被误认为是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