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人生》影视剧改编作品:周里京的最经典,陈晓的最“出戏”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4-01
手机版

  年初热播的《狂飙》触及了社会不同面向的现实问题,市场热烈的反馈肯定剧集《狂飙》对现实题材的尝试。

  《狂飙》之后更是拉开了2023年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序幕,行业对现实题材的关注,真实地表现在了电视屏幕上。

  

  要说《狂飙》之后的现实主义题材大剧那必须得是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人生之路》。

  《人生之路》以男主角高加林为主视角,讲述了他奋斗、曲折,与命运作斗争的一生。

  

  《人生之路》根据路遥的经典中篇小说《人生》改编,这部小说1982年刊发之后,即刻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

  可以说这本书影响了一代人的青春,也使得高加林成为19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形象之一。

  

  如此有影响力的小说,其实《人生之路》并不是它的第一次的影视化。

  《人生之路》已经是小说《人生》的第三次影视化了,在此之前有过周里京、吴玉芳主演的《电影版》,2014年王雨、缪婷茹主演的电视剧版。

  

  这三个版本改编地各有千秋,诠释的高加林也各有不同。

  《人生之路》热播的这段时间,很多观众都想起了1984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版《人生》。

  

  《人生》的导演吴天明就是地道的陕西人,拍摄时更请了路遥本人作为电影编剧。

  电影中扮演高加林的周里京被很多观众念念不忘。

  

  周里京出演这部电影时,已经29岁了。

  他的形象是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美男子之一,脸方方正正,浓眉大眼,明眸皓齿,带有一种文质彬彬的忧郁气质。

  

  周里京在拍摄之前被安排去陕西体验生活,去农村集贸市场观察真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他们借住在老乡家,晚上睡在窑洞的土炕上。

  

  电影《人生》的叙事是按照小说顺序走的,镜头全部在黄土高原实景拍摄,令观众很有代入感。

  

  尤其是前期高加林和巧珍惺惺相惜的时候,爱情的甜蜜让高加林暂时忘记了前途未卜的痛苦。

  二人在鲜花开遍的旷野中,夜晚幽静的树林中幽会,青年男女情窦初开的热烈情感,开朗又浓烈。

  

  周里京饰演的高加林这个时期眉目舒朗,笑容自信,眼里永远有着对生活美好的希冀。

  

  可在他为了前途抛弃巧珍,又从城里再次下放到农村时,他的巧珍已经嫁做人妇。

  周里京饰演的高加林眉目浓重,身上有一种强烈深沉的忧郁,眼神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伤痛感。

  

  周里京让高加林不同时期的情绪和气质演得极其到位,从那以后周里京在观众心中就是“高加林”。

  距离电影《人生》上映已经过去了39年,这部电影评分让然高达8.4。

  

  电影上映后获得第八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故事片奖,还在2018年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奖。

  称得上一部真正的经典之作!

  

  《人生》第二次改编是2014年在央八上映的30集电视连续剧。

  这部剧播放时影响力并不大,剧的拍摄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改编,演员们造型都比较刻意,身上没有农民的那种质朴和接地气的感觉,一眼看上去就是在“演”。

  

  剧中饰演男主角的王雨毕业于中戏,他的外形高大健硕,笑起来非常憨厚。

  王雨饰演的高加林自信阳光、意气风发,动不动就呲牙傻笑,身上一点忧郁的文艺青年气质都没有。

  

  堪称是选角最不适合的高加林了,难怪这部改编一点水花都没有。

  《人生之路》是对《人生》的第三次影视化。其实《人生》这部小说并没有结局。

  

  当年感叹于高加林的命运,路遥给了小说一个开放式结局,并且就让剧情停在了高加林回农村的时候,没有再往下写。

  

  这次的《人生之路》可以说是将剧情进行改编的同时续写了原著的结局。

  电视剧《人生之路》改动非常大,第一集中,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高双星、马栓、张克南等青年角色就悉数出场。

  

  最大的改动是把高加林被村支书儿子顶替小学教师名额的情节,改成了村主任儿子高双星冒名顶替高加林上大学。

  

  高双星是原著中没有的人物,而“冒名顶替上大学”更是前几年才曝出的社会新闻事件,把这样的人物、故事加入到一部四十年前的经典名著中,形成全新的故事线。

  

  剧情将高双星的大学岁月,与在陕北的高加林展开了双线推进的对比刻画,互相之间形成人生映照,产生了一种“命运互换”的观剧感受,耐人寻味。

  

  后续剧情中,“陕北农村的高加林”和“上海的高加林”两条故事线最终将在上海交汇,这意味着电视剧续写了小说原著。

  

  或许《人生之路》会给高加林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他完成施展才能的理想。

  总导演认为:“改编之后的《人生之路》已经远远超越原本时空的界定,一直把故事空间延展到了今天,我觉得这是富有创造性的一个改变,它会让《人生》这部小说与今天的观众更加接近,小说本身也有了一个当代的表达。”

  对于剧中“冒名顶替”的情节,总制片人魏巍认为,从小说中民办教师被顶替,到《人生之路》里高考被冒名顶替,同样是人生机遇的被剥夺,这种处理极致化了原著中那种命运无常,拉长了人物的困境,也随之放大了人物的弧光。

  

  在这样的设计之下,原著《人生》中高加林哪怕被埋在黄土里也要奋力生长出来的生命之力,在剧里会更加动人。

  而这一版《人生之路》在开播之初被观众质疑为最“出戏”的版本。

  

  剧中有一个情节是高双星和同学们在上海一家饭店吃饭,花了36.8元但高双星没钱支付,于是一位同校女生爽快地帮他们付钱。

  

  有观众表示,“上世纪80年代初期,4个学生,一个小饭店,5个家常菜,竟然需要36.8元,那可是当时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啊!”

  

  还有剧集开头高加林和高双新“飙车”的二八自行车,“它可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三大件,一辆一二百块,一个人足足半年的工资!”

  

  女主人公刘巧珍能开拖拉机,但开如此崭新高大的拖拉机,显然不现实。

  包括剧中其他配角一口流利的陕西的方言,轮到主角却人人都说着标准的普通话,也令观众一时难以沉浸到年代感中。

  

  但随着剧情逐渐推进,可以看出陈晓饰演的高加林相当用心,在还原高加林独特的气质方面很贴合人物。

  

  只能说《人生》实在是一部太经典的小说作品,又有改编的珠玉在前,观众对《人生之路》难免要求高。

  同样,好的作品历久弥新,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而《人生之路》的改编真正如何,恐怕还要等播完才能知道了。

  你看过哪个版本的《人生》呢?更喜欢哪一版呢?

  举报/反馈

上一篇:亮剑为何只拍到授衔?原来结局几人下场凄惨
下一篇:《西游记》中真实的女儿国到底多黑暗?难怪没有导演敢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