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隐匿的视力杀手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3-17
手机版

  “

  居民朋友以后如果再出现一侧头痛且恶心呕吐,如果同时还伴有同侧眼睛胀痛、视力骤降,一定要来眼科检查一下,因为极有可能是急性青光眼导致的。”近日,在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眼科诊室,该院眼科主治医师许斐平正事无巨细地叮嘱着前来就诊的患者。

  正值第十六个“世界青光眼周”,为让大众对青光眼有更深入的认识,便于更多人了解、关注青光眼,重视眼健康,沪上各大医院纷纷开展有关世界青光眼周的科普活动,从而提高大众对于青光眼的防范意识。

  记者在市北医院眼科获悉

  近几年,前来该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光眼患者达1700人次/年,其中,老年群体及高度近视者占比较大。“青光眼致盲是不可逆的,早发现、早诊治是关键。”许斐平围绕青光眼的概念、诱因、青光眼易得人群等知识展开介绍。

  

  青光眼为何被称为“视力的隐形杀手”?

  “

  青光眼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慢性青光眼被称作‘视力的隐形杀手’是因为其发病隐蔽,没有明显的症状,且致盲率高、不可逆,许多患者发现时仅存余中央的‘管状视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市北医院眼科主治医师许斐平表示。

  据介绍,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临床上根据青光眼的病因、房角、眼压观察等情况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发育性三大类。

  其中原发性慢性青光眼由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随着眼压升高,周边视野逐渐缺损,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在阅读时漏字,走路时可能不经意会踢到旁边的物体,由于此时视力可能仅轻度下降甚至不下降,日常视物或查视力表均能看得很清楚,因此除了一部分体检发现的病例,许多患者难以早期发现。

  

  部分青光眼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视物模糊、眼睛胀疼、头疼、视物时出现彩虹光等症状,到眼科门诊检查时通常会发现视神经功能已经不可逆地大量损失了。而还有一部分患者则可能是完全没有任何不适感地眼前突然漆黑一片了才到眼科就诊,可惜的是,这时候视神经功能已经绝大部分甚至是完全丧失了。因此,了解青光眼,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挽救患者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会诱发青光眼?

  诱发青光眼的常见因素有心理及社会因素,如工作环境变动、家庭问题、情绪激动(愤怒、悲伤、忧郁、过度兴奋);在黑暗环境中久留,长时间昏暗环境中看电视、电影等造成瞳孔散大;长时间低头、弯腰等。

  

  急性青光眼发作通常伴有明显的头痛、眼胀、视力急剧下降,甚至恶心、呕吐;而慢性青光眼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有的人或伴有视力下降、轻微眼球酸痛,容易出现视疲劳等,因为症状不明显常常容易被忽略。

  哪些人群容易得“青光眼”?

  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

  年轻时为远视眼的人;

  患高度近视眼的人;

  有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人;

  性情急躁或焦虑的人;

  有偏头痛的患者;

  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

  体检时发现眼压升高或者杯/盘比增大、不对称的病人;

  有眼外伤史的人,特别是伤后曾有高眼压的人;

  以上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应每年到眼科进行眼压、眼底照相、眼轴、前房等检查,必要时需要进行24小时眼压监测,并定期随访。

  青光眼有哪些相关检查?

  急性青光眼发作时有明显的不适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比较容易。慢性青光眼由于起病缓、进展慢,常需要一系列相关检查来辅助诊断、观察病情。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主要有:

  眼压测量:

  正常眼压范围在10~21毫米汞柱,若眼压超过21毫米汞柱,或双眼压差值大于5毫米汞柱,或24小时眼压差值超过8毫米汞柱,则为病理性眼压升高。眼压升高是各类青光眼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降低眼压也是唯一已被严格证实有效的青光眼治疗方法。多数青光眼患者病程漫长,即使眼压升高也感觉不到痛苦。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眼压,就好比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测血压、血糖,是观察疗效最简便、有效又经济的方法。

  视盘检查:

  体检中,通过眼底镜、裂隙灯前置镜或眼底照相的方法,观察“杯盘比c/d”的大小、盘沿有无切迹、视盘有无出血、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无缺损等,可初步判断有无青光眼或青光眼潜在风险。此外,如果眼压控制不佳,c/d会进行性地增大、视盘颜色逐渐变白,因此定期检查视盘也是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

  视神经纤维层检查:

  青光眼视神经结构的损害早于视功能的改变,所以视神经的检查,对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尤其重要。当我们在体检或者为了其他眼病就诊眼科时偶然发现眼压偏高、眼底视乳头杯盘比较大,一定要进一步进行视神经相关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也叫oct,相比于拍摄眼底照片,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查出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是否变薄,对于早期诊断青光眼有重要意义。而且这种“ct”与大家熟悉的放射科ct不同,它是一种光学成像技术,完全没有放射性,大家可以放心接受检查,必要时遵医嘱定期复查。

  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是评价青光眼损伤的金标准,其目的在于检测有无视功能损害和监测病情进展情况,是诊断青光眼和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病情稳定后可以每隔3至4个月复查一次视野。

  房角检查:

  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确定房角情况是分型的重要依据,房角检查的结果还涉及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比如是否要使用缩瞳药、激光选择周边虹膜切开术(lpi)还是选择性小梁成形术(slt)等等。目前临床上可以用于检查房角的方法包括房角镜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眼前节oct。

  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经常需要比较烦琐甚至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控制住病情,获得较为良好的生活质量。“在此,我们也呼吁大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昏暗环境下用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尽量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如果存在上述所描述的危险因素,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青光眼致盲。祝大家都能拥有明亮的双眼!”许斐平表示。

  记者:罗欣悦

  图片:罗欣悦

  视频:傅雷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静安

上一篇:“澳门风云人物录 ”
下一篇:《盲战》超然动作剧,“战神”附体只为你,父爱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