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过三代?这三个家族为何能兴盛不衰?有3点值得所有家庭学习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3-16
手机版

  

  现在很多研究企业传承、家族传承的学者,非常关注分析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等欧美知名家族,却很少有人注意我们本土的优秀家族传承理念。

  中国有许多优秀的家族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始人们积累了丰富的传承经验和管理智慧,这些经验和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比如,中国的老字号企业,许多都有着百年历史,代代相传。这些企业一般有着非常稳定的家族控制结构和高度的家族凝聚力,家族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家族企业的传承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更在于家族的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承,这些家族的传承理念、经验和管理模式,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今天,尚得堂与大家一起,关注和学习国内优秀的家族企业和传承经验,挖掘和总结其传承理念和管理智慧,以此为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和普通家庭的子女教育等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贝津铭

  图片来源:网络

  贝聿铭,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香港中国银行、苏州博物馆……都是这位百岁老人生前的杰作。

  

  作为建筑师,他是全球建筑界共同敬仰的对象;而对于他富过了十五代的家族,更成为了一段佳话。

  贝氏家族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历史上代有名人,民国时期著名的“金融大王”、“颜料大王”均为贝家之后。

  贝氏家族能够延续十七代子子孙孙都能够有所作为,和他们的好门风好家教离不开。按照别人的说法贝家虽然家境殷实,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提笼遛鸟的公子哥,这个家族对子孙的教育非常重视,对他们的为人修养也要求很高。

  

  贝聿铭及其家人

  图片来源:网络

  贝家的祖训是:“以产遗祖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共有之产遗子孙。”祖训的意思是,相比于将财产传给后代,更重要的是将道德、品德等优秀的品质遗传给子孙。而且,与其让子孙继承个人独有的财产,不如让他们继承家族共有的财产,让他们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也更有利于家族的长远发展和稳定。

  这一祖训反映了贝氏家族对于家族精神的重视和传承,强调了家族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共同责任。这种价值观和传统在贝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中的典范。

  

  钱氏家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家族之一,相传是一千多年前五代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的后嗣,也是中国近代商业界的代表。

  钱氏家族“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其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意为“只为自己谋利是不可取的,如果要谋求天下共同的利益,就必须有计划和行动。”

  

  钱氏家训

  图片来源:网络

  自宋明以后,涌现出了许多政治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中,“三钱”是最为著名的代表,分别是钱学森、钱永建、钱三强。他们都是钱氏家族的后代,是中国近代科学、工程、航空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钱氏家族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杰出人才。比如,钱伟长是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物理学和力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钱穆则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深刻的研究和思考;钱钟书则是著名作家,代表作品《围城》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专家,如地理学家、书画家、外交家、生物学家、水利工程师、物理学家等等。

  这些人才的涌现,充分反映了钱氏家族对于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证明了家族价值观的成功传承和家族优良传统的强大凝聚力。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钱氏家族为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

  查良镛(金庸)是中国武侠小说的泰斗之一,他创作的武侠小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查氏家族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代表性的名人,代表作品和杰出成就。除了金庸和穆旦(原名),还包括:

  教育家查良钊:他是20世纪初著名的教育家和民主运动领袖,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国民教育部长等职务,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法学家查良鉴:他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法学家之一,曾在中国政法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任教,同时还担任了国际法庭法官和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查济民:他是香港商界和政界领袖,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香港回归中国的关键人物之一。他还获得了中国颁发的“友谊勋章”和“大紫荆勋章”。

  这些人的杰出成就和贡献不仅为查氏家族增光添彩,也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跟其他家族一样,查氏家族也注重子女教育,他们还专门建立家族精神传承载体,以便让子女更切身的感受家族精神。

  查氏祖训:凡为童稚,读书为本;毋堕农事,毋失祖业——“耕读传家”,查氏家族以“耕读传家“作为家训。

  查氏家族的家训“耕读传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口号,它主要强调了教育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其中,“耕”指的是务农,也就是要保持家族的传统业务和农耕传统,这是家族的根基和基础;“读”指的是教育和学习,要重视教育和学习,注重培养子孙的知识和文化素养,为家族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智力支持;“传家”则是指要传承家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让家族精神和家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因此,“耕读传家”这个家训的核心思想是要注重家族的基础和根本,即保持传统业务和农耕传统,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和文化传承,为家族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智力支持,最终实现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这个家训对查氏家族的后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成为了家族发展的重要理念和精神支柱。

  中国人有一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等一棵小树长成可用之材需要很长时间,而想培养出一个人才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百年,具体到一个家庭里就是祖孙三代。百年树人的思想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要求,更是对整个社会和家族的期望,希望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培养,为社会和家族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材,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人常说“富不过三代”。富是福报的体现,但福报想要传承下去却是一门学问。作为祖辈如果把这门学问学好了,子孙就会受用不尽!

上一篇:不敢信,餐桌上5种常见蔬菜被列入“致癌清单”?
下一篇:朴恩斌、蔡钟协将主演新剧《无人岛的D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