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海宁」李家村的“汪家坟”,究竟是谁家的?
文 | 郁震宏

李家村的河边:汪氏墓桌。
海宁人文渊薮,名门望族是一大特产,比如陈、查、周、许等等,都是国家级的大家族,名人辈出。长安镇上的汪家,虽不能说名闻海内,却也是海宁老底子的文化世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最后的归宿,也即家族墓地,就在长安西北的李家村,李家老辈人叫“汪家坟”。
李家村,老底子以“好风水”出名,河道曲折,环境优美,老辈人常用“进得来,出不去”六个字形容,可见李家村的地形,藏风聚气,天机氤氲。这方土地,有很多名门望族的墓地,比如沈家坟、劳家坟、姜家坟等等,因此也形成了不少因守墓而成的小村落,著名的就有朱家堰。朱家堰,有很多姓氏,唯独没有姓朱的人家,但可以想见,在非常古老的岁月里,这里应该曾经是一个朱姓的村落,留下一个地名,就留下了一个远古历史的密码,等待后人来揭秘。
汪家坟,就在朱家堰的南面,当中隔着沈家的蟹钳坟,蟹钳坟因墓前河道如蟹脚得名,蟹脚的南面,就是汪家坟了,这一带,从前地形高高低低,埂头很多,简直是一幅微型版的山水画。汪家坟西面临河,上世纪六十年代时,露出地面的,还有八个夫妻合葬的大墓,南面五个,北面三个,可见这是一个家族墓地,里面埋着好几代人,也许地面下还有,可惜已经无从考证了。
老辈人说,沈家蟹钳坟的墓碑、牌楼,都是紫色的武康石,汪家坟则是青砂石。据石料推测,汪家坟应该是清代的墓葬,海宁、临平、桐乡一带,清代时墓碑、牌楼流行清砂石,因为到了清朝初年,武康石资源基本枯竭了,清砂石取而代之。
据民间传说,汪家坟的墓碑,都正对着临平山的龙洞,据说这是汪家祖上特意请了风水高手设计的。龙洞虽小,却是浙北地区的一大胜景,南宋时候的《临安志》就已记载,传说龙洞里有一条白龙,而这条白龙,传说是李家村沈氏变的,到了明朝手里,临平人祭祀白龙,还请李家村沈家出面,这个故事很神秘,让人既觉得美,又不敢相信。抛开这个传说,在古代社会,龙不是一般动物,代表皇帝,也是国家的象征。所以墓门正对龙洞,就表示汪家一心向着皇帝,寓意着忠君爱国、心系天下的意思。
民间传说,墓门正对龙洞,子孙会出忠臣,这虽是传说,但无巧不成书,汪家到了清朝末年,确实出了一位以死殉国的忠臣,这是后话,我们后面再说。
汪家坟的墓主人,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据老辈人的口耳相传,汪家坟里葬着一个清朝的大官,做到山东济南府知府,从前坟头都有旗杆石、牌楼,非常气派,在许村一带很出名。但是我们查阅了海宁地方志,长安汪家并没有出过济南知府,但是民间传说不会是空穴来风,何况时间在清朝,离现在不算太久,最多是在传承的过程中走了一点型罢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在研究地方史的时候,常常遇到,所以坚信传说的核心,肯定是真实的。那么,民间传说中的这位“济南知府”,究竟是谁呢?
先跳出“济南知府”这个梗,不妨理一下思路,长安人,姓汪,清代官员,能符合这三个必要条件的,整个海宁,只有一个汪澄之,没有第二人。汪澄之确实在山东做了很多年的官员,因此,所谓“济南知府”,应该是口耳相传过程中的改变,这是民间传说常见的现象,很正常,不足为奇。
汪澄之,字秋潭,他是道光二年的举人,开始在浙江奉化做教官,培养了很多学生,接着就调到山东,担任东昌府堂邑县的知县,从此开始,他一直在山东做官,先后担任登州府文登县知县、莱州府同知,官声都非常好。
莱州府同知,就是莱州府的二把手,是一个五品官。汪澄之从莱州退休,然后回到老家长安,他一生的大部分工作地,都在山东,因此,民间传说他是“山东济南府知府”,也是很可以理解的,毕竟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对于浙北的民间老百姓来说,莱州府是陌生的,济南府,知名度高得多,一说山东,第一反应就是“济南府”。
汪澄之不仅政绩突出,他对于家乡的公益事业,同样热心,而且卓有成就。汪澄之还没有考中举人之前,就做了一件特别出名的善举,那就是筹办仰山书院,长安历史上第一家书院,也就是现在海宁中学的前身。仰山书院部分建筑,至今还保存着,古色古香,让人想见当年的朗朗书声,想起黄秉义、来裕恂、朱宝缙这些曾经的教员。
仰山书院,创建于嘉庆七年,主持者是沈毓荪,汪澄之是重要的协助人,所以临平名士孙元培的《仰山书院记》就说:“海昌长安镇之有书院也,创始于沈君毓荪,汪君秋潭筹之甚力。”可见汪澄之的热心教育,这时候他还很年轻。
汪澄之还是一位学者,著有《文选注释》。《文选》是梁朝昭明太子编辑的一部文学名著,历代受学界推重,后来成了一个专门之学——《文选》学,其网红的程度,不亚于现在的“红学”。《文选》是一部难读的书,没有一定的功力和自信,是不敢轻易注解的。汪澄之的《文选注释》,水平究竟如何,我们可以看他的后辈许桂祥的评价,他对此书赞不绝口。许桂祥学问精深,不是随便说好话的人,他的点赞,本身就能说明问题。
追溯起来,长安汪家,出自徽州,徽州即今安徽黄山市。汪姓是徽州的第一大姓,当地人称“十姓九汪”,相当于浙北地区的沈姓称“沈半天”一样。徽州汪家,一般都认隋末唐初的越国公汪华为始祖,老底子徽州、严州、杭州一带,汪华崇拜很流行,杭州就有汪王庙,影响巨大,几乎可与吴越王崇拜平起平坐。李白的名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个汪伦,就是汪华的五世孙。汪家在明清两代,有不少迁居到浙江,耕读传家,逐步形成不少地方望族,长安镇上的汪家,是比较著名的一支。
比汪澄之早的长安汪家名人,还有汪淮,字小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人,他是陈尧钦的女婿,《修川小志》说陈尧钦“长安称首富”,老丈人是首富,可见汪淮的家庭条件,应该也是非常优裕的。老底子的富豪,富而好礼,尚读书,汪淮就是这样的人,他精通书法,他模仿郑板桥的字,可以以假乱真,在当时就成为文化人争相追捧的收藏珍品。汪淮最出名的,其实还不是书法,他的诗歌才是最突出的,曾经受到钱维城、王昶、阮元等政界大佬的赏识。在《乾嘉诗坛点将录》一书中,汪淮排名第八十一位,被称为梁山好汉中的“操刀鬼”曹正,可见乾隆、嘉庆年间,汪淮在诗坛上的影响之大,确实不是一般的大。
李家村汪家坟的墓主人,有好些名人,除了汪淮、汪澄之,还有一位汪以庄。
汪以庄,字次潭,贡生出身,官至刑部郎中,这是一个四品官员,很不小了。由贡生而官至郎中,不多见,可见汪以庄的才能之突出,一般情况下,一个贡生,做到知县、通判就差不多了。郎中,是知府的级别,我们看汪家的汪澄之,出身举人,功名比汪以庄高,但官做到莱州府同知,就比汪以庄小一级。
汪以庄与汪澄之一样,除了做官突出,同时也是一位读书人,学问极好,所以他的朋友圈,很多是当时一流的大学者,比如李慈铭、沈曾植、翁同龢等,都与他要好。李慈铭的《荀学斋日记》里,就写到过汪以庄,说汪以庄的住宅倒塌,他的女儿被压死了。李慈铭是气高一世的学者,他的日记,以记载读书、治学为主,一般的事,他一概不记,除非要好,由此可见他跟汪以庄的关系很不一般。
《海宁州志稿》记载,汪以庄“性刚勇而极诚挚,勇于任事”,性格刚烈,真心待人,有担当精神,这是汪以庄最大的性格特征。举个例子,他在做京官的时候,北京有一所海昌会馆,因为年久失修,很难住人了,汪以庄知道后,立刻发起改建、修复的倡议,因为他的号召力,马上得到海宁人响应,很快就恢复了海昌会馆,成为海宁人在京的温暖“避风港”,这件事,为当时海宁绅士所传颂,可以看出汪以庄爱国爱乡的情怀。
就在汪以庄担任刑部郎中的时候,国际形势大变。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出逃,北京城里一片混乱,有的大臣甚至沦为侵略者的“引路人”。生死关头,何去何从,是摆在所有士大夫面前的重大课题。就在这个时候,汪以庄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以死殉国,坚决不跟侵略者合作。他临死前,写下遗书,寄给远在海宁长安的儿子,遗书非常简单,却掷地有声,他就告诉儿子要坚守“忠义”二字!
汪以庄死后,清朝重臣张之洞、李鸿章在来往的电报中,也都提到他,说:“湖广道御史江苏宋承庠,兵部主事安徽王铁珊,刑部郎中浙江汪以庄,均于洋兵入京后从容就义,大节凛然。”给与高度评价。后来,清赠予汪以庄“太仆寺卿”衔,以示对这位忠臣的褒奖。汪以庄的遗体运回海宁,按照九卿规格,葬在了李家村。李家村,成为这位爱国志士的最后归宿地。
一个春日景和的日子,我们在汪家坟的遗址前,听老人讲述往事,汽车来往,清朝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回程的路边,草丛中,发现一块清石,走进看,“汪氏墓桌”四个字依然清晰如昔,大家都很兴奋,兴奋到不知所措,这大概是一种冥冥中的缘分,历史从未远去,不禁让人重新串联那些曾经惊心动魄的往事!
举报/反馈
上一篇:15年前雷曼旧伤隐痛!为什么是硅谷银行?美股银行海啸影响几何?是否会影响美联储货
下一篇:原创《三十而已》的顾佳,还是《心居》里的顾清俞,你更喜欢哪个角色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