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踞中国香港华语片票房前三!香港新导演崛起了
1905电影网专稿 截至发稿,港片在中国内地上映五天斩获票房超过6700万。此前,该片已在中国香港地区取得了超1亿港元票房,超越荣膺香港电影史上亚洲及港产片第一名。百年以来首次有本土电影票房破亿,香港电影史上的新里程碑正式诞生。
当前,香港影史票房前三名的华语电影,分别是《毒舌律师》《明日战记》。上述三部电影均是导演的第一、二部作品,这些成绩似乎让香港影坛正呈现出一个积极信号——新导演崛起,带来了又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新作。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港片式微的质疑声四起。内地市场扩大,本土导演北上,流媒体冲击,无一不是导致香港电影走下坡路的因素。
港片已经死了吗?新导演们正在新的发展之路上探寻答案,努力在用心血和成绩说,“不”!
转型而来的新导演
《毒舌律师》导演早年曾执笔过等多部经典影片;
《还是觉得你最好》导演在执导处女作前,曾担任等作品的编剧;《正义回廊》导演何爵天做过编剧、副导演,才渐渐等来拍摄《正义回廊》的机会;编剧过《画皮》《大魔术师》等作品,为多位名导担任副导演超过二十年,黄庆勋才开始创作首部导演作品《麦路人》。
得到赏识,执导《明日战记》之前,更已经三度获得了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或是编剧、或是副导演、或是美术指导、或是特效设计......不少导演在转型之前,都曾在剧组中担任不可或缺的职务。
片场里的耳濡目染使他们对导演一职呈现出深刻认知和理解。尤其是与名导关系密切的岗位,更容易从交流中获得相应指导与支持。这也造就了香港导演界流行已久的“师徒制”式传承。
幸运的是,香港特区近年进一步加大了对新导演的扶持力度。早于2007年,香港特区曾为电影发展基金注资3.2亿港元,服务于“首部剧情电影计划”、“电影制作资助计划”、“电影制作融资计划”以及“资助其他电影相关计划”。
导演去年在接受1905电影网专访时特别提到了“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该计划分成学生组跟专业组,得奖剧本可以获得资助。
早前提名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过时·过节》等都是当中受惠者。截至2022年6月,该基金共为57部港产电影共拨款2.17亿港元,其中包括吴炜伦的《毒舌律师》、的,以及的《好好拍电影》等17部导演处女作。
“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必须有专业监制保驾护航。不少经验丰富的导演因此化作新导演的“指路明灯”,延续香港导演界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像为何爵天监制《正义回廊》、为黄庆勋监制《麦路人》和一样,尔冬升也为编剧之一的卓亦谦监制了首部导演长片《年少日记》。
在、等过往占据香港电影票房前列的名导纷纷扎根内地的今天,年轻一代创作者得以在本土市场迎来更广泛的发挥空间,加上获奖无数的前辈导演愿意发挥自身优势,愿意源源不断地为本土市场培养新鲜血液。香港新导演崛起可谓是集结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讲好中国香港故事
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次数最多的曾经谈到,获奖不是她的终极目标,通过获奖获得投资方信任、进而取得电影投资才是她所关注的事情。大导演如许鞍华尚且需要为资金担心,新导演面临的境况也就更甚,找投资绝不容易,找到大笔投资更是极其困难。
翁子光为监制《正义回廊》花光了自己原本打算买房的存款,但距离集够拍片成本依然差了一百万,后来是获神秘人补了尾款,影片才最终如愿开拍。
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流水落花》能够顺利推进,离不开主演愿意“零片酬”加盟。
《毒舌律师》《还是觉得你最好》两部新导演作品幸运地得到了青睐,但它们都不算是高成本制作。控制创作资金俨然是新导演必须面对的首道门槛,成本高昂的动作片亦因此常常不会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
虽然动作片是香港电影的金字招牌,过往也有导演以低成本拍出经典的实例,但此类型整体消耗大、回报前景模糊,直接导致了新生代创作者难以获得相应机会。
除了黄庆勋的《断网》和的作为合拍片获得内地投资支持,近年甚少新导演创作属于动作犯罪类型。
吴炜伦曾在公开采访中坦言,从他过往的履历来看,江志强清楚他更擅长创作动作电影,但江老板依然表示,动作片预算比较高,前景不太明朗,问他要不要先拍一部文戏。
吴炜伦听了直呼有点难办,“确实习惯写动作片”。他最后还是答应了,便有了律政题材的《毒舌律师》,导演将自己擅长的动作片节奏感巧妙地融入到主控官和大律师的唇枪舌剑之中。
投资方愿意支持新导演创作,但又不放任他们“随心所欲”。因而面向本土市场,讲好香港故事,成了新导演的着眼之处。
他们热衷观察社会变化、留意人生百态,挖掘时代记忆,创作深烙香港印记的电影。“现在很多新导演都开始关心生活中发生的事,并把它当成自己的创作题材,这是以前的导演一定不会拍的。”曾多次支持新导演创作的谈到。
《灯火阑珊》聚焦香港日渐消失的霓虹灯招牌文化;《麦路人》围绕一群因生活受到打击而被迫宿于快餐店的港人展开;《还是觉得你最好》和《巨星养成记》港版译名《饭戏攻心》和《阿妈有咗第二个》,蕴藏着浓烈的粤语文化气息......在光影故事中融入香港特色,勾起本土观众共鸣,新导演们不乏浪漫迷人的一面。
历经数年打磨一个剧本,铆足了劲头向创作发力,很多新导演作品都能取得相当不错的口碑。
7.7分的《毒舌律师》、7.4分的《还是觉得你最好》、7.9分的《正义回廊》等都是近年华语电影的口碑之作。而包括《毒舌律师》里的、,《还是觉得你最好》和里的,以及《巨星养成记》姜涛和柳应廷等,不少香港新演员也随着新导演创作渐渐闯入大众视野。
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影人后备力量的丰富,对香港电影来说始终是一件好事。
市场是绕不过的圈
商业电影不得不面临市场检验,残酷又现实。截至发稿,研究机构预测《毒舌律师》内地总票房预计将超1.73亿。对比该片在香港取得的票房,此般成绩不算特别出色。被奉为“子华神”的黄子华难以在大湾区之外彰显出票房号召力,内地观众对戏中大量本土化表达或难有共鸣。
两地文化差异显然是导致影片市场表现截然不同的因素,且《毒舌律师》非受此影响的孤例。《毒舌律师》《明日战记》《还是觉得你最好》在内地公映后都曾经历口碑下跌的过程。
前者豆瓣评分已从8.1跌至7.7、《明日战记》则从6.5跌至6.1、开分8.0的《还是觉得你最好》一度是2022年度评分最高爱情喜剧电影,但评分最终仅维持在7.4的水平。上映越久,评价越多,口碑却不断下坡,某种程度折射出这些港片或未能达到内地观众的“期待值”。
这些影片就香港地区和内地市场的票房差异,也间接说明该问题。同为黄子华主演,在香港排名华语电影票房第三的《还是觉得你最好》本土票房累计7766万港元,在市场规模高于香港数十倍的内地,总票房却刚刚破亿,较本土成绩仅高出约4000万港元。
纵观内地市场,港片票房三甲(13.29亿)(13.14亿)(13.12亿)均是经典的港式动作电影。斩获票房5.38亿、刘浩良执导的《除暴》同属该范畴。上述影片均未闯入本土票房前十,却深受内地观众喜爱。两地受众热衷的观影风格差异可见一斑。
回过头来看,虽然《毒舌律师》在本土成功破亿已经证明了香港市场之于港片发展存在无限可能。但立足于香港新导演的创作视角,假若想竞逐规模更大的市场,在讲好香港故事的同时,如何平衡各地观众的口味,又是他们需要面临的一大课题。
最近更新生活资讯
- 反转再反转,这部科幻末世灾难片真的爽
- 快捷指令sky电影捷径库
- 2021《自然》年度十大人物:塑造科学,造福社会
- 千里单骑救萝莉却被捕,“正义使者”成了谁的牺牲品?
- 浪漫爱情励志人生 最震撼人心的十部日剧(图)
- 短篇小说(家庭伦理)
- 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 资料:成奎安电影作品《灯草和尚》(1992)
- 稻盛和夫《活法》1
- 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 级高一年级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学
- 全网的电视剧,电影和动漫无偿观看(每年的都有哦)
- 理想国
- 刺激!梅州首部限制级伦理微电影《幻镜》网络首映!
- 男人为何迷恋女人胸部?
- 陆小曼与林徽因:都是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 问题已被解决?
- 看了多少烂片,才找出这92部经典!
- 金高银:怎么从拿8个电影奖的怪物新人沦为了被众嘲的“资源咖”?
- 猎天下第2部:河阴之变
- 封神演义读后感100字(五篇)
- 又一部岛国神作,堪称校园版《权力的游戏》!
- 【全面解读】2022年以后,再无“国产”BCBA?
- 鬼文化(商代的帝王文化))
- 豆瓣9.2分年度第一佳片,每一秒都是夏日初恋的味道
- 社会的重器:性侵犯罪信息统一查询平台,还校园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