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当防卫”(上),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3-13
手机版

  

  「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属于违法阻却事由的一种。

  客观条件(阻却不法)

  起因条件:面临的侵害具有不法性、客观性和现实性。

  时间条件:不法侵害的紧迫性和防卫的适时性。

欧美剧

  对象条件:防卫手段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

  限度条件:防卫手段具有必要性和相当性。

  主观条件(阻却敌意)

  防卫意图:防卫者具有正对不正的防卫认识+防卫意识。

  【注意】正当防卫是阻却违法性的事由,那么就需要事先存在违法性(法益侵害性),然后再通过“正当防卫”将违法性阻却(排除)掉。因此,讨论一个行为是不是正当防卫,前提是该行为已经符合客观要件,具有违法性(法益侵害性)。

  

  所以,“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比如先下手为强)、防卫第三人、偶然防卫、挑拨互殴”这类情形都不属于正当防卫。

  【注意】对于假想防卫的处理:第一,假想防卫不可能是故意为之,否则就是故意犯罪而非假想防卫。第二,假想防卫,如果防卫人有过失,就是过失犯罪。第三,假想防卫,如果防卫人没有过失,就只能按照意外事件处理。

  一、防卫起因:现实存在的不法侵害

  1.不法性。侵害包括但不仅限于犯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均可;客观层面的不法,比如故意的、过失的、意外的侵害均可。

  2.侵害性。作为的侵害,不作为的侵害,比如进入住宅要求退出拒不退出的;进攻性、紧迫性、破坏性,比如假冒注册商标、重婚、受贿等平和类犯罪不可进行正当防卫。

  3.现实性。假想防卫,属于事实认识错误,不存在故意犯规。判断时有过失,过失犯罪,判断时无过失,意外犯罪。

  【注意】精神病患者、未成年人实施的不法侵害,如果不是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不法侵害,对其应先采取其他避免措施、制止措施;若无法釆取其他避免措施、制止措施,则可以反击,进行正当防卫。

  

  【注意】动物侵袭一般不属于不法侵害,将动物打死可按紧急避险论处。但是,如果饲养人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的,此种情况下动物是饲养人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防卫人将该动物打死打伤的,事实上属于以给不法侵害人的财产造成损害的方法进行的正当防卫。当然,如果直接攻击唆使之人,由于他是不法行为的直接发出源,也可成立正当防卫。

  二、防卫时间: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

  1、事前防卫、事后防卫,都是犯罪。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确认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2、特殊类型的防卫时间

  1.财产性不法侵害。犯罪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当场发现并同时受到追捕的,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直到不法侵害人将其所取得的。财物藏匿到安全场所为止,追捕者都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2.持续犯。主要行为仍在持续,就认为不法侵害没有结束,因而在持续过程中都可以进行防卫。

  3.隔时犯。客观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只要结果还没有发生就可以实施防卫。

  4.不作为的不法侵害。只要义务人,还可以通过履行义务,来迫使其履行义务。

  

  【注意】设立防卫装置。设立防卫装置防卫将来的不法侵害,如果满足以下要求,成立正当防卫:一是防卫手段与不法侵害具有相当性;二是防卫手段不能侵害其他法益,如危害公共安全(大家可以百度“震楼器”)由于防卫装置在不法侵害来临时才发挥作用,所以这种防卫在时间上不属于事前防卫。

  【注意】对于不法侵害是否已经开始或者结束,应当立足防卫人在防卫时所处情境(感同身受),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不能苛求防卫人。

  【注意】一般来说,先下手为强属于提前防卫,不成立正当防卫,如果出现认识错误,认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这是假想防卫,如果明知不法侵害还未开始,这属于故意犯罪。

  当然,正当防卫在现实中的认定有复杂性,事情发现紧急难辨,不保证文中内容都对应具体情况。

  举报/反馈

上一篇:《新神榜:杨戬》剧情有争议,特效牛叉!神话宇宙却难开启!
下一篇:全国开设播音主持硕士专业的41所院校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