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小百科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3-13
手机版

  猫头鹰,脊索动物门鸟纲动物,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都有分布。其大多栖息于树上,部分种类栖息于岩石间和草地上。其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雌鸟一般较雄鸟大;头大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先端钩曲,嘴基没有蜡膜,而且多被硬羽所掩盖。

  

  猫头鹰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它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猫头鹰的雌鸟一般较雄鸟为大。头大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先端钩曲,嘴基没有蜡膜,而且多被硬羽所掩盖。

  

  与很多肉食动物一样,猫头鹰的眼睛位于面部的正前方,这让它们在捕猎过程中拥有出色的深度感知能力,尤其是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下。有意思的是,大大的眼睛被固定在猫头鹰的眼窝里,根本无法转动,所以猫头鹰要不停地转动它的脑袋。

  

  它们还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使脸能转向后方,由于特殊的颈椎结构,头的活动范围为270°。左右耳不对称,左耳道明显比右耳道宽阔,且左耳有发达的耳鼓。大部分还生有一簇耳羽,形成像人一样的耳廓。听觉神经很发达。一个体重只有300克的仓鸮约有9.5万个听觉神经细胞,而体重600克左右的乌鸦却只有2.7万个。

  

  猫头鹰绝大多数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白天隐匿于树丛岩穴或屋檐中不易见到,但也有部分种类如斑头鸺鹠"xiūliú"、纵纹腹小鸮和雕鸮等白天亦不安寂寞,常外出活动;一贯夜行的种类,一旦在白天活动,常飞行颠簸不定犹如醉酒。

  

  猫头鹰的食物以鼠类为主,也吃昆虫、小鸟、鱼等动物。它们都有吐“食丸”的习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并将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发、几丁质等残物渣滓集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也叫唾余。

  

  目下分3科:、草鸮科和鸱鸮科。原鸮科已灭绝;草鸮科世界有10种,中国有3种;鸱鸮科世界有126种,中国有24种,如雕鸮、鸺鹠、长耳鸮等。中国鸮形目的所有种,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虽然中国民间对猫头鹰有很多误解,但其捕鼠的本领之大却也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认识。

  

  古书上曾有这样的记载:“北方枭入家以为怪,共恶之;南中昼夜飞鸣,与鸟鹊无异远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硕鼠硕鼠,无伤我菽”的记载。世界各国的鼠害仍然十分严重。猫头鹰是捕鼠能力最强的鸟类,一只猫头鹰每年可以吃掉1000多只老鼠,相当于为人类保护了数吨粮食,的确是劳苦功高。

上一篇:「远征之征天下」攻略之殷刹职业讲解!
下一篇:苹果iPhone 14 Pro拉货动能减缓 和硕2月营收跌破千亿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