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够70亿人喝一个“超大杯”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

  也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陪伴孩子们一周年的日子......撒花!ヽ(?▽?)ノ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产品的“青少年模式”里,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去年开始,在这个成年人不常进的地方,我们请来了许多科学家、文化名家,给小朋友们送上了一节节丰富的“头脑大餐”。

  还记得去年12月16日的时候,我们邀请到了三位科学家,聊了为什么在中国是“航天”的“天”;建一间未来月球空间站会发生什么;如何抓住一颗“幽灵粒子”中微子......

  而今天,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我们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战略合作一周年之际,我们又请来了四位科学家。

  “大师讲堂”正式上新,“六一科学特辑”来了——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戚发轫

  聊太空里的“东方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谈了谈大国的象征——就是天上的事情。

  东方红一号,让我们成为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

  前面四颗加起来143公斤多一点,我们东方红一号重173公斤,重量大,说明上天的本事很大。

  不仅大,而且先进,能唱《东方红》乐曲。

  

  神舟五号,让我们成为第三个把人送上天的国家。

  我们建了一座航天城,做了很多次地面实验,发射了四次无人飞船,为了保障宇航员的安全,最终把杨利伟送上了天。

  现在我们有了神舟十三号,那么多航天员都在天上,很安全很可靠。

  我们还是世界上第三个建成空间站的国家。

  谈到最后,戚发轫老先生饱含深情地说“热爱”:

  “我们中国的航天员不仅要离开地球,还有地外天体,首先是月球,最终要到火星上去。”

  “我们老了,这个任务落到了年轻人的肩上。孩子们,中国是一个航天大国,现在正向航天强国迈进,需要一大批年轻的、有梦想的、肯于奉献的人——你们就是这些人。你们现在是关注者,以后希望你们都是参与者。”

  “努力吧,孩子们。”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

  姜鹏

  聊深山里的“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姜鹏,一上来就重新定义了“人类的超能力”——超能力就是借助工具的能力。

  天文设备,就是一种既残酷又美丽的工具。因为它只承认第一,不承认第二,没有人记得第二个发现木卫4的人是谁。

  这种驱动力,迫使人类不断地精进工具。

  1993年时,中国最大的望远镜只有25米。

  到2022年,我们造出了世界最大的FAST,你能想象它有多大吗?

  它的整体口径是500米,通光口径是300米,反射面积有26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装满水,全世界70亿人,每人可以分4瓶矿泉水。

  

  这么大的FAST,还非常“精”。

  一般传统工程里,只讲两个事:美不美,安不安全?

  但FAST不一样,它是天文射电望远镜,要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电磁波是很诚实的,500米即使差了几毫米,效率就会下降。

  所以FAST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精度,有点像《三体》里的“水滴”。工作起来,灵敏度是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10倍。

  

  制作FAST的过程无比艰辛,投入了四代科学家。

  随便举个例子,它有两套独立操作系统,索网要能变形,一会拉成球面,一会拉成抛物面。

  简单来说,就是把钢索当弹簧用,像皮筋一样,不能松也不能被扯断,对疲劳性要求极高。光研制钢索就花了2年。

  “20年做一件事情,时间在FAST团队就是静止了。”

  姜鹏最后从自身出发,给年轻人谈“情怀”:

  “要讲情怀,尤其努力没有马上得到回报的时候,不妨用它安慰你,给你力量,也许回报就在不久的将来。”

  “情怀。是一个理由,一个借口,做一件事需要一个信念支撑的时候,它给你力量。”

  

  眼科专家、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

  魏文斌

  聊眼睛里的“银行”?

  

  眼科专家、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魏文斌抛出了一个“新概念”——视力银行。

  银行是用来存钱的,视力银行就是把我们有限的视力,储备得尽可能长。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自带300度远视,新生儿能看见亮,看见灯;3个月后,能看见跳跃的小动物;半岁后,才能认识爸爸妈妈。

  如果到10岁左右,我们还能维持2-300度远视,那12岁以后,可能就是一个正视眼,就不容易近视。

  

  有一些预防近视的办法,说出来会让你有些意外——多巴胺。

  阳光照射下,大脑和视网膜会分泌多巴胺,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防止眼轴的延长。

  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近视发展的危险率就会降低40%。

  如果看电子产品,记住法则:20-20-20。

  每用眼20分钟,一定记住,要向20英尺(6米)外,远眺至少20秒。通过及时休息,缓解眼睛疲劳,爱护眼睛。

  魏文斌最后谈到“同理”,一个双目失明的病人重获视力后——

  “她亲手绣了一双鞋垫,带有花纹,各种纹理,代表了病人的心意,也是对医生最好的鼓励。因为我让她看见了,生活和以前不一样了。还给她的家人带来了幸福。”

  “其实这就是医生的幸福,让病人得到了安慰,解除了病痛,增强了生活的信心,有光有乐有幸福。”

  

  儿科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

  丁洁

  聊肾脏里的“万分之一”

  

  儿科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丁洁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

  小朋友遇到了一个小怪兽,只有自己才能看见。

  它调皮捣蛋,偶尔还欺负小朋友。

  爸爸妈妈发现了异样,带小朋友来到了勇士之家。

  勇士赶跑了怪兽,一家三口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种黑暗里的小怪兽,就是罕见病。其中一个,就叫Alport综合症。

  人有两颗肾脏,就像两个排污工厂,里面有20-180万个车间(肾单位),每个车间里都有肾小球。

  正常人的肾小球基底膜,是均匀分布的;但Alport小怪兽,让患者的基底膜厚薄不均,严重的可能引发尿毒症。

  

  Alport如此隐蔽,如何诊断它呢?

  我们的科学家发现,80%的罕见病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而引发Alport的基因,叫做IV型胶原a5链。

  其实我们皮肤上,就有少量的IV型胶原a5链,只需取一小块皮肤组织,做个测试,就能快速诊断。把小怪兽从黑暗里“揪”出来。

  最后,丁洁提到了“接纳”:

  “罕见病有药可治的比例很低。由于研发费用高,价格昂贵,面临着像医疗保障这样的很多难题,是具有一定社会性的问题。还有社会接纳程度的问题。”

  “不仅是在医学上的治疗,还有关爱。通过社会的接纳和帮助。让罕见病患者可以去追求他可以有的最好的生活质量。”

  

  通过大师讲堂,我们希望讲科学故事、谈艺术文化、分享成长经历,持续启发和鼓励青少年保持对于科学、文化、艺术的好奇和热爱。

  从明天起,“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不仅会在“腾讯成长守护”上线,也会进入全国的腾讯“未来教室”,目前已经有6所学校“未来教室”可以看到大师们的精彩讲述。

  未来,在腾讯“智体双百”公益计划里,我们计划要为城乡孩子打造100间“腾讯未来教室”和100个“腾讯未来运动场”,一起守护孩子们成长。

  

  如果你也在思考,为何大师能成为大师?不妨来测一测自己孩子身上的“大师基因”,据说每个孩子都是被“天”选中的天选之子。

  

  点这里

  正如“大师”们所说,未来的希望和任务在孩子们身上,他们自己的声音最为重要。

  

上一篇:故事:他是公司的大少爷,没人敢得罪他,却唯独一人让他患得患失
下一篇:我国除了四大高原外,还有一个小高原,面积相比最大高原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