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历史课本,是怎样写中国的?仅有20页,记载了6个中国人

栏目:生活资讯  时间:2023-02-17
手机版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也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古国。

  现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世界各国都不能忽视中国的地位和历史传承。

  就像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习世界各国的历史一样,全世界也都或多或少的会学习中国的历史。

  那么视中国为竞争对手的美国,又在历史中如何的描述我们呢?

  他们仅仅用了20多页来介绍我国的历史,而在这20多页的篇幅中,重点提到的历史人物也只有6个。

  看到这里很多国人都会发笑,我们历史的复杂性,别说20页,就是2000页也不可能全部写完!

  而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就即便是60个乃至600个也不为过!

  这不禁让人更加好奇,这20多页都描写了什么?而那六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又是谁呢?

  

  美国历史教科书

  让我们来一一解答:

  一、美国历史课本讲了什么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美国的课本选用制度。教育权是各个州的保留权利,联邦教育局,没有权利规定各个州选用什么样的教材。

  因此上美国的课本采用的是选定制,也就是由州教育相关部门出面,整理市场上所有的相关教材,挑选出几种并制定成表格,然后再供各个地区和学校从中选择。

  在这种制度下,美国市面上的各种教科书品类极其繁多,各个州所采用的课本完全不同。

  比如霍顿·米夫林教科书公司,该公司的教材影响广泛,在加州公立教育系统中,该公司教材已经在学校占到70%左右。

  这个公司旗下的分公司——麦克杜格尔·利特尔公司出版的高中《世界历史》,在北卡罗来纳、密苏里、明尼苏达、和德克萨斯等多个州的大部分地区都在使用。

  

  就以这个版本的《世界历史》为例,涉及中国部分的内容,大概在全书中占到9%左右,这个比例自然是不能跟美国人更看重的欧洲历史相比。

  但是在非西方国家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依旧是最高的,第二的是日本占到8%左右。

  而且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几乎各个时期都有涉及,不像俄国只提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日本也仅仅从德川幕府后开始讲起。

  而且中国的历史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比如俄国只涉及到了政治相关内容,而中国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不过美国的历史观,以及对于历史教育的标准跟中国完全不同。美国人对于学生的要求,更重要的分析和比较历史事件,从中培养全局观念。

  因此课本上的内容并不是以国家为单位,而是在同一时间轴上比较多个国家。比如描述公元前后时期,是将中国和古印度进行对比,中国部分主要描述周代和秦代,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儒学发展以及对周遭国家的影响。

  

  而公元500年到1500年这段时间,则主要是蒙古和拜占庭帝国对比;而对于发现探索时代,则是将郑和跟哥伦布还有麦哲伦等探险家放在了一起;扩张时代则是将德川幕府和清王朝统治,其中还分析了织田信长和康熙。

  至于中国人常说的近代史,在西方叫做革命与反叛时代,亚洲部分主要讲述中日与西方之间的关系,其中包含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部分,主要通过分析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思想,来分析民族主义的兴起,对于二战中主要描述的还有南京大屠杀!

  对于战后世界,也把中国和印度放了在一起,分析关于追求自由的努力。

  可以说,整部《世界历史》的教科书,虽然分散描述了中国的整体历史,但也几乎涵盖了中国的所有朝代。

  这就是那20页内容所描述的中国!

  

  二、美国历史书上的中国人

  开头咱们就提到了,美国的历史课本中重点描述了六个中国人,但是从前文就知道想要介绍中国历史,不可能仅仅提到六个人而已。

  美国的思想中,是极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因此美国的《世界历史》教材里,也非常重视重要人物对于历史的影响。

  因此上,在这本书中很多人都只是一带而过,而重点着墨的,是六个人——

  1、孔子

  

  孔子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之大是毋庸置疑的,无数中国人心中,他不仅仅是老师、是圣贤,甚至可以说是精神上的一盏明灯!

  孔子可不仅仅是一门学派的领袖,在封建时代的末期,他是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可以说孔子对于中国人,就如同耶稣对于整个西方。

  但是在美国人眼里,孔子则是一种教育家和思想家的身份来描述的。他们重点写了孔子的游学经历,还描述了他在政治上的不得志。

  但更多的是阐述儒学思想,对于整个中国后世的深远影响。

  所以说在西方人眼中,孔子的形象更贴近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并没有把孔子的地位上升到如同耶稣或者是默罕默德一样的高度。

  所以从这里就能看出,美国人对于孔子的认识依然是浅薄的,即便现在世界各地都开办了孔子学院,但他们对于孔子的认识依然很流于表面——既羡慕中国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又无法接受其中的部分思想。

  2、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从秦朝开始,中国正式进入了封建时代。他横扫六国,将分裂了数百年的中国归于大一统;他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真正将中国彻底凝成了一个国家。

  可以说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之崇高,是后世的所有皇帝无法比拟的。

  但是在美国的世界历史课本中,对于秦始皇的描述则是和印度的阿育王进行对比。

  在美国人眼中,中国和印度都属于东方国家。而秦始皇和阿育王又基本处于同一时期,两个人都将自己所在的国家统一,使皇帝的大秦和阿育王的孔雀王朝,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两个人还都略有些残暴。

  但是,这也从侧面看出了美国对于东方文化的不了解——

  阿育王的孔雀王朝和大秦是完全无法比拟的,秦始皇的统一是稳固的,而且为后世开创先河,后来的所有君王都以大一统为己任。而孔雀王朝则在阿育王死之后迅速冰消瓦解,国家也陷入了分裂。

  最重要的是秦始皇开创的封建制度,让中国在体制上走入了世界的前列,而印度则至今没能完全废除奴隶制。

  虽然美国人无法理解秦始皇的伟大,但是书中对于秦始皇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尤其书中的图片和文字,都表示出了对兵马俑的深深向往和好奇,这或许也跟美国那简短的历史有直接关系吧。

  3、汉武帝

  

  毛主席把秦皇汉武并列在一起,自然说明了,汉武帝拥有着跟秦始皇几乎同等的影响力!

  汉武帝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更多的是他奠定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不再依靠长城,而是主动出击横扫匈奴!尽管他穷兵黩武,但是却让整个中华民族确认,我们不会输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种族!

  霍去病弱冠封侯封狼居胥,激励了后世所有的年轻人!汉武帝则激励了后世的君王,以开疆阔土为荣。

  但是在西方人眼中的汉武帝,其军事成就就不像中国人这样注重了。西方人更多地看到,匈奴被汉武帝赶跑之后,变成了“上帝的鞭子”,不断的驱赶着欧亚大陆上的所有人向西跑,最终造成了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甚至于还消灭了罗马帝国。

  所以说汉武帝的军事成就,到了西方人眼中就成了改变欧洲历史的起因。

  而在美国的世界历史课本中,和更多的事态描述汉武帝的政治和文化成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可以说汉武帝任用董仲舒独尊儒术,让儒学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整个中国的文化和思想的影响是空前的。

  4、唐太宗

  

  如果说秦皇汉武的功绩更多的是在军事上,那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将中华民族的文明推向了顶点,大唐在他的统领下成为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中国人眼中的唐太宗李世民,是明君的代表。他所开创的贞观盛世,则是所有盛世的模板。

  如果说汉朝只是奠定了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唐则是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的顶点!

  而在美国的历史课本中,更多的是描述唐太宗时期中国文化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

  大唐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基本都会被周边国家所模仿。甚至于唐朝的生活习惯和服装服饰,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5、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早在高宗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称天后,实际掌握了政治权利,65岁那年登基称帝,直到80岁退位。

  她在位期间,察纳雅言广纳贤良,重视农桑轻徭薄赋。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上,都有着极高的成就,其统治的时代被称之为贞观遗风。

  美国的历史课本对于武则天的描写,除了她本身的传奇经历和对唐太宗事业的继承之外,更主要的是现代的“政治正确”成分,也就是对于女权主义的关注。

  整本《世界历史》都比较关注中国的社会史,特别是妇女的地位。各时期中国社会妇女的生活状态、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会有所分析,而其中大多数描述都是反面的。

  只有在大唐描述武则天的时候,对于中国的女性地位少有的作出了肯定。

  6、郑和

  

  三宝太监郑和,是明成祖朱棣身边的宦官。虽然是个太监,但是却精通兵法善于统兵。曾经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深受明成祖的信任。

  他之所以能够在美国的历史课本上,留下重要的笔墨,更多的是因为他下西洋的经历跟西方人的航海精神非常相符。

  郑和和哥伦布基本处于同一时期,但是却比哥伦布还要早了40多年,而且是地理大发现前,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洋航行活动。

  但不同于麦哲伦和哥伦布,郑和是唯一一个恪守于基本道德的航海指挥官,也是唯一一个以完全和平为宗旨的远洋航行者。虽然郑和携带了3万余官兵,但是却未曾侵略一寸土地。

  三、结语

  这就是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上,6位影响最大的中国人。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的历史课本上只提到了他们六个。

  实际上还有很多中国人也都登上了课本,比如让整个世界瑟瑟发抖的蒙古君王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引领中国革命的国父孙中山;自然也不可能少了伟大领袖毛主席!

  

  只不过,美国人更多的把他们的历史功绩放到了时代背景之下,并没有强调他们个人对于历史的贡献,这大概也是我们和西方人对于历史认知的不同吧。

  这一切还是能看出,中国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正在逐渐的扩大。世界各国也开始逐渐的重视中国历史,想要从中国的历史中学到他们所没有的东西。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也将有更多的历史人物走进西方的课本教材,让全世界都了解到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谢欧 美国中学世界史教科书的编写逻辑及启示 教师教育学报 2022-10-31

  陈波 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保守主义国民意识教育——以德克萨斯州“麦克道格尔—李特尔版”历史教材为例 历史教学问题 2013-06-15

  马天宝 文明史观视阈下的美国历史教材编写特点与启示 喀什大学学报 2020-02-29

  解学慧 美国历史教材的编写原则及其在教材中的实施 历史教学 2004-12-05

  蒋柳 断裂的“他者”:美国当代社会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02-26

  刘敬辉 美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 对外传播 2017-02-22

上一篇:青岛市严厉打击代孕、非法取卵等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行为
下一篇:推送10部评价高质量优的电视剧,好剧值得重温!